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桥说:“盛大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上。这个弯道拐得好,我个人将随着企业的成功,登上第二座山。如果拐得不好,或者说拐好了以后,我自己无法适应盛大的步伐节拍。到那时我会欣然退位,去爬我的第三座山。”
其实,摆在陈天桥面前的何止三座山,仅从他的那一套资本组合拳就可以看出,盛大简直是在群山峻岭之中疾走,目前的新浪就是它的一座大山。不过二者的关系却极为暧昧。
业内流传一种说法,即先前盛大恶意收购新浪是一种抢婚行为,而如今双方的互不搭界,则说明这种婚姻刚一开始,就已经分居了。
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年初盛大对新浪的突然“袭击”,曾一度让不少人混淆了此次收购的主语和宾语,但摆在人们眼前的事实却是那么冰硬:旁门左道胜过了正统,干不正经事的盖过了干正经事的,拥有一大群中产读者的被拥有一大群毛孩子玩家的收购了。
“陈天桥想要干什么?”的疑问句式旋即成为各路媒体的共同标题。
然而在事隔半年之后,这种疑问不但没有得到消解,反而愈发凝重。9月27日,新浪股东大会在盛大入股之后首次召开,可令人不解的是,在此次攸关董事会改选等重要议题的大会上,人们既没有看到陈天桥的影子,也没有看到他的举措。盛大与新浪依旧各自为政,很难看出二者之间的血缘关系。
但是,盛大和新浪的棋局或者并不像股东大会那样平静。相反,越是平静的海面下往往隐藏着更加汹涌的暗流。此时,人们的疑问已由当初“陈天桥想要干什么?”深化为“陈天桥想要怎么办?”,换句话说,在盛大眼里,如何理顺自己与新浪的关系并有效的运营这种关系,实在是一个日甚一日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清理,也就无所谓盛大“立足中国,依托亚洲,成为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的互动娱乐传媒企业”的战略企图。
收购式成长
盛大与新浪,一个是国内盈利最高的网络企业,一个是影响力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两者的结合,被认为将改写中国互联网历史。但是,如果将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抽离出来,我们会看到,盛大对新浪的收购不过是它一长串资本运作中的一个个案。稍有不同的是,新浪的名气与实力太大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要强于盛大。
其实,历史决不单单是巨人之间的握手,盛大的历史更是如此。
在成都,盛大收购了当地某软件开发工作室,并成立了一家技术有限公司,盛大网络控股90%,主要从事网吧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销售;同时收购并成立了两家软件技术发展公司,从事网络游戏的开发。
在深圳,盛大通过合资的形式成立了一家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从事基于手机平台的手机游戏开发,盛大网络控股51%;在上海,盛大还以同样的方式设立了一家从事短信服务的技术发展公司,盛大网络拥有90%股份。与此同时,盛大甚至把中文原创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归入囊下。
在日本,盛大投资当地的网络游戏公司Botech公司,业内估计该项投资花费为500万美金,在投资后新成立的Botech公司中,盛大控股11.2%;在美国,盛大收购了当今全球两大游戏引擎研发公司之一的Zona公司,并成立了由盛大100%控股的“盛大Zona有限公司”,而国际上另外一家网络游戏引擎研发公司是IBM。
最经典的还是在韩国,盛大对韩国游戏商Actoz的收购。众所周知,盛大正是通过代理Actoz的网游“传奇”而大发其家的。可是当Actoz把传奇3等热门游戏的运营权卖给大陆其他公司时,羽翼丰满的盛大上演了一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收购大戏。
对于上述企业的收购,盛大一直秉持自己的原则:垂直行业中领先的公司。有人分析,盛大资本运作一般也只投资或收购垂直行业中领先的公司,或是团队完善,或是产品过硬,或是平台渠道见长,这些企业总是具有一个或多个优势,发现了它们后及时将其纳入自己的阵营。然后,盛大会紧紧抓住内容产业中的新的增长点,通过合理地选择投资项目,巩固自身的竞争力。毕竟,国家现在对网络游戏的承认和保护是有限的,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完整的互联网法规,行政手段是受舆论影响最厉害的。舆论的取向可能会让盛大尝到苦果,所以盛大必须考虑得长远一些。
多条腿同时走路
新浪被纳入盛大阵营,既是上述原则的体现,更是陈天桥“互动娱乐帝国之梦”的一个脚注。今年年初,盛大对外界隆重推出自己的IPTV战略,这也就是被陈天桥称为“盒子”的神秘武器:“简单地说,盒子就是一台预装了2套操作系统的PC主机,只不过盒子的接口要多很多,所有与家庭娱乐相关的数码电子产品,都能顺利地连接到盒子上并发挥功能。”
在陈天桥眼里,这个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盒子就是一个集合了新浪、英特尔、微软、长虹甚至广电集团的虚拟产品。所以陈天桥说,收购新浪真的只是盛大战略规划中的一步棋。
这一步棋盛大走得很独到,因为从产业特点来看:在用户一端,网游产业的用户粘度较低;在供应商一端,网游公司对主打游戏具有高度依赖性。这意味着网游产业风险巨大,因此,将积累的雄厚资本进行优化组合,对盛大来说有着一石二鸟的运作效应。盛大的成功,要归于它对暴利行业独有把握;盛大的发展,更离不开对这种业务的搜索。所以,为了能够延续这种“本性”和“本能”,盛大一直在寻找新的100%高速增长的业务模式。
此前,网络游戏让盛大独享了这种速度,但现在随着竞争者蜂拥而至,能否持续高速的发展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根据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调查报告显示,与2003年相比,2004年盛大公司休闲游戏和非游戏业务收入增长迅速,分别增长了24倍和6倍,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也都从2003年的2%以下分别上升到了16.6%和6.6%。
面临产业风险,盛大对出路的寻求是必然的。因此,这就决定了盛大的两个战略目标:首先,优化投资结构和业务结构,实现商业模式的多元化,从而分散风险,取得坚实的发展基础;其次,获得用户界面和渠道,从而扩展用户群,并实现产业链上内容创生环节和用户渠道环节的整合,降低内容提供成本,取得协同效应,向娱乐帝国的目标迈进。在过去的一系列收购中,盛大执行了上述战略,并表现出较强的执行能力。
所以,与其说盛大是在打造互动娱乐帝国,不如说是在坚持两条腿甚至多条腿走路。艾瑞市场咨询高级分析师侯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盛大收购新浪并不是以进入其管理层,达到控制新浪为目的,而是看好目前门户网站的发展前景希望可以从中获益,并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无线内容服务。
因为,在任一给定产业中,产业的两端都可以取得很好的利润,但夹在中间的企业却常常是不稳定的,也很难盈利。
作为门户网站,新浪收入来自广告、游戏会员收入和网络增值服务三大业务,但三大业务的赢利能力都受到了考验,而像盛大这样主要依靠游戏会员收入的专业公司上升迅猛,但更多的现金流和相对狭窄的业务范围也形成了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由相对更赚钱的盛大收购新浪,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商业选择,也是防止两家公司同时滑入壕沟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陈天桥自己也说:如果我每年业务还能再增长100%,只要再来五年,盛大就是一个五百亿美元的公司,中国有没有可能会出一个五百亿美元的公司?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样的机会太多了,如果我现在出来重新创业,我依然可以再做出个盛大这样的公司。看来,对于做“中国的迪斯尼”一说,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盛大真正想要复制的,乃是迪斯尼的资本运作模式。
盛大的运营哲学就是,当你在整体布局的时候,抢占点是第一位的,速度要快,而落子时还要沉稳。陈天桥说,作为一盘棋,每个人都希望下不完,什么时候把这个棋下完了,这个企业就倒闭了。而把自己的生意延续下去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给别人注血或输血,从而提高自身的协同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