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柯云路情商点金: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懂我的意思了吗? (懂!) 你看,有些女孩,有些男孩,下课了,放松了,他们不管穿什么,哪怕穿短裤小背心,他们可以从从容容地走,挺胸抬头,观赏周边世界。可是有些人就不能。许多人一定注意过,外地人刚到北京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其他人士,也许是打工的民工,他们走在北京的街道上都不自信。当他们在北京的时间比较长了,找到了成为北京人的感觉之后,他就走出那个自信来。 不管这个人穿的是什么,北京人大概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人是外地人还是北京人。为什么?走路把一切对这个地方的关系都表明了出来。我们到一个单位去,比如去民航,有个小姐提着包溜溜达达地走过来了,你一看她那样子,只有在民航工作的人才有这种"悠闲自在,我是这儿主人"的感觉。可是我们必须有一个在任何地方我都是这里的主人,我是这块土地的主人,我是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主人的感觉。 这叫真正的主体意识。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 热烈鼓掌。) 所以,首先重新审视自己的走相、站相;其次,重新设计自己的走相,不管是快是慢。然后,每天用这种新走相,最起码走一段路。这一段路越长越好。不管在校内校外都要这样走一走,感觉感觉。这是改变自己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 走相,就是动作的常用语。 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 如果你走得不自信,就是每天在对自己说,我这个人真笨,我这个人真差,我这个人特没能耐。 必须要走得优美,走得自信,走得自然,走得平衡,走得从容。 重新设计自己的发型、服饰 第六个作业,重新设计自己的发型、服饰。 大家知道,穿什么,理什么发,戴什么表,肩上背着什么书包,这是一个经常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的装饰语言。 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 大家要找到这种感觉,自己设计。 重新设计自己的社会行为与交际方式 第七个作业,重新审视和设计自己的社会行为交际方式。 在这里,我提出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生原则和人生艺术。 在这个世界上,和别人不相干的事情,自己做起来没有心理障碍,比较容易。自己看书,自己学习,自己溜达,一般来说心理障碍少。 有两件事情难做,可是最重要:一件,叫帮助他人;一件,叫求他人帮助。有的时候帮助他人心理没有障碍,做起来很好;有的人求人帮助很难张开嘴,很困难,有心理障碍。 我们的心理重建有一个原则,叫做把帮助他人和求他人帮助当作快乐。 大家一听,对这个设计有点纳闷,把帮助他人当做快乐还好理解,求人帮助自己也当作快乐则比较难理解。我告诉大家,这个世界上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在于把这两件事都当做快乐。这两件事情都做得轻松、漂亮、自在。 有的人天生就善于帮助,乐于助人。而帮助人的第一特征,首先善于给对方微笑。微笑从来是对对方的一种关心、帮助、勉励和良性暗示。那么,帮助他人的快乐,现在有一个非常通俗的用语,我认为这个用语实际上很深刻,叫做"给予是幸福"--助人为乐。 大家一定要真正体会,这句话一点都不庸俗,只是被某些宣传给搞庸俗了。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给予人很幸福啊。比如父母年迈了,如果你能对父母有点表示,你挣了钱给父母过生日,你挣了钱给父母装修房屋,你快乐不快乐呀? (快乐。)

幸福不幸福哇? (幸福。) 可是反过来,现在靠父母养活,十年以后还靠父母资助,幸福吗? (不幸福。) 给予是很大的快乐,很大的幸福。在这个世界上给予是幸福,但过多的给予往往有害于他人,是一种自私的崇高。 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 给予绝对是幸福。但我们在给予的时候,恰恰还不敢乱给。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这个好讲。但是求别人帮助也是个快乐,谁能做到这一点,举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