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成功,在于发展了一个基础广泛、不断更新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构筑了基于行业标准的利润模式,微软之忧,也在于新的产业生态系统系统的崛起和发展。 自1975年微软公司(Microsoft)创立,二十多年来,微软保持了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卓越的市场营销能力,在IT产业积累了强大的竞争优势,缔造起一个股票市值达到3790亿美元,年平均销售额高达二百亿美元的软件帝国。微软成功的秘密,在于持之以恒的发展和完善基于微软的技术架构,逐渐构筑了一个基础广泛、不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建立了在PC平台操作系统中无可争议的标准地位。通过将基础产品模型过渡到行业标准模型,微软建立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利润引擎。通过对生态系统持续进行自我更新,创造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应用体验,微软巩固和扩大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并在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中创造出新的利润模式,赢得二十多年的辉煌。 IT产业的生态系统仍处于风起云涌的发展变革中,微软依旧面临着无数的威胁与挑战。微软公司对此也有清晰的认识,2003年7月18日,微软公司首席财务官约翰-康诺斯公布了微软面临的五大风险:“总体经济环境是头号风险,Linux及其他非商业软件是第二大风险,其它依次是如何在支出收缩的情况下增加用户群、面临的司法诉讼以及如何在多个层面高效实施运营计划。” 难题之一:生态系统滞长 微软在桌面生态系统的发展仍是微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随着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长趋缓,PC销量增长趋缓,其增长空间已经比较有限。微软公司的财务总监卡纳斯在微软公司的业绩分析会上曾表示,2003财年世界市场的PC需求依然低迷,计算机发货量的增长幅度最多只能达到一位数的增长,但也只能保持与2002年基本持平。无论微软公司在市场上的力量如何,这仍然不是一个令人乐观的预测。仍然没有迹象表明需求下降有所放缓。 在微软的收入构成中,据微软公布的财报显示,截止2002年6月30日,微软整个财年283.7亿美元的收入中,桌上应用事业群贡献了96亿美元,桌上操作系统事业群93亿美元,企业软件事业群51亿美元,消费者及其它产品事业群44亿美元。微软的利润源泉依然是桌面软件,一共贡献了189亿美元,占全部收入的67%。 在2003年11月,微软调整了组织架构后公布的季度财报中,以经营各种操作系统软件为主的客户机程序部门,收入总额高达28.9亿美元,经营利润率(收入与Operating Income的比率)达到85.82%;以Ofiice等桌面办公软件为主体的信息工作者部门次之,收入达23.85亿美元,经营利润率为78.78%,两者合起来占据微软收入额的67%,依然为微软的主要利润来源。主营服务器及数据库软件的服务器平台部门排第三,收入为15.23亿美元,经营利润率为34.08%,其它部门尚处于亏损状态。微软在桌面生态系统的成败依然决定着微软王国的兴衰。
尤为不利的是,微软的Windows、Office等产品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90%,应用已较为普及,而微软视窗操作系统的产品生命周期为3年,桌面应用软件(如Office)是18个月。在控制成本的年代里,用户是否乐于进行产品升级,同样存在不确定性。据Gartner公司所作的市场调查,许多企业在升级方面并不积极,它们通常会跳过1个甚至多个版本。在说服企业由Office 97或2000向Office XP升级方面,微软公司就面临着很大困难。据Gartner集团在2002年10月份进行的一次非正式调查显示,31%的美国IT经理表示,其企业仍然在使用Office 97,使用Office 2000的比例分别为56%,Office 2000的市场份额提高了15%,而微软2002年新推出的Office XP的使用比例只有6%。随着用户对微软产品升级换代速度的减慢和产品销售的滞长,微软加大了打击盗版的力度,并逐步开展“软件订阅”业务,以应用服务收费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并取得一定的成功然而软件订阅也是一柄苦涩的双刃剑,随着越来越多的微软公司的签订新的许可协议,未来销售收入增长的速度将越来越慢。在上个季度,预收由70亿美元增加到了90亿美元,卡纳斯也坦陈不可能再以这样的速度增长了。 难题之二:生态系统分裂
微软的成功,在于发展了一个基础广泛、不断更新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构筑了基于行业标准的利润模式,微软的忧思,也在于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和谐的分裂和破坏。当一家企业拥有了绝对的市场垄断地位时,就有极大的可能利用其强大的市场力量来扼杀竞争和创新,以攫取超额利润。随着微软业务的扩张,微软建立在利益联盟基础上的产业生态系统却走向分裂,在建立和发展稳固的产业生态系统的道路上,微软依然任重而道远。在微软的发展历程中,微软为开拓市场而扶持了大量的合作伙伴,发展了广泛的合作联盟,建立以微软系统为核心的产业生态系统,一旦建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和标准优势,微软就对产品采取高昂定价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在微软产品的成本构成中,运营费用近37亿美元,其中约有三成是主营收入成本(类似于制造成本),三成是研发费用,另三成是营销费用。由于微软软件产品的规模经济效应,随销量增加,分摊在每套软件上的研发、营销、管理等成本会呈雪崩式下降。整个微软公司的经营利润率达到52%,而微软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经营利润率高达80%左右,远远高于业界平均水平。 为了应对危机,取得长远发展,微软持续侵入不同的应用领域,开拓新的产业生态系统,昔日的亲密盟友,也越来越多的转变为竞争对手。建立在每年近40亿美元的研发支出和50亿美元的营销投入的雄厚基础上,微软的家庭和娱乐、MSN网站、CE/移动、商业解决方案四个部门的业绩都取得了很大的增长,但面对巨大的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费用,这些新产品、新业务的经营仍处于亏损状态,2003年第一季度的亏损额(Operating loss)超过了3.75亿美元,而2002年同期的类似数字为3.54亿美元。面对各个领域的产业巨头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微软已投入巨资的新产品未必能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盈利前景也并不明朗,可能无法再现如同桌面应用软件一样高的利润率。在创新产品、发展新的生态系统的道路上,微软依旧前途叵测,危机四伏,依旧有艰辛的路要走。 对于新的市场和竞争产品,微软利用其系统优势,采取与系统捆绑甚至免费赠送竞争手段来挤压竞争对手的成长空间,或直接并购以迅速扩张市场,进入新的应用领域。微软通过捆绑IE浏览器打垮了网景(Netscape)浏览器,通过收购Word文字处理软件击败了WordPerfect文字处理软件,通过跟踪开发MediaPlayer侵占了Real network的媒体应用市场,通过禁用Java开发工具阻碍SUN所开发的Java平台的发展*** 微软的垄断暴利和竞争手段对IT业界厂商的发展和生存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微软的霸权和扩张也已遭到数起垄断诉讼。从1993年开始,其他软件生产商对微软的投诉就就从未停顿过。关于是否违反反垄断法,微软始终面临着美国司法部的调查,并侥幸避免分拆危机。近期微软还面临着欧盟提起的针对“捆绑媒体应用软件”的反垄断指控,针对要求“软件捆绑”策略展开的角力远未结束。目前微软还面临AOL时代华纳,Netscape,Be INC.,Burst.com等多个团体的指控,自2002年12月开始的与SUN数十亿美元的垄断诉讼还在漫长的司法征途之中。 微软一直无法突破信任危机,业界对微软的扩张心存警惕,微软所构筑的生态系统在和谐的消散中也酝酿着危机。新生力量一旦崛起,在对微软的恐惧和未来发展的渴望之中,就有可能凝聚成一种颠覆微软的力量。 难题之三:竞争性生态系统崛起 作为开放源代码软件的旗帜,由Linus.Torvalds创建的Linux正从一个自由程序员的开发工具演变为易用、快速而安全的软件系统。在IT业内众多厂商的支持下,基于Linux体系的软硬件系统不断发展,大量的应用软件厂商和程序员团体加入到开发基于Linux的应用和服务的阵营中,逐渐构筑起一个庞大的基于LINUX应用的生态系统。
蓝色巨人IBM发布“随需应变”的战略,以服务为核心打造在IT市场上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在LINUX应用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研发费用。Oracle也在大力发展基于LINUX的应用和服务。2002年Oracle总裁Larry Ellison曾表示,公司将所有的业务运行于Linux之上,2003年Oracle执行副总裁Chuck Rozwat宣布, Oracle不但将公司的全部产品都运行于Linux之上,其基础开发平台也将全部运行在Linux之上。SUN发布了公开网络环境(Sun ONE)战略,以Java技术为核心,营造基于WEB服务环境的系统平台。SUN正逐步扩展策略联盟,并免费赠送JAVA开发的工具包,鼓励更多的软件开发商使用JAVA语言开发应用软件,提供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构筑起一个新的基于Java技术的产业生态系统。
在高端应用领域,Intel和AMD也都对Linux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应用支持。IBM已宣布采用AMDOpteron处理器建立基于Linux的64位DB2集群环境。惠普则发布LC(Linux Computer)集群系列产品,并推出管理软件帮助用户自动配置和管理Linux服务器。戴尔公司为美国国家超级计算中心(NCSA)供应了1450台服务器构筑起应用Linux系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的1280台戴尔PowerEdge服务器装备双至强DP 3.06GHz处理器,这些服务器组成的集群运行Red Hat Linux系统,在巅峰状态可以达到每秒钟17.7 trillion次(相当于17万7千亿次)浮点运算,在运算速度足以成为世界第二的超级计算机,展现了Linux系统强大的应用能力。 在低端应用领域, 2003年,AMD公司展示了基于Linux的PDA处理器Alchemy Au1100。该款PDA运行Metrowerks公司开发的嵌入了Linux内核的OpenPDA操作系统,并基于Linux系统设计了大量应用程序。 借助Linux发展所凝聚的系统应用优势,SUN计算机公司正逐步开拓PC市场,以低价的Linux 系统来侵入“蓝天白云”的视窗系统所构筑的微软核心生态系统,扩大Linux生态系统的用户基础。贴有SUN品牌的PC硬件已开始向OEM厂商定制,而基于Linux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层的PC,售价和维护费用只有基于微软操作系统PC的一半。SUN同样将以捆绑方式来应对微软,SUN品牌PC将集成SUN的办公软件StarOffice,另外还包括网页浏览器、工具软件、电子邮件软件等在内大量应用软件。StarOffice以微软Office产品15%的价格销售,并“百分之九十几”兼容微软办公系列,目前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已接近五分之一。历史总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唯一不同的是,Linux是完全开放的系统,而微软是相对封闭的系统。 Linux生态系统仍在高歌而行。正如SUN的首席执行官麦克尼利2002年在北京举行的“SUN公司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大会”演讲中说过的:“开放的网络计算仍然是我们的激情所在,历史总为新的IT强手留有充分施展才华的创新空间。” 2003年七月,微软宣布废弃原定赋予执行经理和公司员工的股票期权制,转而定期向员工发放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的薪酬激励方式在微软飞速发展,股票飞涨的时期曾帮助微软造就了数千个百万富翁,对微软凝聚人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种转变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微软已度过快速发展了时期,如同多数走向成熟期的产业巨头,随着微软身躯的日趋庞大,其增长趋缓,系统更新能力也有下降的倾向。 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面对迅速成长的竞争对手,在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不断地发展和变革之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微软能否保持恒久的创新与活力,基业常青,永续辉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