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深度研究 > 当前位置
借股改之机让有前景的ST公司脱颖而出,而让已经无望重获新生的公司淘汰出局 ST公司股改: 要么新生,要么淘汰 作者: 苏培科/文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006年第29期(总第1218期) 出版日期: 2006-4-29 在近期股市大涨的过程中,个股两极分化现象愈发严重,一边是贵州茅台站上90元,另一边是部分ST股票在一元之下犹自跌跌不休。在价值投资成为主流的市场中,大量垃圾股最终“仙股”化已是大势所趋。而股改已经成为ST类股票的最后翻身机会。据交易所统计,股改截至第30批,沪深两市股改公司已达868家,占应股改公司家数的64.58%;这些公司总市值25428.46亿元,占应股改公司总市值的比例已超过70%。统计资料还显示,上证180指数公司中已启动股改程序的公司已达144家,占比80%,但进入股改程序的ST类公司却寥寥无几。
股改进行到现在,剩余的大部分公司都是资产质量较低、资不抵债、亏损、面临退市等劣质公司。由于这些公司市值小,对股改大局影响不大,因此,市场关注度并不高,而对于这些公司本身,能否通过股改却是生死攸关。
虽然目前有“以重组的方式来股改”之策,但从进展情况来看,这些劣质公司的重组难度不小。当然,“10送3”更不可能过关。因此,这些公司似乎成了股改难咽的“剩菜”。
笔者认为,ST族和一些经营不善的公司在股改压力下无论是脱胎换骨,还是被清理出局,对中国股市而言都是好事。“咸鱼翻身”固然可以盘活存量,而清理出局虽然牺牲了存量,但净化了股市大环境。所以,此次改革的重点可能要严格清理垃圾公司,而只保留那些有前景的企业。
从近两年ST族的报表里面不难看出,经营状况恶化是这些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公司营业利润均为负值,一些公司资不抵债、财务黑洞巨大,还有一些公司已完全沦落为空壳。这样,在恶性循环几年后,这些公司大都处于停产阶段。虽然管理层的政策有鼓励“重组式股改”的意图,但究竟有多少重组方愿意冒险,仍是一个问号。
近两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ST公司已经褪去了“乌鸡变凤凰”的神话色彩,由以前的重组概念满天飞,到无人问津。原因是这些概念重组、ST扭亏为盈的故事已经不能再吸引投资者注意了。特别是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坚决不碰垃圾股,令其逐渐失去市场。而近年来再融资难度的加大,导致一些试图买壳、重组的资本玩家感到无利可图,壳资源的价值大打折扣。
还有一些原来的买家,本身就缺乏资金,再融资门槛抬高之后,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现金流被高位套牢在“壳公司”上。一些参与重组的企业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目前,意图进行实质性资产重组和资产置换的ST股少之又少,原因是这些公司“水太深”,重组方一不小心就会踏进陷阱。一旦重组无门,ST公司无题材继续炒作,股票投资风险赫然可见。
最近,股市里又在讨论“深水区再掀股改潮”的ST重组机会问题。但如果缺乏合理的“重组式股改”措施,这些ST股仍难表现。
因为这些公司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并非简单的资金问题,更和公司治理混乱、关联关系复杂、担保过多、大股东掏空等问题有关。虽然有相应的管理条款、约束措施和清欠举措,但积重难返,困局短期内仍无法扭转。其实,这也是股权分置问题之外,股市改革所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此次ST公司股改面临尴尬处境的根本原因。只有将这些问题理顺、切实安排解决之道,才能吸引外围资金参与重组。
“重组式股改”的最好方式是这些ST公司把所有问题完全暴露出来,按照市场规律引入重组方。当然,也应予以适当的政策支持,比如以牌照、市场等资源以及政府主导剥离不良资产来换取外资的介入。
总的来看,借股改之机让有前景的ST公司脱颖而出,而让已经无望重获新生的公司淘汰出局,应是“重组式股改”题中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