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美女战略择偶通婚另类专著:超级达坂城》
1941年10月初,进攻莫斯科"台风"战役一开始,古德里安将军的坦克部队就在苏军防线上捅开了一个大缺口,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百万大军从缺口处蜂拥而入,在维亚济马地域一举围歼苏军4个集团军共60余万人。古德里安将军的坦克部队进展神速,一天挺进80多公里,一鼓作气地冲进了有莫斯科大门之称的奥廖尔,这时城中有轨电车上的乘客还误把德军坦克当成自己坦克而挥手致意。"台风"战役开始前,进攻莫斯科德军有180万,防守的苏军为120万,苏军在维亚济马的惨败,使德军由3比2的相对优势转为3比1的绝对优势。捷报传来,希特勒高兴的一天都没有吃饭,在他看来,通向莫斯科的大门己经敞开,攻下莫斯科指日可待。希特勒得意洋洋地向德国和全世界宣告:"我们东方的敌人己被彻底打跨了,再也不能站起来了。"然而希特勒高兴的太早了,斯大林仍可把大批援军开往前线,阻档德军的疯狂进攻。希特勒胃口再大,也吃不了苏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大量武器装备,希特勒最终患了消化不良症。当德军打到莫斯科城下,斯大林还能从远东调来几十万生力军和大量坦克、大炮,希特勒再也"消化"不了,最后只能被"撑死"。 令人感到可笑的是,早在1941年10月初,希特勒就己提前印制了大批的勋章,准备在打下莫斯科后颁发给有功将士。然而德军在莫斯科城下的败退,却使这批提前印制大批的勋章"发不出去",按理应回炉销毁,可希特勒却别出心裁把这批勋章更名为"冲击莫斯科纪念章",强行发下去,以打肿脸充胖子。此事不仅在盟国,在德国也被私下传为笑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今天的俄罗斯,纳粹军功章比苏军军功章更受欢迎,"冲击莫斯科纪念章"居然成为很多人收藏的抢手货,一枚"冲击莫斯科记念章"居然能被抄到5000美元,比很多苏军战时颁发的勋章价格还要高。于是盗挖德军士兵坟墓,获取和买卖纳粹军功章己成为俄罗斯一桩生意兴隆的"买卖"。
![第23节:希特勒为何气急败坏(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14954553634.jpeg)
1943年3月,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向希特勒建议,利用德军在攻占哈尔科夫后所形成的有利态势,趁苏军因刚失利而惊魂未定之机,德中央集团军群南下,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北上,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攻库尔斯克,一举围歼位于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几十万苏军,以雪斯大林格勒惨败之耻。希特勒虽接受曼施坦因元帅的建议,但却自作聪明的主张,为了确保这场进攻战役的胜利,必须给德军装备大量诸如虎式坦克之类的先进坦克,于是德军进攻日期是一拖再拖,一直拖到1943年7月。可这时苏、德两军坦克力量对比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有一句老话是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句话用在希特勒和斯大林这两个死对头身上倒颇为合适。按斯大林如意算盘,苏军将在1942年做好对德战争准备。可希特勒却提前到1941年入侵前苏联,打得斯大林措手不及、损失惨重,真可谓林大林计划没有希特勒的变化快。而到1943年,情况则完全颠倒过来,希特勒计划没有斯大林的变化快,斯大林的变化快主要是指在斯大林很抓下,苏联坦克生产能力直线上升,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仅1个月,尚处于废墟之中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流水线传送带上就生产出第一辆坦克,其生产恢复速度真是快得惊人(注:前苏联拖拉机厂均是军民两用,平时生产拖拉机,战时生产坦克)。苏联搬迁到中亚和西佰利亚的巨大拖拉机厂、坦克厂全部恢复正常生产,于是苏联在坦克生产能力上遥遥领先于德国。可以在苏德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之前,还有一场不为人知的苏、德两国坦克生产能力"大战",斯大林是这场"大战"的大赢家。结果到1943年7月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之前,苏、德两军坦克力量对比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苏军拥有9000辆坦克,德军仅拥有6000辆坦克。论数量,苏军占压倒优势,论技术,拥有虎式坦克等最先进坦克的德军占优。不少德军高级将领自信地认为,苏军坦克虽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德军坦克将凭借技术上优势取胜。希特勒更是踌躇满志的说"库尔斯克的胜利将成为照亮世界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