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美女战略择偶通婚另类专著:超级达坂城》
对城市来说,人才的数量、提高人(包括下一代)素质是发展的关键,北京发展快,引进200多万外地大学生所产生的"达坂城效应"是个重要原因。但放眼全国,像北京这样的超级达坂城找不出第二个,其它大城市接受的外地大学生数量很少,这就不可能产生"达坂城效应"。于是笔者到全国各大城市旅行,看到广州人、上海人、天津人、沈阳人、杭州人等,都有其共同的区域相貌特征。换句话说,在各大城市的人群中,有着共同相貌特征的人太多了,这就是外来人口过少,本地人(本城人)长期小范围相互通婚的必然结果,这怎么能产生高素质的下一代!在这些大城市引进俄罗斯美女是一个方面,但引进的数量是非有限的,治本之策是除北京外大城市应完全放开对外地大学生进入户籍限制,只要有单位接受就应无条件予以落户,敞开接受外地大学生,增加高素质的外来移民(大学生)的比重,使之成为像北京那样的达坂城,让大大小小的达坂城遍布中华大地,让"达坂城效应"成为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制度贯彻"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民(当然包括农民、工人和外地人)报考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所以大城市在公务员招考上必须打破地域限制,允许符合报考条件的外地人持别是外地大学生前来报考。但不少大城市只准具有本地户口的人员报考公务员,外地人因户口限制无法报考。 有句古话是"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大城市面向社会、面向全国公开招考国家机关公务员,根本目的在于选拔优秀人才。这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家机关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毫无疑问,"惟才是举"应该是其最高也是惟一的原则,打破地域限制,搞五湖四海,任人惟贤,人尽其才,历来是我党组织人事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选人用人标准。 以陈腐的地域观念,用大城市本地户口限定外地人的报考资格,将外地优秀人才挡在门外,这不仅剥夺了绝大多数外地人才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也与组织人事工作的基本准则、人才规律和时代要求相背离,因而是不可取的。
![第56节:不去北京去哪里(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14321431570.jpeg)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5年10月10日,成都市人事局正式对外公布:成都市市级机关和市级行政执法队伍将面向全国招收86名国家公务员,这是成都市2002年面向社会录用公务员以来,首次打破地域、身份限制面向全国招收公务员。 成都市打破考生地域限制的做法,给外地人才创造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与条件,其做法是值得包括北京在内的各大城市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