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户口还在老家,在这个城市并没有名分,最直接的负面效应是,给女儿的入学带来了麻烦。
作者:文语
3年前,我告别偏远的家乡小城,还有那份不好不坏的工作,踌躇满志地到省城发展,同时把妻子和女儿也拉来“赔罪”。由于我们的户口还在老家,这个城市并没有在名分上真正接纳我们,自然地我们就归属于“外来务工人员”类别。这样最直接的负面效应是,给女儿的入学带来了麻烦。 女儿今年7岁,该上小学了。刚放暑假,我和妻子就开始忙着跑女儿在省城接受义务教育的事。对,是“跑”,是不辞劳苦、不畏艰难、不惜“流血”地“跑”。 这个城市很重视我们这种身份者的子女入学问题,且太重视了。早在7月份,教育部门就通过本埠各媒体大张旗鼓地昭告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须知”,要求报名时,需要递交的证件和材料有:学生及父母户籍所在地的户口本、父母身份证、计划免疫证或预防接种卡、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并在劳动保障部门备案的劳动合同或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现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的居住证明、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准予在该市就读的借读证明。6项规定,一个都不能少。前4项我们都有,第5项也没怎么受刁难就办好了,而最后一项,却着实让人犯难。 为此,我向单位告了假,坐上车直奔几百公里外的家乡,去开那个被评论斥为毫无实际意义,只会抬高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门槛,并有可能由此产生权力寻租的“借读证明”。 思来想去,我决定找在市直某单位供职的一高中同学帮忙。他听了,胸有成竹地说,这等小事,你就等好吧。嗬,听这口气,看来他的活动能力不容小觑。我像落水后抓住了一根救命椽子,极尽奉承之能事,一遍遍地说着“拜托”的话。果然,这个同学没有让我失望,只一上午他就把那个盖有大红戳印的“借读证明”交到了我的手里。 当晚我特意摆了答谢宴。我、高中同学,还有一个“中介”,轮流和市教育局的一个领导猜拳行令,那场面热闹得一塌糊涂。 8月18日,一个很吉利很讨喜的日子,也是本市规定的适龄儿童入学报名的时间。一大早,我就来到教育部门指定的专门面向外来人员子女的学校报名。是的,是指定的,而非按居住地就近报名入学。这样的“集中报名点”都在“环”边,属正开发或待开发地带。但这并没有阻挡着外来人员让自己的子女在这个城市求知的脚步,大家把这儿变成了集市,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排队、排队,按先后顺序排队。”工作人员扯着嗓子不停地喊叫。可不是吗,这么多人,不排队咋行,还不乱套了。这倒和那些不收外来人员子女的学校形成了鲜明对比。离我居住地附近有一所小学,我看了他们贴在校门口的招生简章,该校今年只设4个班,原则上只接收片内的,不对外,控制班额。我来时就看到他们那儿报名根本不用排队,稀稀落落的,毫无紧张气氛。而我正在排队的这所学校就大不一样了,据说今年设6个班,每班学生根据报名人数定,具体多少,谁也说不准,但肯定是超密度的。这太恐怖了。 教育资源配置上这般厚彼薄此,我该怎么办?排了两个小时队,我苦苦思索了两个小时。轮到我时,鬼使神差般,我突然做出决定,不在这儿报名了。其他人一脸不解:“这人,真是的,大热天弄一身臭汗干嘛呢?” 我开始马不停蹄地四处联系。我的目的很明确,无论如何要把女儿送到“原则上”不接收外来人员子女的学校,具体点就是我居住地附近的那所学校。这次的磨难和付出更是一言难尽。这其中有一个细节,我摽着我们报社跑教育口的记者,一上午从市教育局到区教育局再到学校往返了3趟。但好在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女儿搭末班车“挤”进了这所“原则上”对她说“不”的学校,虽然以“借读生”的名义,虽然我为此支付了没有收据的5000元“借读费”。 现在,每当看着女儿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堂的样子,我都在心里默念着,惟愿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中国质量万里行》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