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的法律框架 WTO框架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



WTO框架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

肖六亿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 加入WTO,我国金融业进一步融入到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在新的形势下,面临新的开放条件、新任务和新的挑战, 遇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冲击后,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重新定位,采取适合国情的对策以便抓住机遇和迎接新挑战。

[关键词] 商业银行;金融全球化;WTO; 金融服务自由化

加入WTO,加速了我国金融服务自由化的进程。在更为开放的条件下,我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如何把握这一国际潮流,决定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在国际金融服务中的地位。

一、金融服务自由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也必然带来金融全球化。金融服务自由化是实现金融全球化的具体步骤。WTO金融服务规则要求各成员方扩大金融开放的力度,提高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中国加入WTO时已承诺逐步扩大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

(一)       金融全球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在市场经济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在国际经济政策及新游戏规则的协调下,生产要素的跨时间、跨空间运动[1]。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包括资本国际化、货币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三个方面。资本国际化的两个核心内容是:金融市场国际化和金融机构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即金融市场在空间上的拓展、在时间上的连续,交易工具的不断创新、发展趋势上的自由化。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具体是指金融机构的跨国发展和金融机构的经营战略、方式和业务的国际化。

(二)       WTO金融服务规则。在1997年12月,WTO成员国达成《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要求各参加方对外开放银行、证券、保险和金融信息市场,从而将全球95%的金融服务贸易纳入逐步自由化的进程。该协议于1999年3月1日生效,其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外国在国内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按竞争原则进行;外国公司享有国内公司同等的市场进入权;取消跨边界服务的限制;允许外资在投资项目中比例超过50%。这些规定都是基于GATS中与金融服务有关的条款基础上制定而成的,但重要的是,它在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的广度、深度方面比GATS的条款均有突破。它们都是伴随着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发展而陆续生成,赋予和保证了各国金融服务提供者进入对方金融服务市场的权利并享有同样的经营条件,其实质是国际金融服务自由化的助推器。

(三)  中国向WTO的承诺。根据GATS、《全球金融服务协议》以及中美双边协议,中国正式加入WTO时,外资金融机构即可以在我国所有地域,对所有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开办外汇业务;五年过渡期内逐步放宽对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五年内取消所有地域限制;逐步取消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限制,加入二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向中资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五年内取消包括居民在内的所有客户限制;加入后五年,取消所有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五年过渡期后,国内金融市场将对外高度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同时也就是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金融服务的自由程度日渐提高,银行金融机构在接受国际竞争的洗礼后便成为国际金融机构的一分子。

 

二、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要顺应金融全球化浪潮,接受国际竞争的洗礼,必须遇到新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整合,展示了当前开放的新特点和接受挑战的新任务。

(一)冲击之一——商业银行面临的新挑战。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将面对国际大银行的有力竞争,在差距悬殊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商业银行将处于不利地位。外资银行在市场份额、人才、客户、中间业务、技术和控制权等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形成强烈的挑战。

1.市场份额的丧失。外资银行通过高质量的服务、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不断推陈出新的金融工具,将吸引国内相当数量的企业存款和居民储蓄。外资银行外币和人民币的存、贷款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还将获得绝大部分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份额。

2.优质客户和高层管理人才的流失。外资银行的目标客户是跨国公司、国有企业、政府机构和公用事业公司等优质客户。一方面这些优质客户可能会“移情别恋”,使我国商业银行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又将增加商业银行维护和开拓优质客户的难度。外资银行全方位进入后,对人才的吸纳量迅速扩大,其优厚的工作条件与工资待遇极其吸引力,将导致商业银行的一些业务骨干流失。

3.中间业务的丧失。外资银行60%的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经营中间业务是其优势之所在。而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仍为空白,借地利和人和之便,其专长在于传统业务。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市场会扬长避短,迅速占领并垄断我国的中间业务市场。从发展趋势来看,中间业务将成为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主流业务。

4.金融技术的冲击。我国银行业还将面临网上金融服务业务的强烈冲击。最近一些年,由于金融信息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网上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如果说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服务的冲击由于发生货币配送而受到限制的话,那么网上金融服务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则是没有技术障碍的,因为网上金融服务业务的本质是信息处理。

5.银行控制权的争夺。从近一年的情况来看,外资银行对我国市场份额和管理人才的争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激烈。实际上它们在走“股权控制”之路。外资银行进来后,绕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放弃对市场的强烈扩张和人才的强力吸纳,单刀直入地进入股份制中小银行,进行股权突破。如浙江省将48家小商业银行整体打包出售给外资银行。

(二)冲击之二——商业银行开放的新特点。

1.开放主动权的易位。加入WTO之前的20多年中,根据国内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状况对商业银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逐步对外开放金融市场,主动权时刻掌握在自己手里。加入WTO后,为了履行承诺,尽快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业改革开放的目标不再局限于国内需要,而必须依照国际环境、国际规则甚至是金融霸权者的要求来设计,因而开放的主动权逐步丧失。

2.开放的内容进一步拓展。银行业在由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向市场主体的转变过程中,更强调的是银行业务的转轨和经营效率的提高,即仅涉及到业务层面的改革和开放。加入WTO后,要在制度上与国际接轨,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我国实行的是计划金融制度,国际金融的制度基础是市场制度,应加快计划制度向市场制度的转变。

3.开放的动力多元化、复杂化。过去银行业的开放是在政府的推动下自上而下地进行,而现在已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由国内经济力量和国外市场力量双向推动的自下而上的开放。在这双重力量的作用下,银行开放的自觉意识逐渐增强。

(三)冲击之三——商业银行的新任务。加入WTO,商业银行要按照国际金融游戏规则,接受来自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商业银行的任务必须因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1.制度接轨的任务。

经济全球化的经济体制基础是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当今的世界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历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以适应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的需要;历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也在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或快或慢地向市场经济转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封闭式的国内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开放式的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正是这种经济体制使全球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我国曾实行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银行业一直受计划金融制度的控制,其制度的核心特点是:资金是产品,机制是分配机制;其结果是银行成了政府的一个附属部门,资金按计划配置,浪费严重,效率低下。这种“重审批轻管理”的体制与“一经登记,全程管理”的市场金融制度格格不入。市场金融制度是金融全球化的基础,也是WTO协议的要求。市场金融制度的核心特点是:资金是商品,机制是交换机制。在这种制度下,商业银行是实现资金高效率集中和配置的金融中介,是接受政府间接调控的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

制度接轨是要实现计划金融制度向市场金融制度的转变。这个转变的核心是加快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占我国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比重的大头,应通过股份制改造,完成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接轨任务,最终形成合理的银行组织体系。

2.提高竞争力的任务。

商业银行的效率和安全综合起来就是其竞争力。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决定于金融制度,另一方面它又决定着自身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与发达国家国际性大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总体上弱势明显。虽然经过近几年改革和加强管理,国有商业银行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总体上机制转换仍然相当缓慢。加入WTO后,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进入,加上日新月异的网上商务和证券市场的金融创新,比重日益上升的外资企业选择外资银行,中资优良企业选择证券市场融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将被逐渐侵蚀,我国银行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低、竞争力不足、优良客户和优秀人才的流失问题很突出。

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是过渡期间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在逐渐扩大金融开放的条件下,要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客观上要做到三点:一是保证国家对商业银行的有效监管[2] ;二是要解决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机构过于分散和管理失效等问题;三是健全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通过恰当的产权和组织结构安排,形成商业银行对内适度竞争,对外相互协作的集团银行体系。

 

三、如何迎接金融服务自由化的挑战

金融服务自由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因势利导,尽管有差距,仍应主

动进取,迎难而上,否则只能被动挨打。面对挑战时,既要有思想准备,采取敏捷的行动,又要使用恰当的策略。

(一)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应战。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开放相对滞后,因而入世后变得比较被动。如何扭转这一劣势呢?关键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并引起高度重视,从而采取“后来者居上”的敏捷动作,加快转变金融体制,实现市场金融制度,积极履行有关金融开放的诺言,加强政府对商业银行的间接调控。总之,我们要以速决战取得时间上的控制权,从而取得开放的主动权。

(二)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非国有银行体系。从国外银行发展的实践看,尽管各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但在产权结构上实行股份制则是共同的选择。我国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使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从而有利于国内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另外,产权的多元化还有利于吸纳非国有股权的资本注入,以缓解资本金不足问题。

(三)支持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加入WTO后,伴随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同时带来大量介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成熟金融产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金融监管当局很难监管。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如果仅固守传统业务,其结果是只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要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它们必须在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利用各种证券化融资工具发展自己,向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根据国际金融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近期应在坚持分业经营的框架下,积极支持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在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有效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前提下,中央银行要尽量减少对商业银行新业务的行政审批,主要通过制定新业务管理办法对金融秩序进行防范,要逐渐过渡到除央行决定不能做的业务以外,其余业务都可以做。

(四)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通过对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和经营业绩等方面提出要求进而实行有效监管,达到适当控制外资银行扩张速度的目的。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经验。例如,为加强对外国银行的监督和管理,美联储建立了一个对在美国的各外国银行分行及其子公司的评价体系,从风险管理、业务管理、法规遵守、资产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以此作为掌握外资银行经营状况和系统地把握其潜在风险的一种工具,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外国银行的经营状况,美联储还尽量从外国银行的母行收集信息,以评价外国银行母行对其海外机构的支持程度[3]。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完善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体系,健全内部监控制度、风险评估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以化解外资金融服务机构进入带来的潜在风险。

(五)    深化银行组织形式的改革。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是一种趋势。面对这一趋势,商业银行在组织形式上必然也需要加以改革。改革的目的一是各自业务的相互代理,二是按照集团公司的模式发展我国银行的综合经营。商业银行可以按照新业务品种成立全资附属或控股的子公司。目前有的银行已经提出这方面的要求,我们应因势利导地加以扶植[4]。

(六)         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国际竞争的至高点是人才竞争。我国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人才的管理和引进力度,在引进人才方面要实现三个转变:从利益引入到事业引入;从感情引入到机制引入;从吸引业务人才到挖掘管理人才。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实现人才资源化管理。当前,最紧要的事情是,商业银行应尽快实行机构撤并,减员增效,提高盈利水平,改革工资制度,改善工作环境,稳定已有的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wto的法律框架 WTO框架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

[1]何泽荣.论经济、金融全球化[J].经济学家,2000,5,72—78

[2]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3]尚明.新中国金融50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戴根有.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研究提纲[J].金融研究,2001,9,35—50

 

发表于《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4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9523.html

更多阅读

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地方政府、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城市居民入股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至今,城市商业银行在规模和实力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中具有显著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wto汽车关税年限 WTO框架下的非关税贸易保护手段

   在WTO框架下,经常被各国使用的非关税贸易保护手段,也就是非关税贸易壁垒。现在,连甲型H1N1流感都被用作一种贸易保护措施了。自甲型H1N1病毒流感爆发以来,世界上已经有20多个国家先后禁止从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进口生猪或猪肉制品

声明:《wto的法律框架 WTO框架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为网友墨天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