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大于gnp 开放条件下GDP 与GNP指标的选择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而这无论是对于中国经济还是中国企业界,都将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认真研究的课题;因为如果长期存在这一现象,中国经济的前途和社会福利将受到长远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GNP及其差额的相关度分析和对进出口企业性质分析,得出来自国外的投资收益大大低于支付给国外的投资收益,在中国范围内生产的由GDP所反映的财富并没有很好的为中国国民所分享的结论。并提出在开放条件下,我国应该更重视内资企业的发展,重视GNP指标而不是单单做大GDP。

关键词:GNP; GDP;宏观经济指标

 

我国在向小康目标迈进的过程中,经济建设仍将是未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国经济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世界有目共睹的。在今后几十年里,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GDP增长速度。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仅仅关注GDP指标,特别是地方部门将经济增长目标单单瞄准GDP的时候,我们应该进一步看到经济的发展并不能简单的看成是GDP数字的增长。在开放条件下“GDP”只是一个并不完善的宏观经济指标,如果只是盲目的追求GDP将会导致我国在经济生活和经济运行中产生偏差和矛盾。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GNP及其差值变化

一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指在既定时期(通常是一年或一季度)内,一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总值。与之密切相关的是一国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指国内居民在一个既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总值。(这里最好标注来自于谁的定义)

仔细分析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GDP与GNP分别按照国土原则和国民原则来确定核算对象和范围。作为一个地域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是在一国边境内生产要素的收入而不管收入由谁获得。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人口和国民概念,衡量的是一国居民的收入,而不管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生产中获得。例如,假定部分国内产值来自实际由外国投资者(非居民)拥有的油井。油井产生的收入并不流向国内居民而是流向外国所有者。由于原油产品是在本国领土上生产出来的,所以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原油收入却并不记入该国的国民收入总值,而是记入石油投资者所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内。因此,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要大于其国民生产总值。就像四川民工去北京打工,把GDP留给了北京而带回四川的是GNP一样。显然在一个封闭经济中——与其他国家没有贸易流动和资本流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是相等的。而在开放条件下,GNP=GDP+NFP(net factor income),NFP就是国外获得的净要素收入。

     表1:亿元人民币      单位:亿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从表1中可以看出,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上半期GDP和GNP两者相差不大,且互有大小(不这样说,可以说在多少年是GDP大于GNP),1993-1994年是一个分界,此后GDP均大于GNP,2001年达相差最大值1586.9亿元。1985年到2003年十四年累计GDP比GNP多10862.2亿元,平均每年多571.7亿元。近十年累计为10979.4亿元,平均每年相差1097.94亿元。

 

二、我国企业去年1~8月进出口情况

表2:2004年1~8月进口企业性质一览表    单位:亿美元 ,%

   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与世界发展报告》

根据报告和海关统计,从进出口企业性质看,外商投资企业仍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2004年1~8月份,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累计达2048.2亿美元,同比出口增长43.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3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5.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为2063.9亿美元,同比增长46.7%,在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达57.09%。而国有企业外贸出口958.8亿美元,增长仅8.8%,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下降为36.6%;其他企业出口增长73.5%,增幅比全国水平高37.7个百分点,但毕竟只占到全国出口比重的16.6%。

 

三、我国GDP、GNP差值与利用外资情况的相关度分析

表3:  1990-2003年 中国净外资留入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2004中国统计年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根据表2,对中国的GDP与GNP之差和净外资流入做相关分析,并构造GDP与GNP之差和净外资流入的线性模型,模型构造如下:

PearsonCorrelation: 0.783  Sig. :0.001

GDP-GNP=220.188-0.18×净外资流入

F=19.034>  =4.48( 分子自由度为1,分母自由度为11)

 gdp大于gnp 开放条件下GDP 与GNP指标的选择问题分析

通过对数据统计检验的结果可看出:二者相关系数较大,并且不相关的概率值接近等于0,说明GDP与GNP之差和净外资流入是显著相关的,所构造的线性模型也非常显著,并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即随着中国净外资流入的增加,GDP与GNP之差会随之不断增大。

 

四、GDP与GNP差额问题给我们的思考与启迪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这无论是对于中国经济还是中国企业界,都是一个意义极其巨大的课题;如果长期存在这一现象,中国经济的前途和社会福利将受到长远深刻的影响;如果中国自己企业的竞争力没有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持续提高,而只是单纯地依靠比较成本优势,甚至只是向跨国公司提供我们的比较优势资源,那么,即使中国的制造业规模有很大的扩张,也将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世界工场”,而不是真正的“世界工厂”。

第一、不论从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来看,中国对外投资大大少于引进外资,因而中国居民从国外获得收入远远少于外国居民从我国获得的收入。这意味着,在各媒体承载的中国GDP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国民并没有获得GDP所显示的经济收益,换句话说,在中国范围内生产的由GDP所反映的财富,并没有完全为中国国民所分享。这也说明了外国居民和企业在国内创造的价值大于我国居民和企业在国外的生产。这个差额占GDP、GNP的比例虽然不大,但绝对数并不小。对于人均收入水平仅一千美元的中国国民来说(日本为35610美元、泰国1940美元(写上数据来源)),近十年平均每年1000多亿元的收入流失,可不是小问题。

第二,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收入分配结构过于向外方倾斜。长期以来,中国为了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实行种种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免费或低价提供国内土地、厂房等要素。不少地方为吸引外商到本地投资而竞相降低土地等要素价格,大量减少了中方应得的收入。与此相反,一些外国投资者则高报他们投入的要素价值,甚至采取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的高进低出等手段转移利润。这样一来,外商在中国的大量投资得到了极高的回报和其他收益。而这样的政策偏向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国企与外企竞争上的不平等,使中国企业处于竞争不利位置。

第三、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产业竞争力最常用的指标,以此来计量,20多年来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是, “Made in China”产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迅速提高,但是根据WTO的标明原产地原则,事实上“Made in China”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所生产的。我们知道,“Made in China”(在中国制造)决定的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而“Made by China”(由中国制造)决定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也就是说,根据GDP的定义,外商投资企业的全部产出计入中国的GDP,但根据GNP的定义,这些产出中只有一小部分,即付给中国公民的劳动报酬和缴纳给政府的税收能计入中国的GNP,而其余的则不能计入GNP。由于大量的出口产品是作为跨国公司的产品而生产和销售的,获益最大的是跨国公司。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是跨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换句话说,“Made in China”产品的较高市场占有率,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在外国的投资企业也会以自己创造的增加值分别对本国和受资国的GNP做出贡献。问题在于,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数量本来就很少,在东道国又享受不到什么优惠政策,反而在日渐升级的贸易磨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其中一部分项目技术相对落后,经营管理欠佳,获得的收入同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收益相比相差甚远。再加上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周期较短,固定资产形成较少,间接投资收益也比较高,最终结果就是来自国外的收入净额成为负值,反映到国民经济核算中则是GNP小于GDP。

第四、联合国的SNA - 93和货币基金组织的GDDS都是把GDP作为核算国民总收入的基本的核心指标,而GNP只是作为辅助的指标。中国于1993年发布以GDP为核心指标的系列核算数据,GNP除了在《统计年鉴》中有一小栏外,政府报告、统计信息公报等资料以及其它传媒载体上基本上见不到这一指标。事实上,GDP最早是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的产出衡量标准,而后美国开始使用,这些国家都有本国成熟的企业及其强劲的出口作为支持,而反观发展中国家幼稚的本国企业并不能创造大量出口,这也意味着作为一个宏观经济指标发展中国家的GDP并不能像发达国家的那样较好的反映本国经济状况及居民所实际享用的福利。用GDP偷换GNP,联合国把整个发展中国家都“骗”了!

中国近十多年来之所以进行以GDP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目的是使中国与国际接轨,便于与其它国家进行比较,并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但随着外资大量流入,出现了连续多年的GDP大于GNP现象,并且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国内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未得到太大的提高,反而还失去了一部分国内市场。倘若仍然只考虑GDP的核算而忽视GNP的核算,这将不能真正反映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财富。并且GDP大于GNP的现象持续存在势必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一位从美国考察归来的朋友说,在GDP与GNP之间,欧美工商界更看重GNP。瑞典沃尔玛的GDP够大,但它的GNP更是力压群芳,遍布世界各地的3000多家沃尔玛连锁店,创造了在世界500强中营业额排名第一的佳绩。在那些跨国公司居多的国家,GDP增大的同时,GNP的发展速度更快、质量更好、效益更高,整个经济正由投资驱动型向技术创新驱动型转变,呈现出实实在在的繁荣。巴西、阿根廷这些拉美新兴工业大国,一度是发达国家眼中的开放模范生,是发展中国家心目中的“赶超榜样”,他们的GDP增长曾经也很强劲,但是当中国等低成本大国实行对外开放后,跨国公司纷纷把投资从拉美转向中国。这一次全球性产业大转移,直接导致拉美国家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前车之鉴不可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此,本文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政策上更为追求GDP还是GNP,将会引发不同的经济增长战略。从市场开拓看,GDP虽包含了出口这台“经济增长引擎”,有开拓世界市场的因素;而GNP则是走出去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开拓市场过程中避免了舍近就远。从人才使用看,GDP虽然有对外国、外地人才的引进应用,而“走出去”的这一块GNP,更多的是“本土化”的人才应用,这种人才应用潜力更大、成本更低。中国经济发展目的在于增加本国国民收入,满足本国国民需要。在开放条件下,GNP是一个较GDP更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中国国民在国内外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以及由此获得的实际收入,从而更好地为发展本国经济和实现国民利益服务,并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开放结构。所以,在GDP持续高增长以及净外资流入较大的现阶段,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经营者、商品生产者,都需进一步认清市场经济规律和世界性竞争规律,加强GNP的核算是非常有必要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9867.html

更多阅读

茯苓与茯神的区别有哪些呢 云苓和茯苓的区别

很多朋友都分不清茯苓与茯神,下面给大家讲解下茯苓与茯神的区别有哪些哦!一、茯苓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的原则 公共设施用地分类

今天下午参加城南菜场地块出让方式的专家征询会,该地块在控规中已被定为RC(居住用地类中的公共设施用地),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导致“公共设施用地”发生分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自1988年城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合法化后,城市土地的

多目标优化算法 传统铣削条件下型腔铣削的优化算法

     1.铣削条件概述  下图(图1)图示了几种切削条件。图显示俯视图中材料顶端同时被五个同样的端铣刀加工,所有铣刀都按顺时针方式铣削。参与材料铣削的铣刀路径部分都用粗实线显示出来。直线箭头指向端铣刀A、B、C切削的方向

声明:《gdp大于gnp 开放条件下GDP 与GNP指标的选择问题分析》为网友屌丝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