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倾听: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39节:倾听:此时无声胜有声


系列专题:《提升口才价值 让言语更金贵:金口玉言》

  倾听:此时无声胜有声

  耳听八方,能让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广纳群言,能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谦虚谨慎,能让我们增长知识。而要做到这些,前提是要倾听。倾听别人说话表示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坦诚地接受对方,宽容对方,体贴对方,才能让彼此的心灵融通,建立起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

  倾听是金

  在一项关于友情的调查中,调查的结果让调查者感到很意外。调查结果显示,拥有最多朋友的那些人,并非是那些能言善辩,引人瞩目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倾听的人。

  实际上,这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渴望表达自己。聪明的聆听者能让说话者有充分的表达机会,自然也就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古希腊有一句民谚说:"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这样的人,他们喜欢多说话,总是喜欢显示自己如何如何,好像博古通今似的。这样的人,以为别人会很佩服他们,其实只要有点社会阅历的人,都会对此不以为然。聪明的人,或者说智慧的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当然,到了说比不说更有效时,我们一定要说。

  有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大多数事情,不说比说更有效。当然,如果只是泛泛之交,随便聊聊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可是,你要将对方当一个坦诚的朋友来对待,并要进行深交的话,就不要什么都谈了,否则可能会给你的人际关系带来麻烦。

  两个情侣晚上在公园约会,月光如水,树影婆娑。如此静谧的夜晚,本当是一种享受,然而男人却不解风情,絮絮叨叨地在女朋友耳边大谈他的理想,吹嘘他的智慧。女友逐渐皱起了眉,可男人还是浑然不觉,谈兴大发,像一只乌鸦一样聒噪不休。终于,女友无法忍受了,抛出了一句令男人难堪的话:"你别说了,行吗?"

  这样的时候,你有过吗?

  任何人说多了后,都难免有水分,因为这是人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掩饰自己或"骗人"的需要。而骗人的东西,想让别人不知道是很难的。因此,说得多就错得多,还是少说为妙,除非真的到了非说不可的时候。

  倾听是金。在任何时候,这句话都有用处。

  乔治在一个小理发店为人擦鞋,他经常听一些黑人朋友在理发时无意说这样的话:"我真希望我的头发能变直。"理发师们都没有留意这句话,乔治却记在心里了。每逢再遇到来擦鞋的客人,他总是不忘问一句:"您是做什么工作的?"

  终于有一天,乔治在问一位来擦鞋的男士时,那位男士告诉他自己是一位化学家。

  "化学家是做什么的?"乔治又问。

  "调配一些东西。"化学家只好这样通俗地解释。

  "那么您能调配一种东西让我的头发变直吗?"乔治问道。

  化学家说:"也许可以试试。"

  过了一段时间,化学家有一次来擦鞋时,带来了一个小瓶液体的制剂。乔治将制剂抹在头发上后,头发果然变直了。

  后来,乔治便与这位化学家联手,将这项产品瓶装后卖给他的一些朋友和理发店,并将这种制剂命名为"华发"。

  做一个耐心的听众,是说话的一项重要条件。因为能静坐聆听别人意见的人,必定是一个富于思想和具有谦虚柔和性格的人,这种人在人群中最初可能不大引人注意,但事后可能是最受人们尊重的。因为虚心,所以能为众人所喜悦;因为善于思考,所以能为众人所尊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8804.html

更多阅读

苏拉玛11章任务起始点 第39节:第 3 章 数 据 收 集(11)

系列专题:《麦肯锡三部曲2:麦肯锡意识》  全面检查自己的日程表,抓住一切机会从他人那里获得重要信息,明确应如何与这些人建立良好关系。你是否做好了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的准备?你是否整理了所有掌握的东西以免忘记?在全面考虑日程的过程

第39节:对腐败现象要有经济学思考(1)

系列专题:《中国十年之真问题:舒立观察》  -2004年第13期-  对腐败现象要有经济学思考  让人主动想做好官,不想、不敢也不能做坏官,需要一种健全机制,现在就应当对此进行更积极的探索。  近来反腐败案件曝光很多,这毫无疑问表明

第39节:你用好上班时的每一分钟了吗?(6)

系列专题:《掌握工作和命运的主动权:每天晚走10分钟》  没有一件事不需要自我鞭策  每天晚走10分钟,是一种打磨。这种打磨有三种境界:第一个层次是,为了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要经常地进行自我鞭策;第二个层次是,让自己习惯于在做事上"较

工作重在到位 第39节:第二单元 工作到位的3大要点(18)

系列专题:《消灭你的“浮躁病”:工作重在到位》  另外,若遇复杂病例,更应掌握告知的技巧,采取相应对策。例如病人确实心理脆弱,和盘托出极易导致不良后果,则应该要求委婉告知;若病人承受不了这一打击,就在告诉家属实情的同时,请患者家属代

第39节:不攀比第一份薪水(2)

系列专题:《如何把自己推销出去:总裁的第一份工作》  我们再来给自己画个工作轨迹: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的压力还比较小,身体还比较好,父母身体还好,又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  40岁之后的情景呢: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自己要

声明:《第39节:倾听:此时无声胜有声》为网友我的幸福我做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