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冲基金公司排名 对冲基金“潜入”中国银行?



 

对冲基金“潜入”中国银行?

对冲基金向来投机性极强,以至于人们经常把它和金融危机联系在一起。当对冲基金出现在中国背水一战的银行改革中,会产生怎样的一种效应和结局?

记者 钟加勇(校对稿)

实习记者 高健

 中国对冲基金公司排名 对冲基金“潜入”中国银行?
2005年12月20日,有香港媒体称,紧锣密鼓策划到香港上市的中国银行股权发生突变,其刚刚引进的战略投资者美林国际已将其持有的价值7.5亿美元中行股份转让给美国Oaktree和Och-Ziff两家对冲基金。

中行IPO的最新时间表是在春节后到香港启动国际路演,并于2006年3月初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一位接近中行的业内资深人士对此评论:“如果在这上市关头暴露战略投资者中出现海外对冲基金的身影,这对中行来说无异于是巨大的丑闻。”

战略“潜入者”

“国有银行改革根本就不欢迎对冲基金。”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评价,“这不可能的。只要看一下银监会关于战略投资者的规定就知道了。”

钟伟所说的“规定”指的是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和副主席唐双宁多次重申的所谓引进战略投资者五条标准:一是投资所占股份比例不低于5%;二是股权持有期在三年以上;三是派驻董事;四是入股中资同质银行不超过两家;五是提供技术和网络支持。

按照这样的标准,中行到现在为止确切公布的战略投资者有4家,即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BS)、淡马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

2005年8月18日,中国银行宣布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签署战略性投资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苏格兰皇家银行出资31亿美元,购入中行10%的股权。随后媒体披露,这是一个“一拖二”的财团方案,即苏格兰皇家银行一家签协议三家来掏钱,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出资16亿美元,其余15亿美元由美林国际及李嘉诚平均出资,各持股约2.5%,禁售期为3年。

但记者注意到,中行在相关新闻发布中并没有提到美林和李嘉诚。此后无论是银监会主要领导还是中行的主要领导,亦没有承认美林和李嘉诚“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对于二者在苏格兰皇家银行牵头的财团中出现,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的表态是:“中行只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签订了入股协议,至于31亿美元皇家苏格兰银行如何筹集的,不属中行的披露范围。”

苏格兰皇家银行对媒体的表态则略有不同,它称自己投入的16亿美元只获得中行5%多一点的股份,但它将代美林和李嘉诚行使股东权益,拟派一名代表出任中行董事,其他两家只参与分红。

双方表态的差别在于,中行用的是“筹集”二字,而苏格兰皇家银行用的是“入股”二字。这意味着双方在“苏格兰皇家银行占5%股份但要尽10%的信用”上进行了博弈。但无论如何,目前中国银行的战略资金中显然是有美林国际的7.5亿美元。而从目前消息称,美林可能已将其所持股权转让给了两家对冲基金。

对此,中行行长助理朱民在接受《商务周刊》询问时不愿做进一步的评述,但他向记者强调:“美林转让股权的事,我不清楚,但应该说至今为止苏格兰皇家银行并没有违约。”

照此推理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中行在签约中出现漏洞,既然苏格兰皇家银行没有违约,但中行也只有哑巴吃黄连了。因为美林集团当时并非完全自行出资,而是可能将持有的7.5亿美元股权分销出去,引入了美国Oaktree和Och-Ziff两家对冲基金作为财团成员。

当然还有另一种大家都相安无事的可能,就是苏格兰皇家银行转给美林或美林转给对冲基金的中行股份,都不是战略投资者的股份,而是承诺在中行IPO时购入的股份。“举例说,建行上市过程中,淡马锡是分次购入建行股份的,前面购入的部分是战略投资,3年锁定不能转让,后面承诺IPO时购入的部分不是战略投资,在上市之后就可以转让。”钟伟认为,苏格兰皇家银行现在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即它除了花31亿美元购入中行10%的战略股份外,还承诺在IPO的时候买入一批,而后面的部分转给别人是它自己的事。

钟伟进一步解释,作为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所获得的市净率都比较低,而IPO后拿到的股份市净率就高很多了。一般来讲,后者是前者的2倍左右。因此钟伟认为,苏格兰皇家银行不大可能将这10%低市净率的战略股份拱手相让给美林或其他对冲基金。

这的确是一个难以求证的命题,因为外界根本无法知道中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所签协议的细则和条款,也无从知道苏格兰皇家银行和美林及对冲基金又签订了怎样的协议,各利益方却都三缄其口。

                     低调的对冲基金

记者多方调查了解到,此次披露的两家对冲基金,在美国的名气并不大。通过互联网搜索,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有一个自己的网站,而Och-Ziff Capital Management也找到了一个网址,但始终无法登陆。

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的英文网页显示:该基金成立于1995年,7名创始人曾于1980年代中期加入美国西部信用公司(TCW),并领导该公司在高收益债券、可转换债券、不良债权、本金投资以及不良资产等方面的活动。该基金90%以上的投资团队也来自TCW,现在总共约有300名员工组成,总部在洛杉矶,并在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法兰克福和香港等地设有分部。

记者了解到,此次涉及中行股份的是Oaktree的香港分部,但该基金的网站上并没有显示香港分部的电话,记者又试图通过洛杉矶总部了解情况,但该总部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人工服务,后来费尽周折才通过伦敦联系到了香港分部。

Oaktree香港分部的黄茵接待了记者,她向《商务周刊》解释,公司网站上之所以没有香港的电话,是因为香港分部于2005年10月才成立,运营至今不到3个月,而她本人到这个岗位时间也不长。

该基金并没有否认媒体关于它们入股中行的报道,但除此之外,并不肯透露更多的信息,只是答应全力帮助记者联系老板的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采访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回复。

另一家涉及中行股份的对冲基金Och-Ziff Capital Management,号称是美国第8大对冲基金,也是全球最大20家对冲基金之一,管理着140亿美元资产,在纽约、东京、中国香港等地开展业务,是最早开展亚洲业务的美国资产管理公司。

但是,这样的一家基金其纽约总部的电话却一直无法接通,也没有一个外界可以直接登陆的公司网站。与同为美国前几大基金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Vanguard相比,其公开资料显得十分罕见,而后者经常是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

在美国、加拿大金融圈内从业多年的环球证券基金首席投资执行官丁大卫告诉《商务周刊》,他很少有听过这两家基金的名字。

丁大卫管理的环球证券基金也在美国注册,但属于可以投资各种金融及衍生产品的私募基金。丁大卫介绍说,一般的私募基金在美国成立很简单,只要符合投资者条件就可以成立,所以美国的基金多如牛毛,全美就有8000多只。在他看来,Och-Ziff即使有140亿美元的盘子,也谈不上全美第8,但由于对冲基金往往都是私募基金,并不像公募基金那么透明,因此“它说第几就是第几了”。

“从公开数据上看,这两个对冲基金并没有对香港的蓝筹股做大规模的投资,倒是在二三线股中可见其身影。”十分熟悉香港资本市场的香港大福证券研究部主管麦德光告诉记者,Och-Ziff在香港目前持有的投资包括东风汽车(0489)、保华建业(0577)和英皇娱乐(0296)等,而Oaktree则持有笔克远东(0752)和毅力工业(0332)等。

         再次“所卖非人”?

无论如何,Och-Ziff及Oaktree极强的投机性,肯定不会对中行的IPO起到稳定军心和示范的作用,亦不会替中行改善公司治理。

“哪怕一万家对冲基金持有中行股份,对中行上市路演的意义是零。”钟伟说。

实际上,中行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环节上一直备受各方的质疑。前一次发生在2005年10月中旬,中行的最大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在董事会上否决了淡马锡出资31亿美元收购中行10%股权的提议。在计划入股中行之前,淡马锡已拿下民生银行4.55%和中国建设银行5.1%的股权,如果再入股中行的话,这家隶属新加坡财政部的金融控股机构显然越过了银监会的“红线”之一,即入股同质中资银行不得超过两家。

“淡马锡风波”甚至还在市场上引出了金融安全威胁论。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后来解释说:“投资两家以上同质银行很可能使被入股的中资银行有同样的业务结构或客户群体,从而出现利益冲突、关联交易,甚至可能导致市场垄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次媒体披露的美林将持有的中行股份私下转让予两家美国对冲基金,尽管尚无法得到更多细节确认,但仍不免让人再次质疑国有银行引进外资和海外上市之举。

钟伟解释说,真正的战略投资者可以给中行带来声望,比如苏格兰皇家银行入股中行,除了付出购买股份相应的资金外,还付出了自己的商誉。“这也就是战略投资者之所以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股份的原因之一,而对冲基金有什么牌子可言。”钟伟说,“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对冲基金会成为战略投资者,否则那将是银行界的重大丑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048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娱乐经纪公司排名 开一个娱乐经纪公司

中国娱乐经纪公司排名娱乐经纪公司排名排名公司名称总部所在地1金牌大风2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中国(内地)3乔杰立娱乐中国(台湾)4映艺娱乐有限公司中国(香港)5台湾华研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6北京海润影视集团中国(内地

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排名 中国本土广告公司排名

北京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和君创业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华夏基石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汉普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外企太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上海企源科技有

国内投资理财公司排名 国内投资失速?

   5月份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中国区做调研,听到的数据令人喜忧参半。  这家公司的产品与新建项目投资高度相关,而且自身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一路高奏凯歌,在过去10年里,用一位高管的话来说,这家公司是“十年十倍”,

中国云计算公司排名 云计算是跨国公司“洗脑术”

  他热衷于车联网、智能交通,认同“管车要比管路更加重要”,却认为同是产业热点的云计算是跨国公司的“洗脑术”;他摸爬滚打干了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保持现实主义至上的革命本色,又大胆尝试RFID等新技术的应用。  32年前,20岁的马军

声明:《中国对冲基金公司排名 对冲基金“潜入”中国银行?》为网友我是纯牛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