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病隙碎笔1(23)



系列专题:《史铁生:病隙碎笔》

  他所以能够走过来,以及能在写作这条路上走下去,不谦虚地说,幸亏有我。

  我不像他那么拘泥。

  就在赌徒史铁生一身一身地出汗之际,我开始从一旁看他,从四周看他,从远处甚至从天上看他,我发现这个人从头到脚都是疑问,从里到外根本一个谜团。我忽然明白了,我的写作有他这样一个原型差不多也就够用了,他身上聚集着人的所有麻烦。况且今生今世我注定是离不开他了,就算我想,我也无法摆脱他到我向往的地方去,譬如乡下,工厂,以及所有轰轰烈烈的地方。我甚至不得不通过他来看这个世界,不得不想他之所想,思他之所思,欲他之所欲。我优势于他的仅仅是:他若在人前假笑,我可以在他后面(里面)真哭--关键的是,我们可以在事后坦率地谈谈这他妈的到底怎么回事!谁的错儿?

  三十

  这么着,有一天他听从了我的劝告,欣羡的目光从外面收回来,调头向里了。对一个被四壁围困的人来说,这是个好兆头。里面比较清静(没有什么理论来干扰),比较坦率(说什么都行),但这清静与坦率之中并不失喧嚣与迷惑(往日并未消失,并且"我从哪儿来?")里面竟然比外面辽阔(心绪漫无边际),比外面自由(不妨碍别人),但这辽阔与自由终于还是通向不知,通向神秘(智力限制,以及"我到哪儿去,终于到哪儿去?")

  设若你永远没有"我是谁"等等累人的问题,永远只是"我在故我玩儿",你一生大约都会活得安逸,山是山,水是水,就像美丽的鹿群,把未来安排在今天之后,把往日交给饥饿的狮子。可一旦谁要是玩腻了,不小心这么一想--"我是谁"好了,世界于是乎轰然膨胀,以至无边无际。我怀疑,人,原就是一群玩腻了的鹿。我怀疑宇宙的膨胀就是因为不小心这么一想。这么一想之后,山不仅是山,水不仅是水,我也不仅仅是我了--我势必就要连接起过去,连接起未来,连接起无穷无尽的别人,乃至天地万物。

  史铁生呢?更甭提,我本来就不全是他。可这一回我大半是把他害了,否则他可以原原本本是一匹鹿的。

  可现在已是"这么一想"之后,鹿不鹿的都不再有什么实际意义。史铁生曾经使我成为一种限制,现在呢,"我是谁"的追问把我吹散开,飘落得到处都在,以致很难给我划定一个边缘,一条界线。但这不是我的消散,而恰是我的存在。谁都一样。任何角色莫不如此。比如说,要想克隆张三,那就不光要复制全部他的生理,还要复制全部他的心绪、经历、愚顽……最后终于会走到这一步:还要复制全部与他相关的人,以及与与他相关的人相关的人。这办得到吗?所以文学(小说)也办不到,虽然它叫嚷着要真实。所以小说抱紧着虚构。所以小说家把李四、王五、刘二……拆开了,该扔的扔,该留的留,放大、缩小、变形……以组(建构或塑造)成张三。舍此似别无他法,故此法无可争议。

  三十一

  但这一拆一组,最是不可轻看。这一拆一组由何而来?毫无疑问是由于作者,由于某一个我的所思所欲。但不是"我思故我在",是我在故我思,我在故我拆、故我组、故我取舍变化,我以我在而使张三诞生。我在先于张三之在。我在大于张三之在,张三作为我的创想、我的思绪和梦境,而成为我的一部分。接下来用得上"我思故我在"了--因这一拆一组,我在已然有所更新,我有了新在。就是说,后张三之在的我在大于先张三之在的我在。那么也就是说,在不断发生着的这类拆、组、取舍、变化之中我不断地诞生着,不断地生长。

 第23节:病隙碎笔1(23)
  所以在《 务虚笔记 》中我说:我是我印象的一部分,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那就是说:史铁生与张三类同,由于我对他的审视、不满、希望以及他对我的限制等等,他成为我的一部分。我呢?我是包括张三、李四、某一铁生……在内的诸多部分的交织、交融、更新、再造。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我原是不住的游魂,原是一路汇聚着的水流,浩瀚宇宙中一缕消息的传递,一个守法的公民并一个无羁无绊的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9460.html

更多阅读

第27节:病隙碎笔1(27)

系列专题:《史铁生:病隙碎笔》  平均主义是谁也没法再夸它了,况且,也不太能想象这人间失去竞争会是怎么一种寂寞荒凉。但愚顽的人老是想:竞争干嘛就不能朝着另一种方向?比如说竞争朴素,竞争自家的装修更趋自然节俭,大家的地球更加茁壮丰

第26节:病隙碎笔1(26)

系列专题:《史铁生:病隙碎笔》  三十八  再有一回是在地坛--我多次写过的那座荒芜的古园(当然,现在它已经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够得上一个成品了)。我迎着落日,走在园墙下。那园墙历经数百年风雨早已是残损不堪,每一块青砖、每一条砖缝都

第25节:病隙碎笔1(25)

系列专题:《史铁生:病隙碎笔》  这可真是了得!作家还有什么用?  但很可能这是件好事,在手和脑的运作败于种种软件之后,写作和文学便都要皈依心魂了。恰在脑(人脑或电脑)之聪颖所不及的领域,人之根本更其鲜明起来。唯绵绵心流天赋独具,仍

第24节:病隙碎笔1(24)

系列专题:《史铁生:病隙碎笔》  三十二  所以我这样想:写作者,未必能够塑造出真实的他人(所谓血肉丰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写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实的自己--前人也这样说过。  你靠什么来塑造他人?你只可能像我一样,以史铁生之心度他人

第22节:病隙碎笔1(22)

系列专题:《史铁生:病隙碎笔》  二十七  作家陈村说过:让中国人心里不平衡的事情有两件,一是世界杯总不能入围,二是诺贝尔文学奖总不能到手,这两件事弄得球迷和文人都有点魔魔道道。关于后一项,真是不大好再说什么了,要么是酸,要么是苦,

声明:《第23节:病隙碎笔1(23)》为网友泪鸢清荼豆蔻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