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名人堂系列职场实用宝典:我要好工作》
杨石头:刘翔听教练的。 徐小平:因为教练讲得不错嘛。

杨石头:那希望你能做我的教练。比如说我现在三十六七了,我现在活得非常累,白天像狗腿子似的工作,晚上狗刨式学习,我成天想着狗急跳墙式飞跃,我很郁闷。因为不像二十到三十,我没有青春可以浪费了,十年也不过就五百二十个星期啊,我该怎么办? 尹岩:三十岁要达到对自己有一定的认知,起码知道这辈子我该往哪个大方向上走了,然后你才可以规划。你可能三十五岁了,如果你要有很大的野心,你要是三十岁还做不到中级管理人员,那你其实真的是很难,你得赶快往中级奔去。 张建国: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也就是说在职场里已经工作十年甚至十年以上,那个时候就是你自己应该知道你需要什么了。你能做什么?你哪方面是比别人强的?什么东西是你自己感兴趣的?那这个时候我觉得对于完成一个职业转型的话,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这个时候你自己还不清楚,没有进行转型的话,当你在四十岁的时候想转型是非常困难的。 尹岩:三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如果这时候我不马上进入一个非常正规的职场生涯,不马上去给自己作一个晋级的规划的话,我到三十三岁就不可能给一个三十岁的主管做助理,然后再指望着他提拔我上去。因为你到三十三岁的时候,你面临的中层管理人员可能都是比你小的,比自己年纪大的助理是很难用的。所以三十岁到三十三岁这段时间,你只有三年的时间,必须从基本人员突击到中层人员,那时候再往上就比较方便了,那时候就要有一个紧迫感。 比如说我三十岁的时候,数我自己手里的牌,都是艺术牌,但是我知道我肯定是做文化事业的。所以我去读MBA,我攒一张商学牌,这样我拿着发展最好的商学院的文凭,我进哪个大公司都可以,我不必到超级市场里去当收银员。那么我进了大公司,这就会成为我下一个晋级的标准、一个台阶,所以我可以苦读一年,把所有的钱都付给保姆,把孩子扔在家里自己去读书。如果当时稍微一懈怠,这一年的商学院没读成,那么我可能毕业以后就进不了法国嘉人公司的国际发展部,我也不可能接着往前走。等到三十一岁,在那边工作一年以后,我发现我在那个大公司只是做一个亚洲助理,我自己本身的能力是发挥不出来的,所以我那时候看到,要真正发挥我的能力,就得把我所有的牌都使上的,就是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