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猴的生存现状 软件的同质化生存现状



 当你三折就能拿到机票的时候,当你300块钱就能买到手机的时候,当你买一袋奶就能获赠一袋的时候,当你面对着众多的红酒不知如何取舍的时候,当你免费就能得到几次IT或英语培训的时候,你已经置身于同质化的时代。

  经济全球化应该是同质化的源头之一。现代化的机械大生产,导致了各种OEM厂商的出现。

  对短期利益的追逐,是同质化的源头之二。什么东西一好卖,大家纷纷效仿。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最开始出现同质化。皮革制造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行业,技术被几个大企业掌握。同一个,或类似的标准所生产,也自然避免不了同质化。比如PC产业……1995年之后,软件产业日渐兴旺,同质化问题也便开始困扰此行业。

  刺刀见红

  竞争的加剧,造成功能的攀比。你家有这个功能,我家也要有;有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用户的需要,而是市场销售的需要。

  2001年,曾被有些人说成是管理软件年。的确,很多专业财务软件公司,突然变成了管理软件公司。也闭口不提财务,而是异口同声炒起了ERP。

  ERP确实是与时俱进的需要。因为在企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原有的单一财务软件已明显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要求从采购、销售、库存的管理到会计核算、应收应付账款管理、资金和成本管理、财务分析预测等实现一体化,进而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和管理。

  这是财务软件公司转型的“驱动力”。然而,任何一个机会,总会被太多人盯上。他们挤着同一条路。他们利用宣传的声势扩大着虚拟的路,把市场的容量炒到它本来没有的宽度。这就是事实上,为单纯追求“管理软件”,而忽视或放弃了财务部分。财务软件则被各软件厂商极力回避。“大家都是打着‘管理软件’的旗号卖‘财务软件’”一位业内老大如是说。

  在此大环境下,同根兄弟也难摆脱相煎太急的局面。

  速达与金蝶是同在香港上市的国内管理软件厂商,IDG又是二者的共同股东,可谓一奶同胞。2004年,IDG在两家公司的股份一增一减。这原本没什么联系。但由于二者在中小企业ERP市场是对手,业内因此也有了“增资速达、撤资金蝶”的种种猜测。媒体传言一出,使两家公司本来就紧张的关系雪上加霜。

  速达改变过去定制ERP的模式,利用通用盒装软件的模式来销售,推出两万元ERP。业内众多厂商纷置怀疑。SAP、用友、金蝶在内的传统ERP企业,则试图阻击速达在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这一“杀手”行为。

 轰轰烈烈的ERP运动,后果众所周知。

  再说中间件。

  BEA曾创造了全球软件产业的一个奇迹,也塑造了软件企业快速成功的商业模式。在其成长的背后除了烙下“并购”印记之外,更多的是中间件、基础件、Web服务、SOA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和一串串业界开放标准。但2003年前后,向来以技术创新性见长的BEA被反映创新力度不够。

  BEA大呼冤枉:“市场之所以出现这种论点,是因为当前中间件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与WebLogic某些版本类似的产品。无论用户还是业界的关注力都发生了很大的转移。”

  互联网进入快速增长阶段。Linux,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也自然得到大家的垂青。大家都希望通过它,这样一个具有突破性的技术,给自己带来商机。业界的一些开发人员和IT行业开始把Linux 当作是他们评估和选用的一个平台。IBM全面拥抱Linux,甲骨文也不甘落后……

  随着更多国内外安全厂商的介入,安全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也趋于严重。行业的逐步成熟是造成产品同质化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竞争的加剧,造成功能的攀比,你家有这个功能,我家也要有;有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用户的需要,而是市场销售的需要。杀毒软件的残酷,金山副总裁王峰的形容是:刺刀见红。

  一个企业的行为,总是受企业战略影响的。

  对利益的追逐,“机会导向”,这企业战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形成“同质化战略”的外因之一。其二,是企业领导人思维方式的趋同化。当遍地MBA,在中国所学的课程和欧美一样,所谓同步时;当他们被商业教材、案例所浸染时;当他们被打造,被培训,被管理,被 “标准化喂养”,你又怎能指望他们的思维有所创新?又怎能各公司之间不是面目模糊?

  这种思维方式的同质化,已经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注意。MBA,在花旗银行眼里,不是最好的了。“我们对来自罗得岛设计学院的怪才或者对生活抱有独特态度的人更感兴趣,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商业培训。”

  也许,10年或20年后,得到这些新商业培训的人也会开始出现思维的同质化。但那时,会有那个时代独特的人出来,对传统,对一成不变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时代的必然。

  就像潮汐一样,产业大潮的奔涌和消退期,都是同质化的高发时期。而过去10年,IT产业,整个中国经济,恰好经历了这个时期。

  生态环境堪忧

  精确定位,细分市场,技术革新,众多企业纷纷探寻出自己的新路。

  人们习惯把拥挤的道路比喻成独木桥。

  当产业利润引来众多趋利者,必然的结果是,利润越来越薄,利润越少。为维护企业的运转,大家不得不压价,甚至赔钱赚吆喝。不能再苦苦支撑的,只能从桥上跳下去。不知道“跳水价”,是不是这么来的 。

  “IT生态环境恶劣”,这是神州数码总裁郭为在2004年“财富年会”上提出的。这种说法得到了在座老总们的一致认同。他们有着一样的感慨。正是在“同质化”背景下,竞争变得恶劣,为生存而追求眼前利益的种种做法正在破坏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

  “中国软件企业是幼稚的”。东软总裁刘积仁毫不留情地说。大家其实都知道这个,只不过,他有勇气说出来。

  2004年,IT用户的忠诚度指数仅为30.79%,同比下降了3.89%。

  这是产品同质化的结果。如何在提升产品满意度的同时提高用户的忠诚度,是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金丝猴的生存现状 软件的同质化生存现状
  竞争进一步加剧、利润率下滑是企业今后将长期面对的市场环境。如何提高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建立忠诚的用户群是成熟市场环境下企业生存的根本大计。

  厂商欲提高产品的满意度,就要加强对产品的性能、稳定性、价格、性价比和外观设计等因素的关注;在服务满意度方面,服务的响应速度、维修人员态度、技术水平、维修效果、服务价格等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至关重要。

  近几年,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品牌竞争最激烈的国家之一。在产品日趋饱和的市场条件下,让品牌在众多杂音中发出清晰而独特的声音显得更为重要。扬.罗必凯集团全球企业研究集团的执行副总裁EdLebar,曾向联想等中国名牌发出预警:小心因同质化沦为“大路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1562.html

更多阅读

营销说:同质化葬送了企业的明天?

中国当前市场竞争的同质化的现象特别明显,无论在什么行业里,都有一群前赴后继者,在产品研发上,你推出一样产品当能被消费者喜爱的时候,市场上同类的产品便会像雨后春笋一般萌发,这就是市场的同质化现象。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

产品同质化 如何竞争 同质化竞争下如何凸显服务价值

     近几年来,家纺行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但是,家纺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却深陷同质化竞争的泥淖中不可自拔,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同质化。众所周知,家纺产品科技含量十分低下,因此

同质化 “神龙七部”—破“中国鸡肉市场同质化纠结”之局

     六月一日,眼看就要到了,就把此篇当作送给依依的礼物吧!  中国鸡肉市场的同质化纠结现状:  中国鸡肉市场年均销售近2000亿元人民币,未来的增长空间仍然很大,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也涌现出一批诸如:正大、华都、大成、中粮、

莫高葡萄酒价格 葡萄酒同质化背景下的莫高品牌建设

    去年9月的第三届“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得出一个研究结论:中国啤酒、葡萄酒的同质化高于白酒。葡萄酒的主流产品都是以干红、干白区分,再辅之以品丽珠、赤霞珠等葡萄产品名称,消费者也是云里雾里,不知道其意义和区别。

声明:《金丝猴的生存现状 软件的同质化生存现状》为网友帅气十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