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土地流转早已“市场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邹锡兰 许社功/广东报道

  三十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之风,广东经济迅猛发展,国内外企业争相在珠三角投资办厂,珠三角的土地需求空前火爆,村集体和农民也开始谋求土地的“新价值”。

  据记者调查了解,1990年以来,珠三角有些地方的农民就已经将土地出租给他人创办企业。当时的模式是:由村里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出面申请用地办企业,在得到地方政府的合法许可后,集体经济组织再与用地方签订土地使用权租赁、转让合同。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早在2001年,广东农村的土地流转发生面积就已经达到25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93%,涉及农户105.0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9.22%。

  但这种自发的土地流转行为因为没有法制层面上的保护, 很容易导致纠纷。广东省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出台新政策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

  2005年10月1日起,广东在全国率先在全省范围出台《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草案)》,规定广东省农民手中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与国有建设用地一样,按“同地、同价、同权”的原则,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进行交易。

  这意味着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入了市场化的阶段,开创了全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先河。

  在新政策引导下,广东土地流转走上快车道。据广东农业厅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12月底,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422万亩(比2003年增加约100万亩),占农村家庭承包面积的14.4%。其中,农户自发流转的面积146万亩,占34.6%;经农户同意并委托集体统一流转面积276万亩,占65.4%;土地流转涉及农户202万户,占家庭承包户的18.2%。

  目前,广东农村土地流转涵盖了土地入股、出租、转包、转让及互换等基本形式。其中,土地入股占据最大比例,流转面积为15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5.9%;而出租则成为土地流转中比较常见的形式,占流转总面积的29.5%。

  目前,在广东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城市佛山、中山等地的一些村庄,土地流转获得的收益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在珠三角城市佛山,以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组织成为土地流转形式的蓝本。目前佛山全市除了高明区外的四区全部已经完成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已建立的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957个,设置股权750万份,其中土地股份数609万份,入股土地面积102万亩,土地入股面积占土地流转面积的97.73%。 佛山市农业局有关人士表示,2007年该市农村人均股份分红1528元。

  在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仙涌村,一座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村公园显示出这里的富足。村民朱阿伯告诉记者,作为传统的鱼米之乡,仙涌村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不种稻谷了,开始种植经济作物和花卉,一些村民把土地租给别人经营花卉农场,村委也盖了些厂房出租。现在,仙涌村家家盖起了楼房,60%的家庭买了汽车。

 广东:土地流转早已“市场化”
  在中山市板芙镇里溪村村民眼里,国家新出台的土地流转政策“并不新鲜”,因为里溪村早已进行了这种尝试。

  在里溪村第一村民小组,组长蔡少安介绍,该组目前共有330名成员,70%的成员都有房子出租,单是这一项每月就有约2000元的收入。如果家里还有两个劳动力外出打工,每人月薪1000元,则一个家庭每月就有近4000元的收入。此外,全组还有一家“村集体生产队工厂”,如今外租给一家台资灯饰厂,租金每年约为34万元,每人每年能分1000余元,等于其他靠出租耕地来分红的小组成员收入的两倍有余。

  另外,当地政府征用该小组的土地,也为村民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1992年,板芙镇政府看中了第一小组临近马路的一带土地,首期用6000元/亩的费用向该小组征用了180亩土地,用于招商引资。第二期又征用了150亩,费用提高到21000元/亩。

  与珠三角中心区佛山、中山等地不同,在粤北山区的连山县,土地流转是另外一个样子。近年来,该县一些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改种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以实现土地增值;一些因土地流转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得以出外务工寻找赚钱机会。

  连山县农民胡彩胜今年种机稻赚了7万块钱,成为当地农民的羡慕对象。胡彩胜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吉田镇石头塘村民,外出当过兵、做过保安。随着这几年中央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好, 他回到家乡重新搞农业。

  去年,胡彩胜回家租了10亩地,加上自己的两亩地,种起了有机稻。尝到了甜头后,今年胡彩胜决定增加种植面积,今年初他和村子签订了租赁210亩地的合同,每亩每年租金100元,一签5年。如今收割已完成,210亩地为他带来7万多元的增收,这在当地是笔不小的数目。

  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土地增值的实现,村民的生活也慢慢改变了。石头塘村副村长虞天普介绍,村子共有780多人,土地出租300亩,今年有30多人在外打工,100多人在外做小生意,建起水泥楼房的农户增加到了70%。

  在粤北地区的英德市,土地流转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据该市农业局统计,该市培育丰产林的土地流转面积从2006年开始以每年超过10万亩的速度递增,今年更增加了12万亩;水果种植面积也以每年2—3万亩的速度增加。英德市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趋势日益明显,茶、桑、笋、果、丰产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逐渐成为主流,有些原本种粮食的土地也被用于发展养殖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

  在英德市黄花镇白石前村白石前村,450亩耕地流转了300亩,其中租给外地商人种马蹄笋200亩;出租给专业户种桑、种甘蔗100亩。许多农民连分到的粮油自给地也愿意出租经营,不但可收租金,又做临时工,加上每户均解放2名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到珠三角种菜,该村户均年纯收入可达两三万元。全村126户人家已有121户住上新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1160.html

更多阅读

陈真诚:土地招标暗标制受欢迎值得推广

陈真诚:土地招标暗标制受欢迎值得推广文/陈真诚(载:《云南信息报》 http://www.ynxxb.com/content/2010-3/5/N91218864400/)[内容导读:这种在土地出让中的“暗标”报价招标制度,值得在全国推广,建议这次全国“两会”加以讨论,将这种制度

土地流转信托案例 中信信托尝新土地“大流转”

      土地流转信托可复制吗?这个备受业界争议的话题,中信信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推出国内首单土地流转信托之后,中信信托日前与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拜耳”)达成战略合作,其所要打造的“土地流转项目集成平台”

信托受益权流转 土地流转信托潮起 十万亿信托抢滩城镇化

     “土地实现流转后也能产出黄金,”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江苏省常熟市的一个家庭农场调研时称。随着国务院“383”改革方案的公布,其中一系列对于土地市场的改革意见使嗅觉敏锐的信托抢了先机。  继今年10月,中信信托公告成

北大荒是个什么概念 土地流转概念难掩北大荒乱象

     A股市场中从不缺乏概念,北大荒则凭借土地流转概念,其股价一路飙涨至年内最高。  10月30日,北大荒三季报出炉。据其三季报显示,公司今年1~9月实现营收67.89亿元,同比下降36.04%;实现净利润9942万元,同比降幅高达70.32%。顶着土

声明:《广东:土地流转早已“市场化”》为网友一介书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