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在中国和美国两个经济“火车头”的推动下,经历了2003年的强劲复苏,2004年的高速发展,2005年的平稳增长后,再加上油价飙升,三年多的时间里,翻了一番多,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在这多波,高层次的波澜推动下,全球性通货膨胀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各国货币政策开始由宽松向紧缩,其中以欧洲和日本的端倪最明显。
作为全球解决霸主的美国,早在2004年中,开始走上加息的道路。在前任强势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的力主之下,美国结束徘徊于43年利率新低的低位,开始调升联邦基金利率,以对抗日益高涨油价,及略显泡沫的国内房地产市场,改变美国长期利率收益率低下的市场扭曲行为。联邦基金利率从最低的1%,升到目前4.75%的水平,大大的超过欧洲、日本的利率水平,形式巨大的利差效应,使全球资本加速向美国市场流入,弥补了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和巨大的财政赤字,繁荣了美国的经济,资本债券,股票市场,令美元重新回到世界货币舞台中心,重树强势形象。
在全球经济笼罩在高油价的大阴影,欧洲作为对石油进口极度依赖的地区,经济一直瘟不长,通胀水平一直在2.1%之间浮动。3月2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主导利率提高到2.5%而这已是欧洲央行3个月内2度加息。与那个联储局灵活运用利率手段调节经济状况相比,欧洲央行的行动,反复则制颇多,体制僵不少,其将利率调节与物价相挂钩,设定2%的物价目标,且需综合考虑欧元内各国经济,就业状况,显得比市场迟缓不少。而近年来,欧洲经济的增长不近如人意。据最新统计数据,欧元区12国及欧盟25国GDP环比增长0.3%,0.4%,同比年增长1.7%,1.8%。2005年全年增长为1.3%.1.6%。前一年度2004年的数字为2.1%,2.4%。
如此低的增长率,意味着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活动空间已不大,可动用的手段不多,而经济疲软也意味着欧洲的通胀状况较为温和,通货膨胀的可能较小,而加息不过是提高名义利率,更大意义上是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增加日后应对经济放缓和物价走入通缩时的可利用手段。在这样情况下,大规模加息对欧洲中央银行而言,并不现实。
而另一深受高油价打压的经济大国日本也有令全世界意外的政策转向。3月9日,日本货币政策会议结束,一如市场所料,日本央行并未加息,但货币政策委员会以高票数决议通过了央行行长福井俊彦提出的结束宽松货币政策的决定,尽管没有即时选择停止实施许久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但日本在利率问题上转向已经很明显,在这次会议上,央行实现了里程碑式的政策转变,伴随货币政策转变,日央行的许多实质性政策也开始改变···在深层次转变中,增强央行的独立性,为后续的加息做准备工作。也给全球金融资本市场随时的波动,提了个醒;尽管,不是立刻加息,加息的幅度不可能太深。但它对投资者的信心,心理上的冲击足够巨大。去年至今,日本股市为国内投资者所抛弃,却让外国投资拣了个“大便宜”,日经指数由去年初11000多点,冲至目前16000多点。外国资金从去年至今持续流入股市,而日本资金的回流。其可造成的影响足以让全球资本市场动荡。
从经济上讲,日本经济已经多年增长。自2005年以来,经济强劲反弹,2005年日本GDP增长高达2.8%。在G7国家中反次于美国,而作为日本央行最重视的数据CPI。在去12月份取得0.1%正增长。2月份更达0.3%,同期东京地区CPI也取得正增长,显示日本正在摆脱通缩困境,走出多年通缩阴影。而近期经济指针均反映这一观点。日本内需在珠海,工业增长,盈利的增加,让日本政界和经济学界达成了共识:通缩有结束的苗头,走出零利率的日子已为期不远。
但另一方面,不得不忽视的。对于这种经济复苏,日本政界还是经济界都是心里没底。从去年末,央行与政界在结束零利率问题上分歧,到今年年初,日本首相小泉、内阁官房长官、财务大臣,纷纷传递支持加息的信息,而央行行长却在3月9日货币会议后,发表让外界极意外的讲话,其货币措辞来看,经济复苏尚存疑点,增长波动性,无根本好转的就业市场,让通缩的乌云成央行的枷锁,让原本准备大展身手的央行又突然被束缚住,变得气定神闲,让市场感到其变革货币政策底气不足,回到谨慎小心翼翼得道路中,其中压力让人感到日本对通缩得恐惧,对政策的万般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