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会阶层正在快速分化,同时经历着美国的20年代和70年代
口述 | 石康
《奋斗》播出以后,我做了一段80后的社调。他们都比较叛逆,能力很强,独立,还没怎么样呢就拥有了一切;没有什么父辈的阴影,父母对他们都挺放心的。至于说孤独、郁闷、宿命感,那是孤独型普遍的人格。其实我接触的都是一些中上层家庭的小孩,父母身家几千万或者上亿的,再往上的我就见不着了。他们的素质我觉得我这一代人都挺难想像的:败家子很少,教育程度高,学的东西很多(都有家教),也很专业,有的钢琴十级,比如冰球,十二三岁就去国外打比赛,我小时候知道去什刹海溜冰就不错了。 他们都没什么文化,很少读书,但是很善于理财,家长一高兴了奖励他十万块钱,他就知道怎么打理。他们也比我这代人有安全感多了,有自己的主意,想干嘛就去干嘛。这些富家子并不娇纵,也有打工的,很会为别人着想,还想把学费还给父母,很有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这跟他们在国外长大有关。即使有败家子或混的人,他们也不会看不上,比我这一代人更宽容。 《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美国20世纪20年代财富悲剧的著名小说)说,“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过你那些优越条件。”好条件的确重要,有了好条件,你从小就比较会关心人,交流能力强,心态更开放。 这些孩子平时在国外,假期打工或者游欧洲,回北京都住在顺义的别墅。社会阶层分野正在慢慢形成。 对于《奋斗》,他们没有特别推崇或者认同的人物,因为陆涛、米莱都是假的,特别假,只是把一类人的品质极端化了——这样才好看,真实的东西没人看。他们受打动的是朋友情,还有女孩的关系这些。 中国的社会阶层正在快速分化,同时经历着美国的20年代(暴富)和70年代(中产),部分还很超前。靠着高干父亲有权的不说,纯粹因为父母勤劳致富的,子女还是跟原来的环境有联系。西方70年代嬉皮士运动,中产阶级兴起,但是中国很奇怪,上层社会还没有稳定,中产阶级就开始了。没有上层社会,时尚就取而代之,什么波西米亚风,这个风那个风,简直横扫人群,但是时尚能不能传承很难说,因为时尚的发源和创造力不在中国。 总有一天,中国会出现“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样的人,《兔子富了》(厄普代克“中产阶级四部曲”)这样的人,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刀锋》这样的人。人会变得更有个性,他们有了很好的生活,但是会开始质疑生活的意义,觉得没意义。 但在中国正经历的这个时代里,富二代会扮演什么角色?现在还不好判断,他们还处于模仿阶段。但是只有有创造力、话语权、生活方式和习惯的人才能扮演角色。 说到教育,提一下西方的“常春藤模式”。像牛津、剑桥、伊顿公学,它们都有一个严密的系统,有自己的集会和俱乐部,这是一个精英圈子。当然不等于你进了哈佛就能成功,哈佛也是99%的人陪着1%的人读书呢,但是你更有可能被发现——你还要且被筛呢,这是一个布朗运动式的不断发现并使个人的能力为公共生活做出贡献的筛选机制。但中国到1900年才有大学,和外国整个社会系统不一样。你要少出力,也很自在,有点小资,可以苦中作乐,中国人的这种生活方式在一两百年内很难消失。 中国人老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才进入公共生活。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这是一个创造、冒险、发现、完善机制的过程。中国是封建社会转过来的,更加封闭,自己小日子过好了就行——即使这些富人家也是这样。 (口述者为当红编剧,本刊记者雷晓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