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
从此,李大钊不忘祖父的教诲,认为劳动可以锻炼意志、消除恶习,以后他一直这样要 求自己和子女。 理论点拨 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在惩罚的同时让孩子学会补救,而不是做无意义的处罚 ,只有补救才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在惩罚孩子的时候都不愿意听孩子的解释,认为那是孩子的一种狡辩和 推卸,有一些稍微民主一点的家长会在发现自己惩罚错了孩子以后向孩子道歉,但是大部分 家长都认定孩子错了就一定是错了。 在惩罚孩子前,让孩子说说是不是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应不应该 受到相应的处罚。当孩子认为父母给予自己的“定罪”没有道理的时候,给孩子说“不”的 权利和解释的时间。 这是一种对孩子的尊重,如果孩子在自己日夜依赖的家中都不能享有被尊重的权利 ,都没有被尊重的体验,在成年后,他们的自尊水平也会很低。 生活实例 小雪的姑妈带着表弟来过暑假了,小雪十分开心。作为独生子女的小雪,平时难得有兄弟姐 妹和自己一起玩耍,她兴奋得整天和弟弟疯着玩。一天,疯得忘乎所以的两个人竟然光着 脚进卫生间后又返身跳到了床上,洁白的床单立即留下了两个黑糊糊的脚印。妈妈回 家后看到这个场景气坏了,但是生性冷静的妈妈将床单拿到卫生间,平静了一下心情,把女 儿叫过来说:“小雪,你知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女儿看到了妈妈拿着的床单,十分 胆怯地说知道了。妈妈对她说:“你打算怎么补救这个错误呢?”小雪红着脸说;“我把它 洗干净。”
![第24节:学会适当地惩罚孩子(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24049945476.jpeg)
当小雪用自己的小手费力地搓着床单的时候,妈妈告诉她;“洗床单很累吧,妈妈洗的时候 也很累,所以你应该爱护床单,不能随便弄脏,对不对?”懂事的小雪立即点点头,意识到 了自己的错误。 而实际上,小雪毕竟还小,床单是洗不干净的,尽管妈妈事后自己又再洗了一次,但是她的 目的是把孩子洗床单的过程作为对孩子的惩罚,也让小雪知道了自己的行为给妈妈增添的麻 烦。 小雪的表弟健健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一天深夜了,健健突然吵着要吃蛋糕,因为很晚 了,没有地方买,健健妈妈只好哄孩子明天再说,可是健健却撒娇耍赖,健健妈妈不似 小雪妈妈那样冷静,她一个巴掌打在健健身上,健健立即大哭起来,甚至在地上打滚了。健 健妈妈一生气,把健健关进房间,让健健一个人在里面哭,大约过了半小时,却见健健把房 间的枕头、被子翻得乱七八糟,还一个劲地踢着墙,留下了无数的脚印。妈妈对儿子毫无 办法了,不明白孩子为什么如此难以管教。 而实际上,小雪和健健犯的都不是什么大错,可是父母的不同对应方式却有不一样的教育效 果:小雪的妈妈能够让孩子清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自觉改正;健健的妈妈却让孩子越来越 逆反。由此可见,合理的惩罚对于孩子而言是多么重要。 实例TIPS 惩罚孩子的原则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都有受家长惩罚的时候,合理的惩罚会使孩子在惩罚中进步、提高, 不会让孩子积累对家长的恨。 犯错就要处罚。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如果孩子不是故意 的,也应该告诉他造成这一切的都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 此道歉。如果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家长要信任孩子并且从轻处罚;如果孩子隐瞒事实、逃避 责任,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把你的要求对孩子讲清楚,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 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 误后,家长不能随意惩罚孩子,若重复错误,标准尺度也不能改变,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 树立威信。 在惩罚之前,先对孩子警告,一两次警告就会让孩子警惕,他必须改正自己的行为,否则 就会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