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券报》数据中心近日统计披露,股改截至第28批,沪深两市进入股改程序的A股公司已达809家,占A股公司数量的60.19%,其市值合计已达总市值的67.24%;其中已实施股改方案的公司为548家,占A股公司的40.50%,市值合计占A股公司的43.62%。而尚未进入股改程序的A股公司共计有544家,其中包括ST类公司93家,进入股改程序的ST类公司仅19家。
从这一系列数字中,我们不难发现股改公司的数目和市值的确已经超过了六成,其次是ST类公司的股改才刚刚开始。在这样的状况下,能否乐观地认为股改成功就在眼前?新老划断条件成熟?
笔者认为,目前数字上的“过半”还不是乐观的资本,更不是判断新老划断条件成熟的标准。股权分置改革在下阶段,将面临着比“前半段”更加艰难的改革任务。尚未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很多都是资产质量较低、资不抵债、亏损、ST、面临退市的劣质公司,以“重组”概念来应付股改,或简单的“10送3”对价,能否让股民满意?笔者将其称为股改难咽的“剩菜”。
那么能否借股改之机将这些“剩菜”变成“香饽饽”呢?笔者认为并非没有可能。事实上,如果这些劣质公司能够在股改压力下脱胎换骨,或者被清理出局,对中国股市体制改革而言都是好事。因为,“咸鱼翻身”可以盘活存量,而清理出局虽然牺牲了存量,但净化了股市空气,真正做到了股市改革。所以,此次改革的重点可能要严格清理,只保留、拯救那些有前景和有希望的企业。
从近两年ST族的报表不难看出,经营状况恶化是这些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一些公司资不抵债、财务黑洞巨大,已完全沦落为空壳。可是他们在年报中均表示,导致亏损的原因是由于资金匮乏、主要业务停产、逾期贷款无法归还后遭遇罚息等因素。虽然这些公司将来可以从二级市场退到三板,但也只是相当于被判了“死缓”,多数都已是“无力回天”。因此,大多ST公司还是愿意参加股改,并希望通过资产重组、置换等方式改善公司质量。但是,在这个关节眼上,究竟能否盼来优质资产的注入,谁肯担当拯救大兵的重任?这很可能只是“剩菜”们的一厢情愿。
从近两年的ST公司年报行情来看,“乌鸡变凤凰”的神话已难再现,“越亏越光荣”、暴炒ST公司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原因是这些概念重组、ST扭亏为盈的假年报已经不能再欺骗和忽悠投资者了,其次是由于再融资的难度较大,一些试图买壳圈钱的资本玩家也已无利可图。
在问题百出的ST面前,即使真正有实力的场外买家也照样望而却步、不敢染指,原因是这些公司的“身世”太复杂,债务黑洞太多,一不小心就会踏进陷阱。近两年,买壳温度下降使得T族公司无题材可炒,股价普遍暴跌至2元以下,有些公司甚至跌到了几角钱。而当初试图通过“买壳”上市圈钱的公司,如今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套。一些企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至今仍处于“苟活”状态。
最近,股市里又开始刮起了“股改深水区将再现股改潮”的言论,认为这些垃圾股又面临着机会,煽动投资者再去刀口舔血。但笔者认为,如果缺乏合理的“重组式股改”措施,这些“剩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投资者一定要保持清醒和警惕。这些公司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并非简单的“资金问题”,而是和公司治理混乱、关联关系复杂、担保过多、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等问题有关。虽然目前有相应的管理条款、约束措施和清欠举措,但问题依然存在,困局一时半会儿仍无法扭转。其实,这也是股市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妥善解决好之后,吸引优质的资金重组、股改才具有可能性。
笔者认为,“重组式股改”最好的方式是让这些“剩菜”把所有问题完完全全、彻底地暴露出来。监管层在解决“剩菜”股改问题时切不可手软,只能让那些真正有前景且问题不显著的公司参与重组股改,再获新生。而对于问题较多的公司应坚决予以退市,宁可让“垃圾”倒掉,也不能让其苟且偷生、贻害市场之投资环境,否则中国股市“大染缸”的局面永远也无法改变。同时,对于“剩菜”的“重组”,也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在地方政府的行政掌控之下“乱点鸳鸯谱”、“拉郎配”。另外,还可尝试让外资以控股的方式介入这些“剩菜”的重组、股改,给予适当宽松的政策,使其有机会“咸鱼翻身”。(来源:2006年4月19日《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