第21节:恶魔般的曲子(2)
系列专题:《钢琴大师的蜕变经历: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你诠释的《b小调奏鸣曲》太成功了,"当我在采访他时就打定主意要对这曲子探寻一个究竟:"你对这首曲子谈的很少,是因为语言的力量不足以说明这曲子的深刻吗?" "b小调奏鸣曲在我看来基本上囊括了钢琴演奏的所有元素,技巧、音乐内涵、结构,在一般的古典浪漫奏鸣曲中,这个曲子是最大型的。李斯特在写这首曲子的时候有着非常丰富的阅历和对人生、对生命的体验与思考,而他的思维方式、思维逻辑经过人生痛苦的历练,使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发生了改变,所以他创作这个曲子的手法和以往的曲目非常不同,是一种超越,颠覆了当时对音乐一种审美观。第一次听这个曲子,就非常震撼,当时就觉得这曲子是极大的挑战,如何将这部伟大的作品演奏到大家能够接受的程度,令我产生一种极大的兴趣和向往,而最原始的兴趣和动力就来自于对某种事物产生的神秘感。这曲子对我最大诱惑是它不断会衍生出神秘感,越是不断地演奏就越会有新的理解和新的神秘显现,就像一颗钻石,在光的折射下,变换不同的角度就会反射出不同的光芒,永远是璀璨的,这让我始终对它保有一种挑战式的兴趣。" "能否说一说你对这个曲子形成了怎样的观念或者说需要靠什么样的联想来激发?" "我无法直接告诉你这个感受,因为语言实在无力描述这首曲子。我想说的是,最初我在不断地弹奏中形成了自己的想法,然后按着这想法来弹奏,但这仍是一个感受的过程,我仍然局限在一个想法里,有想法证明还存在局限,不能让我释放最原始的感觉。我认为我已经超越了这个过程,从没有观念到有观念,最后再抛弃观念,是想象力的一种解放。现在,我可以完全按照我自己的意识来弹奏--在任何情况下,‘b小调‘已经变成我的曲子了,它已经融入到我骨子里,化成我的血和肉,现在我弹奏它不需要任何联想来激发,我已经能够把那些联想或者说教条的部分,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我的弹奏中。某种程度上,对这首曲子来说,联想是脆弱的,甚至是幼稚的,没有真正投入乐曲的时候,才会依靠联想。" 《李斯特精选》的成功使李云迪获得了多项国内外的唱片大奖,最值得一提的是荣获2003年ECHO古典音乐大奖--最佳独奏唱片奖。 欧洲著名的ECHO古典音乐奖,是德国正统评古典音者与唱片所设的奖项,在古典音乐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其中的"最佳独奏唱片奖"更是众多一流演奏家心目中的最高荣誉,作为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人,20岁的李云迪再次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 2004年10月26日,李云迪出席了ECHO 古典 2003 颁奖典礼。时任德国总统施罗德亲自出席了颁奖会,现场观众达2000千多名,德国国家电视台现场转播了颁奖盛况,200多万观众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这次的盛会。颁奖典礼上,李云迪捧走大奖,并弹奏了李斯特的《钟》,以优美清脆的"钟声"打动了所有观众,而他也是当晚从众多获奖者中挑选出的现场表演嘉宾之一。 11月17日,《李斯特精选》获得第四届中国金唱片演奏奖及评委会特别奖,同时荣获荷兰爱迪生奖古典唱片大奖。12月27日,入选《纽约时报》"2003年最佳古典音乐唱片"。 英国《星期日时报》称:李的确是个非凡的音乐天才,他创造的声音是热烈的精细的且极具变化的。 英国《广播公司音乐杂志》评论:李弹奏出的音色非常动听,即使是最弱和最强音也是如此……从技巧上来说,他的整张专辑也是完美无缺的。 李云迪超凡的音乐才华和键盘掌控力,让他在任何重要的钢琴唱片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他的音乐向我们展示了魅力十足的中国年轻钢琴家的巅峰演奏。
更多阅读
第21节:认真参加会议(2)
系列专题:《丽人职场变身记:女人的职场华尔兹》 ?? B. 恢? ? ? C. 学? ? ? D. 资? ??与早晨上班前的时间一样,午休时间也是职场人士的"私人时间"。看上去似乎没有多少时间,但除去周末,一个月的"私人时间"加起来也有将近20个
第21节:制定合理的储蓄计划(4)
系列专题:《“三高时代”的生存秘籍:奔奔族理财》 购房心得:1. 租未必不如买,买房前仔细权衡。 2. 购房要量力而行。 3. 尽量不做“负翁”、“房奴”。 理财基础第三步:如何存款最合算 —— 简单而重要的储蓄技巧 看
第21节:认可要及时(2)
系列专题:《开创生活新境界:欣赏的神奇力量》 我为瑞安做催眠,引导他在放松而专注的状态下重新审视小楠的工作状态,与小楠进行对话。没有了人际关系的束缚和限制,没有了其他因素的制约,瑞安在催眠状态里可以非常放松地去表达自己的感
第21节:D的故事(2)
系列专题:《借鉴他人让幸福驻足:不是让女孩学坏》 美女和帅哥的组合不会惹人妒忌,他们的恋情虽然伤透了一众痴男怨女的心,可是也让大家只能默默的祝福,因为这一对组合无论从人品到学习,在到外表,都是那么的般配。一见钟情之后的他们,在
第21节:情商与智商(2)
系列专题:《开启心智的金钥匙:情商决定命运全集》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依赖于智力因素,即是智商水平的高低,其余80%都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中最关键的是"情绪智力因素"。1991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