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市场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信用交易”,有那么一些人可以说真是不厌其烦地为中国股市早日推出“信用交易”而热心有加。如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就又召开了专门的“融资融券业务专题研讨会”,其副会长黄湘平不但说,目前积极推动融资融券业务已具备有利条件,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监管能力大大加强,已能满足融资融券业务监管的需要,一批证券公司也已基本具备开展该项业务的条件;而且说目前融资融券业务的有关规则已在制订中。
什么是证券信用交易?有通俗说法就是“借钱买股,借券卖钱”,也就是证券交易中的融资融券业务。信用交易是一把双刃剑,在成熟规范市场能抑制投机过度炒作,维持市场的稳定,而在缺乏严厉规范、监管不力甚至放纵的市场,融资融券业务只能从容投机,放大风险。为什么有人如此热衷于信用交易,在他们看来,不就是又能象股改中推出权证那样“激活市场”,制造“赚钱效应”,提高人气吗?股改是需要人气的,而人气要靠有“赚钱效应”哄托上去。股改中推出的权证本身多数并不具内在价值,然而几乎一文不值的废纸一张却能买卖1、2元,这不需要巨额资金作支撑吗?“赚钱效应”出来了,券商又可以创设权证,这不人气更旺了。实际上如果权证能这样,那么股票又何尚不可呢,只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有取之即来的“融券”,何愁哪只股票不能象权证那样翻天覆地呢?信用交易其魅力就在于此,有了“融资融券业务”,在需要推高指数、股价的时候,就不用愁资金跟不上,在需要打压股价抛售时也就不用担心手中没有“子弹”。
如此的“信用交易”在中国股市其实算不得是什么创新,人们应该记得上世纪90年代在证券市场称之为的“透支交易”,只不过是叫法的差异而已。那时市场的火爆,人气的鼎盛也许是空前绝后的了,可是至今给人留下的难道不是刻骨铭心的痛吗?正是不知多少投资者因为盲目“透支交易”而失落于买空的陷阱,又有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券商由违规“透支交易”而不可收地走向了折戟沉沙的不归路。95年前后的“国债风波”,幸好两家券商巨头都是国字号的,一多一空一亏一盈,几百亿的盈亏如果不是两家一合平账了结,不知会有多少不见尸骨的冤魂。实际上,中国股市还有更多的“坐庄事件”,虽然没有“信用交易”的公开招牌,然而哪一个背后不都有着巨大的“融资”黑链,中科系、德隆系不正是资金链的断裂而崩溃,并且不但使大批的投资者陷入了虎口,而且拖垮了一大批上市公司及券商。在中国股市名赫一时的南方证券,依其的地位名声背景,“融资”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上百亿的资金操纵坐庄“两哈”,最后以亏损80亿元而由国家埋单。
在中国股市“透支交易”可以说是臭名昭著的,因而“融资融券”也是长期被列入一再禁止的违规之列。而这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股市缺乏信用基础,由于股权分置的制度扭曲了市场的定价机制,股价严重偏离估值,股市逐利的各方如其说是在投资,还不如说是在利用各种题材进行博弈,因此操纵成为普遍现象,而作为监管者基本上是处于放纵状态的,即使一些已公开化无法收场的操纵不得不查处,那也基本上是马后炮,特别是被卷入其中的投资者的利益受损也基本上投诉无门,象郑百文、蓝田股份、银广夏、东方电子、……等案,投资者的损失基本上都是无可挽回的。股市无诚信可言,充满的只是欺诈和陷阱。
而现在“融资融券”大有“洗心革面”卷土重来之势,那么是不是中国股市已有了信用基础,“融资融券业务”也可称得上“信用交易”了呢?
现实是不得不令人忧虑的。股改以来,为何上证指数会曾一路被砸到998点,而后又有在中石化这样的超级大盘股拉升50%以上的托盘下,股市才缓慢回升;为何股改中一方面是多数蓝筹股被打压,股价是破发、破净,而另一方面却是ST绩差股的几乎整体的股价翻番;为何一些公司股改明明是几乎的无一分钱的对价,却能得到“流通股”的高票通过;为何那么多早已列入退市队伍的*ST股,虽然扭亏是无望的,但是股改又使它们有了借尸还魂的机会,这些股倒是成了市场热衷挖掘的“金矿”。这些实际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股市的定价机制仍是扭曲的,估值仍是混乱的,股市仍存在着操纵。特别是权证的疯狂,更显示出投机、操纵的阴魂不散。虽然权证的推出,增添了中国股市长期死气沉沉中的亮点,但是那人气是博傻的人气,那“赚钱效应”是白骨堆上的赚钱效应。
为何“只要谈扩容,只要谈恢复新股发行,潜台词就是股指的下跌”,为什么股改都快进程过半了还会有“融资恐惧症”,不就是中国股市还是笼罩在“圈钱陷阱”的阴影中。中国股市的信心在哪里?信用在哪里?能有“信用交易”吗?
(鲍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