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生命阅读理解 老照片留住了更多生命的温度
数十年收集老照片,出版《当历史可以观看》 “《老照片》把这些原本就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大大小小的人物,重新呈现在一个真正‘没有尊卑之别’的‘舞台’上:他们在演绎各自人生的同时,也交织出了一幅别样的时代画卷。”谈及自己十几年编辑、出版《老照片》的生涯,主编冯克力对时代周报记者坦承初衷。 在其最新出版的《当历史可以观看》中,冯克力再一次通过17篇文章分享了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讲述“照片遭遇之种种”,回顾老照片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历史。冯克力喜欢借美国文化评论家、小说家苏珊·桑塔格的话阐述自己这么做的理由:“所有的照片,都会由于年代足够久远而变得有意味和感人。” “全息”性,照片的魅力所在 摄影术诞生前,形象记录社会生活场景的功能多由绘画承当,但绘画再写实也不可能如实地还原一切。与此相对,一旦相机的快门被按下,取景框里的一切便巨细无遗地被记录下来,这使得每一张照片都具有某种特定的“全息”性,观看者则根据自己的偏好看其所看,从中获得自以为有趣的信息。 “观看者对于照片信息的关注与选择,往往与拍摄者的主观愿望大异其趣。有时摄影者作为画面的主体呈现给人的,观看者却熟视无睹,反而是画面里那些毫不起眼的什物触动了他的神经。”冯克力说。 书中举例,著名摄影家李振盛先生曾拍摄过一组反映“四清”运动的照片,记录1965年黑龙江阿城县农村开展“四清”运动的场景。李先生当时是黑龙江日报社的摄影记者,是带着宣传“四清”运动大好形势的使命进行这次采访的。在其所拍的一张照片里,两个富农分子低着头、弓着腰站在台上接受批斗,身上穿着破棉衣,看上去与叫花子没什么两样。 “这身破衣烂裳,对于原本希望这张照片所能诉诸读者的感情—如激发对富农分子的义愤与仇视等—几乎具有某种颠覆性。而被批斗者身上已露出棉絮的破棉裤和破棉袄,又是摄影者在拍摄这张照片时很难避开的。这些细节或者信息虽与照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无关乃至相悖,但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也不可避免地被定格在了画面里,这就为后人提供了另一种观看的可能。”冯克力这样解释。 折射民族与国家历史 自19世纪下半叶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大大小小的照相馆,先是在通商口岸继而又在内地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中国人最初面对镜头时难免有些紧张,但很快,摄影术在这个崇尚宗族与家庭观念的国度里担负起特有的功能—每逢节庆或难得团聚时,有条件的家庭,往往到照相馆或请摄影师到家里,留下一张合影。 冯克力说,《老照片》刊出过各种各样难以计数的家庭合影。“这些不同时期的家庭合影,在《老照片》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折射出了不同时代的伦理与风貌,为后人研究中国家庭乃至社会时代的变迁,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当历史可以观看》中举了个例子。这是一张拍摄于20世纪初的祖孙三代的合影,地点在山东烟台。据冯克力分析,照片明显呈现出导演摆布的痕迹:案几的左右两边分别放置着代表新式生活的煤油灯和闹钟,中间摆着水烟袋、紫砂壶和一对青花小碗。“想来主人家中但凡有点时髦或有些‘品位’的什物,都摆到了面前的桌子上。” 历经差不多一个世纪后,今天的观看者分明要感谢那位精心的“摆布者”,正是由于他的导演,呈现了一个世纪以前烟台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细节。“有时照片里毫不起眼的一什一物,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经济发展、中外交往和社会变迁的有力佐证。” 冯克力说,一张照片、一段往事,虽然叙说的只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经历,看似微不足道,同时也于不经意间折射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没有“民”何来“族”?没有“家”又何来“国”?说到底,民族和国家是无数个人、无数家庭的集合。 除家庭合影之外,冯克力还特别注意到一些“有意思”的照片。“这‘意思’不是别的,正是后来历史演变所赋予、所附加于照片的那些价值。” 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张老照片拍摄于1935年,地点在当时的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照片定格了一位幼儿园女教师带着一群孩子在草坪上做游戏的瞬间。冬日阳光暖暖地洒在年轻女教师娟秀的面庞上,孩子们笑得无邪欢乐。“这幅照片之所以如此触动我,还因为它以独有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特定的时代—抗战前的民国社会的日常生活。” 有趣的“不宜发表” 书中收集的一些老照片在当年曾被批示为“不宜发表”:有些是因为颠覆了原来的许多表述、令“历史成见”尴尬;有些还曾长时间内被编入“敌档”。“不少老照片在历史教科书中很难见到,但也正因为这样又为我们重新解读历史提供了证据,让历史变得更加丰满、生动。”冯克力说。 书中有几幅有趣的当年“不宜发表”的老照片。其中一幅,是毛主席与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在一起。照片上,潘光旦见毛主席来到面前,遂拄着拐杖从座位上欠起身,用握着烟斗的另一只手撑着桌面,微笑着与毛搭话……就是这样一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新闻照片,只因领袖背对镜头,从而被归入“不宜发表”之列。 除了有被判为“不宜发表”的照片外,更多照片经历了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命运。 据冯克力讲述,一位周颖女士曾回忆,家中书房墙上曾挂了一幅“文革”前夕、中央首长接见某次会议人员的合影,其父在合影之列。这张照片一直镶在镜框里,挂在家中。随“文革”深入,照片里的中央领导相继被揪出、打倒。父亲先将照片从墙上摘下,收了起来,后又担心“造反派”万一抄家见到,会说他没与党内那些“大走资派”们划清界限。“忽然有一天,父亲又找出了那张长长的照片,铺在桌上,看了很久,想了许久,然后拿起钢笔,把上面已被打倒的领导人挨个涂抹掉。此后,只要广播里点一个人的名,父亲就用小刀刮掉一个(大概是觉得钢笔的颜色盖不住)。再后来,父亲反而不去刮了,因为打倒的太多了……” 冯克力:细节传递时代信息 实不相瞒,这些年编辑为了《老照片》出去约稿,不知多少次听人慨叹,家中原先有很多照片,可惜“文革”抄家时被洗劫一空。民国年间有条件经常照相的人家,要么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要么家庭经济境况比较殷实,而这样的人家,正是那场“革命”所要整肃的。 照片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历史,其实古今中外都有。尤其是在中国,罚没、抄家的事情古来有之,遇到改朝换代的关口,更是频频发生。因为照片中有名不见经传的外国人,我们就需要将照片藏匿;因为曾经和被打倒的领导人合影,照片就必须销毁;这一切已经能说明这个社会病了,照片成为反映社会出问题的一种载体。 在我看来,照片本身其实是不应该承担这样一些责任的。今天这样的问题不再出现,说明社会越来越进步了。 从这些年编辑老照片的经历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我们的近现代史教育严重滞后了。以抗日战争为例,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正史叙述里,在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里,对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描述语多轻蔑。一说到国民党正规军的将士,要么在日军的攻势面前“不堪一击”,要么就专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制造摩擦”。但是我们在《老照片》中刊出的一些照片显示,国民党当年也是认真抗争的,他们同样在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老照片打破成见的事例其实还有很多。所以我经常说,这就是照片的魔力!而且不用多,有时一张就够了。事实上,这些年,无论是《老照片》还是学术研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已经越来越趋于客观了,但是在教科书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呈现。如今的读者早就可以通过其它各种渠道了解历史,死守“历史成见”只会适得其反。
陈丹青为我作序说,《老照片》一举勾销了摄影与照片的异同,同时,公众与私人、历史与家庭、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均告合一。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对《老照片》来说,从公众与私人来看,中国传统正史的叙事,只专注于朝代更替之类的“经国大事”,往往忽略百姓日常生活的细节,殊不知这些司空见惯的细枝末节,其实是在默默生聚并传递更深层次的时代信息。 比起那些“宏大叙事”来,百姓的家藏老照片显然保留了更多的个体生命的温度。我们要注意,这温度既是个体的,同时也是时代的。
更多阅读
怎样用photoshop修复老照片。 怎样用ps修复老照片
怎样用photoshop修复老照片。——简介几十年前的老照片很有纪念意义,却因为时间久远,保存不当等原因,会出现损坏。好在现在科技发达,用photoshop完全可以修复,让照片焕然一新。跟我一起学习如何修复老照片。怎样用photoshop修复老照片
老左来了:说说今天的股市
5月31号 我写文章里 有提到 广晟有色 600259。今天居然逆势涨停,也在我的预料之中. 昨天说到广晟有色 600259有心的人能注意到,广晟有色 600259 是在一瞬间涨也是在一瞬间跌。这说明什么?有庄还是有什么 ?这个大家自己想吧。跟谁能赚到
年龄不是界限——老拳手成功之经典战例 青年的年龄界限
拳击是勇敢者的运动,年轻人的舞台,对于前一种说法,没多少人反对,对于后一种,恐怕并不成立,因为拳台绝非年轻人专属!一些老拳手,往往暮年迸发惊人能量,诠释了“姜还是老的辣”这句经典俗语!的确,你无法抗拒衰老,人不可能战胜时间,这是自然规律,但有
老照片:重寻遗落时光的民国往事
重寻遗落时光的民国往事民国往事以民国时期的各界名人照片来展示,但照片的拍摄时间并不限定在民国年间。严珊珊:中国第一位女电影演员原名严淑姬,艺名严珊珊。1914年1月7日与黎民伟结婚,同年《庄子试妻》中饰演婢女,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电
语文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一 课文内容理解 课文本位阅读理解教学
第一部分课文内容理解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第1课:《草原》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文章选自《内蒙风光》。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