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 艺术的消亡



 Web2.0中出现了艺术消亡的先兆。如果有人声称艺术将会消亡,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摇头:这是不可能的。追问“不可能”的论据何在,最有力的一条就是:艺术怎么可能消亡呢?这真是个好论据。

  任何有产生的,都会消亡。艺术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存在。产生和消亡全看条件。艺术产生的条件,就是生活被异化,生活不再美;而生活一旦复归人本,生活本身美,艺术就会消亡。那时艺术家还在,只是边缘人物;鼓瑟吹笙,不过自娱自乐。

 文化产业 艺术的消亡
  Web2.0的现实是:高度生活化而非形式化的审美活动(如胡戈的恶搞),正在瓦解高度形式化而非生活化的审美(如陈凯歌的《无极》)。Web2.0们过于性急地要把工业化PK进传统;代之而起的互联网审美理念,将是生活本身美。新新人类将认为,美是直接的—直接是生活的。所以想唱就唱,不必艺术。

  从感性学角度看这个问题,首先应警觉的是商家:经济的审美化—日本动漫化、韩国游戏化、英国创意化、美国休闲化、意大利足球化—商机已在万亿量级以上,这种机会逼迫商家要去判断:创意产业是搞艺术吗,游戏是艺术吗,恶搞算什么,有商机吗?如果超女、张钰不算艺术,如何看待她们大受欢迎?艺术的商机与工艺的商机如何权衡……问题变得越来越现实起来。

  我已经看出一个趋势,这就是经济的感性转向(以及相应的经济学的感性学转向):工业化完成得越彻底,感性日常生活就越会形成对经济和艺术的“侵蚀”、“僭越”,最终势头盖过原有主流,演变为新的“物质—精神”生产方式。这就是目前所有“乱象”背后的清晰线索。

  Webx.0最终会指向艺术的消亡,艺术一旦消亡,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的审美化反而会得到彻底解放,机会将滚滚而来,生活会更加“美”和“好”。

  感性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将艺术与审美混为一谈,是近代以来人类最重大的“洞穴之见”中的一个。

  认为艺术即审美,审美即艺术,暗含的逻辑前提是“现代性万古不变”。这个逻辑是“工业化狂”的逻辑,不符合历史事实。在“现代”之前,前现代人没有艺术,在生活中照样审美;在现代之后,后现代人没有艺术,也照样可以在生活中直接审美。比如:超女唱得那么业余,照样美滋滋的;卡拉OK走调更远,但不影响自我臭美。

 艺术和一般审美,特别是前、后现代审美有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它特别形式化(或者说专业化、精英化)。相比之下,原始人和后现代人都更倾向于“情动于中”,于是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那么在意形式是否专业。

  从感性学的角度看—我们视感性学(Aesthetics)为感性经济学,而非美学—艺术这种形式化审美,其形式的功能,与理性经济学(Economic)中股票的作用,是十分类似的。为什么要有艺术家的道理,与为什么要有经理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普罗大众作为委托人,委托艺术家和经理人作为代理人,把相应的价值(审美或炒股的价值)专业化、精英化。时间久了,这些精英感觉良好,以为价值是自己单方面创造的,并开始鄙视他们的委托人。造成了所谓异化和疏离。

  后现代的方向,就是集中解决这个异化和疏离的问题。口号叫做“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精英,而是指委托人。精英作为代理人,当然也是人,但只是仆人,不是以他们为本。艺术家通常不明白这个道理,觉得自己很伟大;而普罗大众看艺术,也觉很神秘,不明白那其实就是自己们代炒的“股票”而已。《满城尽带黄金甲》是艺术品,顺应民意,大家跟着炒,就是绩优股;否则就是垃圾股。

  现代社会需要高度形式化的审美,作为审美的主流形式,艺术由此得以发迹。它的客观作用,在于将散布于生活中的平平淡淡之美,高度提纯、升华为浓香之美。艺术升华生活价值,与资本生息金钱价值,是同样的道理。其背景是,在现代性中,生产和生活分离,导致精英价值与草根价值分离,高雅与低俗分离,资本与劳动分离。大众越是陷入下里巴人,精英就越上升为阳春白雪。艺术的形式化和资本的形式化,都是实现社会化、发展人的社会本质的需要,是集中(精神和物质)资源的载体。超过一代以后,人们不明就里,以为艺术、资本这些高度形式化的东西,本来如此,而且永远有理。

  艺术终将消亡

  工业化完成的意思是,实现了大集中形式的充分社会化,人的本质得到充分集中式发展,这时信息化就会革命性地转型,开始改变原有制度安排的前提假设,历史性地产生削弱高度集中价值的精英及其存在形式的趋向,资源从以集中形式配给在社会精英系统,通过重用互联网等分布式的技术和管理途径,解构到社会的各个节点,复归以人为本的初衷。

  互联网通过知识普及,使普罗大众的人力资本结构迅速向知本结构转型,他们是以(知识)资本和劳动合一为总的背景,提出对精英挑战的。他们会培养起音乐的耳朵(人力资本)去听去唱。艺术在这个大背景下,不出100年,就会发生专业与业余的大混淆。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委托人逐渐减少对代理人的依赖,不断加强自己直接把握价值的能力。托夫勒把这种趋势叫做产消合一,又称Web2.0、DIY等。

  在艺术领域,卡拉OK、SecondLife就是艺术消亡的信号,它们警告艺术家:我们要自己玩了。艺术家们可能会想,你们自己玩,能有我们带你们玩更专业吗?这就想错了,普罗大众一旦疏远电影院、小说、交响乐,不会自己又去搞专业化的东西,他们会以“后现代”的方式,“返祖”地重现“前现代”的玩法—追求生活本身美,在生活本身之中去美。打个比方,审美好比大海,艺术好比游泳池。游泳池比大海精致、高级,但不自然。如果普罗大众决意离开游泳池,他们不是去建另一个游泳池,而是奔向生活这个大海。游泳池就“消亡”了—不是说它不存在了,而是说它变得可有可无,盛况不再。

  这就顺便回答了一个商业上的问题,经济审美化,不等于艺术产业化。艺术产业化在创意经济中肯定会大发展,但它只是个小支流。经济感性化,这一机会主要是指在人均收入3000美元以的上市场条件下,各行各业都会出现产品的高端附加值,从物质功能价值转向精神文化价值,特别是感性的精神文化价值这一方向。

  深入的线索

  如果想进一步把握感性学在这个方向上的规律,我建议有几个基本功上的作业是要温习的。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成功,理论和实践兼修,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源头上的思考,往往对把握问题的主脉最有价值。理解艺术消亡问题,第一要看车尔尼雪夫斯基论述Web2.0问题的专著《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对于理解下一个芙蓉姐姐和超女将从哪里冒出来,大有助益。这本书的前卫程度,至今在美国前沿,也无人能及。其次是杜威的《艺术即经验》,主张打破艺术和生活的界限。美中不足是他的概念都是错位的,不可望文生义。

  其次,需要带着“传统产业如何感性化”的问题,理解列斐伏尔和马尔库塞的“日常生活”理论。他们的主要思想都是强调,在现代性中(也就是工业化之中),生活本身并不美,或者说生活美被压抑;在后现代性中,生活之美,成为克服工业化负面影响的利器,而得到长足发展。列斐伏尔和马尔库塞都不知道互联网,但从今天的眼光看,他们实际上准确看出了创意经济、体验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前沿的内在逻辑。理科学生尤其应当补一补,毕竟Web2.0以后的路,面对的越来越多的,是人的问题,而不是技术和公式的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0376.html

更多阅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 北大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 , 被公认为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 " 或 " 黄金产业 ",日本经济学家则将其称之为 "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千百万创造型人才,高等

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政策的政策趋向 十八大以来方针政策

2012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做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简称“十八大”报告),对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做了阐述,其中对于文化产业部分的论述具有极强的启示性意义。首先,它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

文化产业走出去政策 中国文化产业需要“隐形”走出去

     文化产业涉及的面相当广,国内外也没有文化产业统一的一个分类范畴,它包括音乐、语言、文学、戏剧、舞蹈等,而跟衣食住行有关的文化类型的产品,也都可以称为文化产业,含义非常含糊。但是大抵上还是可以分为内容制造产业、休闲产

苏州相城区 推进苏州相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极,我们应透彻理解文化产业的独特功能性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就如何推动相城区的文化产业获得持续性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问题,真正促进相城经济的顺利转型和文化的不断创新,将传承历史文脉和相

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 文化产业冷观察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这是“文化产业政策”概念首次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件中。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

声明:《文化产业 艺术的消亡》为网友我不是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