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依靠免费的策略,挤占了以前易趣的市场。在个人消费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
以阿里巴巴的财力、人力以及资源优势。国内很难有一个可以与淘宝正面竞争的对手,腾讯小试了一下牛刀,现在也开始韬光养晦起来了。
因为前段时间做联盟方面的工作,所以,对互联网的广告市场有所研究。站在广告营销的角度,我认为淘宝的优势,在于数量与价格。如果有人想要到网上买东西,去淘宝看看,他可以有80%以上的机会选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商品。
但是,随着淘宝的发展壮大。对于淘宝的商户而言,却面临很尴尬的境地:
1、全部依附于淘宝平台,平台的扩展性很差,只能按照淘宝所设计的固定模式经营;
2、对于淘宝的品牌依赖度相当搞,用户大多之记得是从淘宝卖到的东西,而不太记忆是从哪个商户。所以很难建立独立的商务品牌;
3、基于以上原因,越是老商家,对于淘宝的依赖性就越大。淘宝未来的政策变动,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命运;
4、因为商家越来越多,价格竞争愈加激烈,特别是新加入的商户,低价冲钻几乎成了必然的选择。这也直接导致竞争环境的恶化;
基于以上几点,我推断,应该有不少的淘宝大商家,都会考虑独立门面,而将淘宝作为“分店”经营。逐步将淘宝的生意引导到自己的“总店”上来。
但是,这种选择对于商户而言,这是一个痛苦的抉择,淘宝所拥有的庞大的网络消费人群,是各大商户最难割舍的心头肉。
当时,我认为,可以和淘宝的一拼的方案就是做一个“网店聚合”平台,建立一个“松散”的“淘宝”。也就是说,各个商户,拥有独立的网店、商品管理和促销体系。但是,各个商户通过固定的API结构,向“聚合平台”发送最新的商品信息。
用户通过“聚合平台”选购商品,而交易则可以选择直接与“网店”交易,或者是“委托”“聚合平台”中间交易。
也就是说,将淘宝现在的:展示平台、信用平台、支付平台、商品管理平台,都相对独立开来。
这样,网店的自由度加大,因为拆开的几个平台,可以在同样的技术规范的情况下,相互竞争,给于网店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这个格局形成,作为联盟的运营者,也可以通过涉足这个平台,为网店提供营销服务,从中分到一杯羹。
现在阿里妈妈的出现,不知道是不是阿里巴巴或者淘宝的精英们也看到各个网店想要自立门户的趋势,而预先布的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