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有坑:树立正确职业精神的30条法则》
关于限制这个说法,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认识。什么时候你会觉得被限制?当然是老板批评你或者给你进行工作安排的时候。其实这何尝不是他对你的一个指导过程呢?毕竟他在这个行业更久,有些事情比你更清楚。 邓芳由于被打击的次数多了,就开始放弃自己的想法,任何工作都唯上司是从,做起了机器人,只做上司工作安排的事情。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也是不可取的。 通过前面的分析,邓芳的方案被推翻,并不完全是因为她能力的问题,也不代表她的方案是行不通的,问题的关键是她忽略了上司的感受。如今她完全放弃思考,上边怎么说自己怎么做。虽然这没有错,但容易引发上司对她的工作态度作出错误的判断,以为她是消极怠工,工作不积极主动。同时由于都是按照上司的安排走,也不能体现出她自身的工作能力,也容易让上司对其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人都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提高,这样自己才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舞台。但这个自我思考提高的过程,其实就是能力提高的过程。放弃了思考,也就是放弃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放弃了成长的权利。即便说自己思考后的方案被上司批评得一无是处,至少你学习到“原来这样是不行的”。这是个过程,不应该随便就放弃了。 读书笔记 十二、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对号入座 (1)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时,是否首先想到是受什么人、什么事拖累? (2)如果自己犯的错误很轻微时,上司批评你的时候是否会觉得不服气? (3)错误被批评的时候是否会想:“这有什么,我没注意而已”? (4)当上司批评你的错误的时候,你是否会想:“难道这里就没有你的责任吗?” (5)被批评时,是否会觉得自己即便没有功劳还有苦劳? 坑 这个事情如果我注意一下就可以做好了 坑边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做不好,还本科毕业呢,一个高中毕业的人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周慧看着正“慷慨陈词”的主任,心里很不服气:“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写错了一个词嘛。我又不是不会做,只不过这次没有注意而已。”周慧文秘专业毕业后,在一家企业负责内刊的编辑工作。在刚刚出版的一期内刊编辑工作中,周慧由于粗心而犯了一个小错误。

说起来也真的是一个小错误。内刊的文章基本是由内部员工撰写,写好了交给周慧来审查,然后再编辑、排版、印刷、出版。前段时间周慧被抽调去组织一个企业文化培训活动,等忙完了培训,离出版的日子只有一个星期了。其他作者的稿子基本都来了,可某地区销售经理的一篇稿子要到出版前三天才能发过来。由于这个经理经常在内刊上发表文章,而且文字和内容方面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问题,因为马上就要进行排版,所以稿子来了后周慧没有对稿子进行校对就直接开始了排版工作。 可谁知道出版后,偏偏是这位经理的文章里出现了错别字。偏巧公司老总阅读了这篇文章,发现这个错误后大发脾气,甚至上升到有损企业“精益求精”品牌文化的高度。主任挨了批评,周慧这个具体经办人员当然也被主任教训了一番。 周慧觉得没有必要如此大惊小怪,一个词错误而已,不会因此让品牌受到多大的损害。她心理尤为不舒服的是,自己在排版之前已经把样稿送给主任审查过了的。“当时他自己不检查清楚,如今出了问题就全推到我身上。”周慧心里觉得很委屈。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自己不是犯了原则性错误,更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犯错误,自己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编辑一本内刊,而那位经理的稿子又那么迟才交过来,一时马虎而已,用得着如此大动肝火吗? 误区 (1)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2)以为自己会了就不会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