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美女战略择偶通婚另类专著:超级达坂城》
今年两会期间,青海省代表程苏对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说,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每年增多,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大量农村生源毕业后无业可就,无力偿还助学贷款,家庭付出的巨额投资得不到合理补偿,"新读书无用论"正在西部地区滋生。 金人庆部长插话道,大学毕业生也要转变观念,不要非要到大城市,不要非要到传统的好单位,不要总想着非要到某单位不可。 程苏代表回复金人庆部长说,我们有些算是暂时就业的毕业生干的是农民工干的活,累死累活,每月才五六百的收入。 程苏代表认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剧了农村的贫困化,程苏说:"目前,西部地区大学生越多的地方,贫困家庭越多,脱贫致富成为一句空话。"她告诉记者,即便是部分已就业的,其收入也很低,与上大学期限间的支出很不成比例。 其实,正如程苏所言,在就业过程中。贫困农村生源毕业生往往处于劣势,就业工种差,很多大学毕业生做的是农民工的活,起薪低,享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再加上求职成本越来越高,很多毕业生无力支付,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每个月五六百元的收入,还要支付伙食费300元,房屋租金一二百元,"一个刘姓毕业生曾告诉程苏代表:"我养活自己都很困难,已无力还债、还贷,更不可能给家里有什么资助。"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状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心头痛,西宁市回族中学副校长拜秀花代表告诉记者,当前,不少农民认为供养子女上学得不偿失,破费巨额资金上大学,毕业后仍然是回家种地,还不如早早辍学,干活打工挣钱实在。

程苏代表说,在青海,有一些学生家长找到学校,非要让自己大二、大三的孩子退学不可。 拜秀花心情沉重地给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拜秀花曾教过的一个学生考上了大学,而学生的家人却不给他交学费,逼他辍学,学生找到曾是自己班主任的拜秀花,希望能够帮助他说服家人让他继续深造,拜秀花找到学生家长:"孩子成绩那么好,干吗不让他上大学?"谁知该学生父亲的一句话就让她无言以对:"家里穷交不起学费困难是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孩子毕业后,工作在哪里?" 青海省乐都县1998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尚有15个大学生毕业7、8年后还未找到工作。2003年全国高校一次性就业率为70%,而经济欠发达青海一次性就业率仅为45%。就算找到工作,大都是月薪不超过1000元的低薪,这对那些缴纳高额学费和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农村学生来说,的确是得不偿失。 无论从青海,还是从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情况来看,对来自落后、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来说。回到家乡就业往往是死路一条,他们不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就业又能去那里。对这些大学生来说,他们多来自贫寒之家,贫困家庭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会使贫困家庭雪上加霜乃至倾家荡产,青海的情况证明了这一点。一旦他们就业,并找个收入高点工作(月薪1500元以上),就可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所以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应放宽外地大学生的就业限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