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美女战略择偶通婚另类专著:超级达坂城》
出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考虑,苏联计划部门曾人为加速城市化进程,在气候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建起了许多新兴工业城市。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来自苏联各地的工人奔赴这此城市,城市渐成规模。这些工人不仅被授予于开拓者的光荣称号,还享受着高薪和优厚福利待遇。苏联时期,这里的物资供应情况比内地要好,1年之中市民们可以有一段时间享受政府提供的津贴,到南方旅游地休养、晒太阳。 最近5年来俄罗斯经济迅猛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0个百分点。然而,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氛围中,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不少城市却日渐衰败。因为在远离俄欧洲中央经济区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从事采矿和工业生产,生产和运输成本高得惊人。专家认为,俄罗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活动按国际标准衡量成本过高,缺乏竞争力,如此大的投入换得的微薄的产出简直是一种浪费。 西伯利亚不少城市经济日趋恶化,失业率不断上升,加之恶劣的气候环境,人们都想外迁,不过,外迁可是一件费钱费力的大事。安置这些居民要盖房,对他们进行再就业培训也要花钱。例如,虽然俄罗斯联邦政府不断增加北极地区居民迁移的专项资金,但以政府现在的资助规模要把这些人都迁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苏联时期,西伯利亚的远东地区被定位为军事工业基地,形成了重工业畸形发展的经济体系。苏联解体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崩溃,俄政府无暇东顾,远东生产严重衰退,人口大量外迁,整体经济一蹶不振。一位中国记者在远东走访的半个月时间内对此深有感触。以伊尔库茨克为例,该城几乎看不到新建的建筑。中国驻远东地区的一位外交官对远东10年的发展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这里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房子变得更旧了。" 苏联时期,远东发展一直靠中央财政支持,每年苏联政府都向这一地区投入八九亿美元资金。如今俄政府每年给它的拨款降到了3000万美元。远东不得不把恢复经济的希望放在了发展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上。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衰败的城市中还有这样一些城市,它们没有自己的名字,一般以几百公里以外的城市名加数字命名;在地图上,人们找不到它们的位置。这些绝密城镇是专门用来研制战略核武器的,是所谓核工业城。核工业城在俄境内现有数十座。自1945年以来,上述核工业城一直由苏联(俄罗斯)中央政府管辖,城市的所有开支也由联邦预算支出。 然而,近日从俄媒体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从2006年开始,俄罗斯将逐步将这些"核弹城"改为普通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