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美女战略择偶通婚另类专著:超级达坂城》
看来北京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这样美好的北京,谁不愿意去呢? 去不了美好的北京,去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错。据06年3月6日《中国妇女报》报道(萍者:能怪大学生往发达地区跑吗):2006年3月,广州市人事局和广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办了一件大好事,以相当大的规模主办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见面会,激起了春节过后应届毕业生的第一次求职高峰。不过,看到相关报道,我的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求职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达到近5万人次,数千学生甚至入不了场。我想,就算挤得进去,毕竟僧多粥少,那些一处处挤着递简历的学生,他们心头的滋味一定不好受吧?广州的学生还好些,最惨的是来自经济不达地区的学生,当地找工作难上加难,不得不转战南北,光路费就是一大笔大负担,还不知递了简历有没有下文。
![第53节:不去北京去哪里(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14430041404.jpeg)
别以为入了名校就进了保险箱。北京师范大学的名头够响了吧?去年该校物理系的一名本科毕业的女孩子因为找不到工作,最后不得不出国留学,她的人生理想并不算离谱,只是想象自己的父母一样做一个教师,可她东奔西走,到处递简历,连一点回音都没有。正当她忧心如焚的时候,美国的一所大学愿意录取她,并且每年提供3万美元的奖学金。这位女大学生心有不甘:"我并不是一定非要出国不可的。可是,在北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啊!" 有人可能会说,这位女大学生如果不是一定要在北京找工作,到中小城市去,靠北大的声望,找一个教师的职位,轻而易举。或许是对的,但也不一定。我 一个亲戚,早些年大学毕业,那时大学尚未扩招,他为人持别本分,只想回老家的一个小城市找一份工作,只要不像父母种地就行。已经是最低要求了,没想到,那个小城市经济不发达,职位相当有限,花了一笔钱才找到一份工作,最离谱的是,这份工作只是挂个名,不发工资,后来,他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广东闯世界。现在,几年过去了,虽然不是富翁,也称得上小康,和在家乡时的窘迫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很多媒体一个劲责怪大学生尽往北京、上海发达地区挤?质问大学生为什么不去西部、中小城市及乡镇就业,这些媒体的记者大都身处大城市,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也不看看现在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在沿海地带,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内地主要是省会一级大城市经济较发达(如成都市国民生产总值占四川省三分之一),这些地方才能最大限度吸纳人才,而且提供较高的报酬和更多的发展机会。而落后地区不但经济状况差,报酬偏低,而且官僚机构臃肿,腐败与不公正也相当猖獗。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任人为亲,裙带关系盛行,没有关系,没有门路,就寸步难行,大批企业倒闭破产,百姓度日艰难。每次回家老家(某个小县城)探亲,我都会从亲友口中听到不少小民百姓的辛酸故事,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是在大城市的人所体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