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河北机遇 世界金融一体化之下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机遇



在世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中国入世之后,中国金融业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大,尤其是2004年以来,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驻中国,国家也进一步放宽了金融方面的限制,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增强金融业活力,改善银行的经营环境

    中国融入金融一体化的程度越深,外资金融机构对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竞争将越激烈,对我国金融机构的整体素质提高、行业绩效的改善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大举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在外资银行的巨大压力面前,我国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鼎力支持中资银行的改革,使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步伐得以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外资银行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高效率的运作机制,对高级人才的重视及其对市场份额的占领,给国内银行业创造了学习的对象和机会,使国内银行业被迫提高管理水平,以迎接竞争。外资金融机构还带来了国际上比较先进的金融产品,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懂金融业务,尤其是国际金融业务的人才。同时,外资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也为我国金融机构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引进现代化金融设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进行融资、筹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根据莱文的理论与克拉席森等的实证分析,一国引入外资银行后,这些国家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明显提高,且外资银行所占比重越高,所在国银行业整体资产利润率越高,而且成本费用明显下降。我国银行业开放后也将验证了莱文等人的理论。2000年,中国银行业业绩均大幅度提高,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年内实现利润各为50.6亿元、116.46亿元、84.9亿元和26亿元,均大幅增长。以工行为例,在足额提取呆帐准备金,消化各种历史挂账46亿元,应付利息增提218亿元,表内应收利息下降150亿元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比上年增加11亿元,经营成果是近6年来最好的。其后的几年里,各银行的利润总额进一步好转,按照统一口径核算,2003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税前营业利润分别为500.33、197.1、472.2和446.84亿元(表7-1-1)。这表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2003年经营业绩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客观反映了各行深化改革和转变经营模式所取得的成效。其中,2003年,中国银行集团实现计提准备前营业利润472亿元;如剔除冲减以前年度应收未收利息86亿元、向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划转投资产生的损失27亿元,提取和消化历史包袱前营业利润达到585亿元,比2002年增加55亿元,增长10.3%;如剔除减持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的净收益73亿元,集团2003年实现营业利润512亿元,比2002年增加37亿元,同比增长7.8%。另一方面同,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例也持续下降,截至2004年末,中、建两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5.12%和3.7%,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分别为71.7%和69.9%,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2%和11.95%。

表7-1-1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与建设银行2003年利润变动情况 单位:亿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2003年国有商行年报解读:因机制宜 披难疾进》,《银行家》,2004年7月。注:经营利润=税前账面利润+消化的历史财务包袱+提取呆账准备。中国银行经营利润扣除了减持中银香港股权获得的净收益。建行2002年消化的历史财务包袱数据不详,故增幅项目未做记录。

    当前,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已有相当规模,中资金融机构绩效的大幅度提高,成本不断下降,虽不能完全归之于外资金融机构带来的竞争压力,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莱文等专家的结论。

二、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推进金融法制化、规范化发展

从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来看,世界金融一体化趋势促使我国金融监管水平不断地提高。比之于发达国家,我国金融市场成熟度和对外界冲击的承受力都明显欠缺,这必然导致金融体制的脆弱和金融机构监管不力。改革开放的实践,已使我国金融机构在实施监管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银行资产方面,已将原来行政贷款额度管理改变为资产负债管理。但随着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任何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危机都可能危及其他国家乃至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后,我国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加强金融监管,我国已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在逐步修改、完善金融机构监管的法律体系,最为明显的是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向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审慎性监管转变。1997年9月下旬,巴塞尔委员会在世界银行和IMF香港年会上正式推出“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该原则是健全各国监管体系的重要参考指标。我国人民银行积极参与了讨论、修改核心原则的整个过程,时任副行长的陈元高度强调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我国金融界的从业人员、尤其是监管人员要认真学习,结合我国实际进行贯彻实施。该核心原则可满足世界金融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合作的要求,是它们的产物,更是我国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参考文件。

近年来,中国成立的以中央银行行长为主席的货币政策委员会进一步加大了国家对金融市场宏观控制的力度。为加强金融监管,2000年,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保监会。2000年9月召开的首次三方监管联席会议上,三方代表一致表示,要加强协调监管和信息沟通,增强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促进中国金融业稳健发展。

世界金融一体化亦促进了我国金融法制化规范化发展。国际金融领域的竞争是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竞争。为适应对外开放和一体化的要求,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了相关的法律制度。继《商业银行法》、《人民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证券投资管理条例》后,我国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中资境外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中外合资投资银行类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规章。这些法律和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既规范了我国金融机构的活动,也为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力地推进了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为今后我国金融融入世界金融一体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将资源配置视野置于全球范围,有助于大幅度引进外资

    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金融市场连成一个整体,为各国跨国投资、生产、筹资提供了调剂资金余缺的场所,也为我国利用外源储蓄提供了机遇,推动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投资和融资的国际化,同时促进国内金融资源与国际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这一方面表现为我国大量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大量进入中国,到2005年1月底,我国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已达5661.96亿美元。截至2004年底,我国外债余额折合美元2285.96亿(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比上年末增加349.62亿美元,上升18.06%。1979年以来,我国吸引的全球FDI总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尤其是2002年入世之后,FDI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另一方面,表现为我国许多企业开始到国际金融市场进行间接融资,扩大生产规模,参与国外企业的购并活动,尤其是香港回归之后,我国利用香港金融市场这一桥梁,不断地与国际金融市场合作与交流,获得了许多发展机遇。同时我国许多新兴领域和基础设施领域已对外国企业开放。在我国和国际市场之间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资本流动机制。

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潜力逐步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中国利用全球性金融资源也不断增多。以香港市场为例,从1993年至1999年,内地企业在香港新筹集的资本总额超过2800亿元,占内地企业在境外筹资总额的80%以上。香港市场还为在海外上市的内地企业提供最高的流通量。目前,H股和红筹股已占香港股市市值和交易额的四分之一以上。2000年,以H股形式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境外筹资总额达到了173.8亿美元,红筹股企业筹资额381.4亿美元。而中国境外筹资总额达601.5亿美元,创历史新纪录。另外,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吸引外资的工作。到1997年底,在中国的外资机构累计发放贷款457.5亿美元,在融资方面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重要的资金来源,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在“九五”期间平均达13%以上。“九五”前四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份额接近四分之一,占工业增加值的份额接近五分之一(江小娟,2001),到2004年,外资投资工业企业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50%。

四、有利于中国金融企业的跨国化经营

既然全球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国企业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而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为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了条件。我国金融机构向海外发展的进程,20世纪80年代之前,仅有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20世纪80年代之后,为适应金融国际化的大趋势,满足日益增多的国际经贸往来的需求,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批准了一些金融机构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到1996年11月底,中国海外分支机构的数量共有596个。而到2003年底,单是中国银行一家的海外分支机构数量即达550个,分布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

在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成员,我国银行业也可以进入其他缔约国的金融市场,并享受该国资本的同等待遇。我国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国际惯例,在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的基础上,加快增设海外分支机构的步伐,大举进入国际市场,拓展海外业务。在我国跨国企业不断增多的背景下,银行业的跟随战略,能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很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而国有银行全球化布局的形成,是我们的努力目标。在这一方面,中国银行步伐较快,其海外盈利远高于国内市场。

中国工商银行也正在积极推进跨国经战略。工行的国际业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多年发展,现已颇具规模。截至2000年底,全行国内外汇存款余额达230多亿美元,当年办理国际结算664亿美元,结售汇365亿美元。目前,工行海外营业机构总资产已达65.8亿美元。工行海外机构从1993年的第一家海外分行新加坡分行正式开业到去年底,在欧洲、亚洲、北美和大洋洲的国际金融中心共建立10家全资海外机构。此外,工行还在香港拥有3家金融机构。

据有关新闻媒体报道,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也加快了全球化步伐。

五、有利于加强金融合作,建立金融安全体系,走上大国与强国之路

世界金融一体化对加强中国与各国的金融合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的成员。在一体化的今天,加强与各国金融交流,不仅是金融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各个国家和国际金融体系安全、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

金融机构国际业务的活跃,强化了金融竞争机制,提高了我国金融现代化水平,也加强了我国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如内外资银行之间的合作,是件互惠互利的事情。1999年10月,中国银行与汇丰、渣打、美洲银行等签订人民币拆借协议,由于这些银行均是高信用等级的全球性银行,把人民币拆借给它们有利于国有银行实现风险分散化的目的。另外,国有银行与外资银行组成银团对大客户或者大型项目提供贷款也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方式。

我国的金融市场也趋于活跃,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日趋成熟,期货、基金市场等也初具规模,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步伐迈得更快,不仅开辟了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也开始在香港发行H股、在纽约发行N股,而且也有公司在伦敦、新加坡上市。1999年以来,有中华网、新浪、网易、搜狐、百度等高科技公司在NASDAQ上市,目前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概念股板块。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中,我国成功地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避免了本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向泰国等危机国提供了政府援助贷款60多亿美元,建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被外国媒体称之为“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

 

刘建江摘自《机遇与挑战:中国直面世界金融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9756.html

更多阅读

京津冀一体化习总定调,概念股火起来!

京津冀一体化习总定调,概念股火起来!节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于4月30日召开会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议案。据了解,《规划》将明确区域整体定位及三省市定位以外,还将

京津冀概念股一览 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股

2014年11月18日京津冀概念股一览廊坊:廊坊发展600149、华夏幸福600340、 荣盛发展002146保定(含涿洲):恒天天鹅000687、巨力索具002342、乐凯胶片600135、宝硕股份600155、风帆股份600482、天威保变600550、长城汽车601633、凌云股份6

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是有关现实金融的。一群民众把钱放在党国的银行里(当然这些银行不代表多数人的利益,大股东是政府,实际上是上层统治者的家族控制着。),银行想利用垄断的地位挣取高额利润,在利率管制之下(之所以利率管制是为了去

京津冀高考统一招生 京津冀需建立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

     廊坊,距离北京40公里,距离天津60公里,目前还是京津之间的一块价值洼地。北京第二机场的规划和建设,为廊坊提供了全新机遇;另外,在首都经济圈规划即将出台的预期下,廊坊的后发优势将进一步放大。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呼声日益高

声明:《京津冀一体化河北机遇 世界金融一体化之下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机遇》为网友爱人如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