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中国直面世界金融一体化》
刘建江 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全书25万字
前 言
一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20世纪80年代,全球掀起了以金融自由化为主体的金融改革浪潮,到90年代初发展到高潮,并在金融自由化的基础上出现了金融国际化、全球化趋势。而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金融全球化问题一直广受重视。本书的写作,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领域所出现的新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加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表明金融全球化已向更高级的方向——金融一体化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广泛性与严重性,充分显示了金融一体化达到了某一高度。而世界金融政策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则显示了世界金融一体化趋势无处不在。因此,仅停留在金融全球化阶段的研究,显然不够。回顾历史,学者们在纪念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60周年之际,难免感叹当前的金融体系是如此的混乱与动荡。2002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而欧元则大幅度上涨,其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冲击,可能也不亚于一场全球性危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非常有必要加强对世界金融一体化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金融业亦逐步走向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金融一体化趋势之中。中国入世,在金融领域做出了许多承诺。入世近4年以来,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中国金融业的全球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中国经济面临的影响也广泛而深远。
因此,研究世界金融一体化,全面理解其内涵、表现、形成机理及其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影响,对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抵制发达国家的金融霸权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我们也有必要在金融一体化背景下来考虑本币升值问题。同时,中国要真正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必然面临更大范围的对外开放,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将中国经济发展置于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进行专门研究,以有利于中国经济安全建设和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正是本书的写作目的之所在。
二
对世界金融一体化的研究,牵涉面很广,要求广泛收集资料。对于金融领域而言,要在千变万化中寻找规律,要在金融领域不确定性的本性中探寻确定性的答案,实在不易。就中国来说,考虑到经济转型时期的现实,对中国经济问题外部变量分析的任何方法,所得出的结论都可能产生偏差。故笔者在写作中,特别地谨慎。
在本书研究中,为求分析透彻,主要运用了如下方法:一是综述与引申方法。对与研究内容相关问题的前人研究成果的综述,是本书研究的基点,在此基础上加以引申,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本书力求站在相关问题国内外理论的前沿。二是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金融领域的分析,尤其是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分析,实证分析方法是必要的,但问题的阐述,还要结合作者对方法的把握程度,以及方法的长处。考虑到资料来源的全面性与准确性问题,本书倾向于规范分析法。三是比较分析方法。在研究中,本书通过国内外金融业发展路径、模式等的比较,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本书的研究,按照“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内涵、表现——形成机理与影响、对策;中国的金融一体化进程——影响与对策”的顺序进行分析,遵循“理论分析——实际分析”的逻辑思路。
全书分两大部分,共9章。第一部分由1-5章组成。第1章是本书的起点,分析的是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内涵和各种表现,合乎逻辑地提出了世界金融一体化趋势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这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第2章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分析世界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形成机理。第3章是前两章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也是后续两章的起点。本章将克鲁格曼“三元悖论”、诺迪克的“政治三难选择”、麦氏模型与世界金融一体化联系起来,分析世界金融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整体影响。第4章研究的是世界金融一体化对一国经济主权的影响,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强权政治对外扩张的新途径。第5章既是世界金融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延续,也是前面章节的总结,是在世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来考察国际货币体系与IMF面临的挑战及改革问题。
本书认为,世界金融一体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通过促进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世界GDP的增长,同时世界金融一体化也使得国际金融业务风险不断加大,监管难度越来越高,国际金融发展更不平衡,一国经济政策的独立性不断下降。这一背景下,金融扩张成为强权政治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不断利用金融霸权抢占市场,甚至冲击一国主权。面对世界金融一体化趋势,国际货币体系与IMF也面临冲击,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采取有力的措施维护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
6-9章构成了本书的第二部分。第6章是本书的联结点,从世界金融一体化角度来探讨中国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进程,并运用不同方法来衡量中国金融业融入世界金融一体化的程度。第7章是在世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分析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整体影响。第8章是第9章的延续,研究世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与影响。第9章是全书的总结,也可以算是本书研究目的的核心体现,本章全面分析了中国金融业应对世界金融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本部分全面分析了中国金融业在世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些机遇包括: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业活力,改善银行的经营环境;提高我国监管水平,推进金融法制化、规范化发展;可以使我们将资源配置视野置于全球范围,进而增加引进外资的力度;有利于中国企业的跨国化经营;有利于我国加强金融合作,建立金融安全体系,走上强国之路。同时,我们面临对外开放目标选择的两难处境,货币政策弱化的现实,国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竞争加剧导致的部分市场的丧失的代价,政府对金融领域过度关怀的道德风险,乃至发达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向中国推销金融霸权等都是不容忽视的。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吸收他国经验,共同认识金融业慎重开放的重要性;充分研究金融领域的“游戏规则”,对渐进开放的金融业进行适度的政府干预;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构建应对金融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加强监管部门的协调,完善监管体制,探讨混业经营趋势;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投身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三
本书的写作,也是我长期以来从事国际经济研究的心得与体会。1994年9月进入高校从教以来,我即从事《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994年年底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促使我思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问题。以墨西哥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我撰写了论文:《南北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影响及其存在问题》,这篇一万多字的论文,确实还非常幼稚,但足够给我以信心,竟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经济》1996年第7期全文转载。其后,我又发表了全球化方面的论文三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笔者对此进行了重点研究,较早提出了世界金融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这一观点。1998年1月,研究成果《对世界金融一体化的理性思考》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发表,该文还被《经济研究参考》转登。这之后,我又相继在《世界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等杂志发表了有关国际经济与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论文近20篇,并主持省教委课题“世界金融一体化研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的子课题――“国有金融控制力研究”。
从2001年初开始酝酿写作本书算起,已经4年了。期间由于笔者忙于学业,在长沙与武汉之间奔波,一直没有及时完成本书。而今,在书稿杀青之际,笔者却是既欣慰,也内心无底。因为,在研究过程之中,我深深感觉到世界金融一体化这一领域博大而精深,而且非常的重要,同时也越来越觉得我现有研究的不足。
本书的所有问题由作者本人承担,对于本书的不足之处,敬请读者随时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我对世界金融一体化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刘建江
2005年10月于长沙
作者简介:
刘建江,湖南隆回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长沙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产价格与消费波动、国际经济方面的研究。已在《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贸易问题》、《当代财经》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研国家基金课题3项,参著各类著作4部,获省部级成果奖4项。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个人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