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二十多年是世界银行业发展最快、最有成就的时期,也是金融危机和银行危机频繁爆发的时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自1980年以来,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阶段经历了银行业的严重问题。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和所有转轨国家都受到了影响。银行的脆弱性和银行业危机已成为全球化的经济问题。尤其是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东南亚金融危机虽然也冲击中国经济,但并未对中国经济形成毁灭性打击,这主要得益于我国近二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但是,中国经济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银行风险的威胁并未消除,只是没有爆发罢了。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中长期隐藏的多种风险已经开始浮现。突出的表现就是银行业风险过于集中在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而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又主要表现为不良贷款的比例过高。1997年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就已超过了银行自有资本,从理论上讲,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是在资不抵债、技术上处于破产但实际上并未破产的状态下运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还能够运行下去,至今没有出现公众信任危机,一方面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非对称使公众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严重程度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则是公众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对国有银行的充分信赖和我国政府绝对不会让国有银行倒闭的信念支撑。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银行业已经逐步对外国开放,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我国的商业银行唯有加强风险管理的方能得以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