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市一些金融机构自九十年代初开始,相继出现违规经营:1995年初,中国建设银行恩平运行进入整顿期;1996年初,市农行联社及锦江城市信用社因无力支付到期存款而被迫停业整顿,恩平市金融风波由此全面爆发。受此影响,各大金融机构基本停止在我市的信贷业务,全市大小工商企业顿失信贷支持,饱受流动资金短缺之苦。短短3年期间,全市有近70 %的企业处于停产、单停产状态,税源严重萎缩,大量职工下岗失业。金融风波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及民生问题,使我市陷入了空前的困境,元气大伤,至今未见有起色。
我市金融风波的爆发,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转型期经济运行中的深层矛盾在金融领域的暴露,其成因是多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地方政府行政干预银行经营,银行主要负责人金融法规观念淡薄,有章不循,导致资金运用失控
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时期,由于长期以来指令性经济的惯性存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银行的运作。加上银行主要负责人地方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大局观,为满足地方政府的要求,非法违规在外地拆借资金,大规模发放贷款,供地方企业使用。当经济降温、中央政府收缩银根时,银行只能以高息揽储支付拆借资金,造成资金运用失控。这是形成我市金融风波的根本原因。
二、高息揽储,贴息贷款,银行及企业不堪重负,引发金融风波
由于资金运用失控,银行不得不以高息揽储,高息部分最终又是以贷款形式由企业负担。企业贴息负担沉重,贷款到期后无力归还,银行为了支付高息存款,出于无奈不得不继续高息揽存,以解燃眉之急,由于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银行无力再支付贴水的高息存款,引发区域性金融风波。
三、地方政府管理无方,调控不力,企业资金短缺,负担沉重,经营亏损,导致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以我市的支柱产业──水泥企业为例,1991-1995年间, 由于经济升温,建筑市场兴旺,水泥售价居高不下。每吨利润可达到100 %-200%。当时各水泥厂家可谓获利丰厚, 归还银行贷款根本不成问题。但水泥厂多为镇办企业,在各镇政府的干预下,它们非但没有归还贷款,甚至还继续向银行贷款加大投入,扩充规模。地方政府对此不加控制,导致水泥厂数量从五家猛增到二十多家,且多为年产量在20万吨以下的干湿回转窑,能耗大,成本高,质量低,缺乏竞争力。当建筑业降温时,产品大量积压。加上各镇政府视乡镇企业为小钱柜,资金任意抽调,造成企业资金短缺,生产经营难以为继,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其结果必然会导致银行支付困难,出现流动性风险,最终导致区域性金融风波。
四、金融机构忽视员工的思想素质教育,某些主要负责人放松世界观改造,私欲膨胀,违法经营,滥发人情贷款、私利贷款
改革开放冲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原有的道德体系,各种腐化堕落的道德观念在社会上滋长蔓延。而我市某些金融机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忽视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些金融工作人员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下走上歧途,为满足一己私欲或小团体利益而违法违纪经营,扰乱了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秩序,给金融风波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五、金融机构自身监控力量薄弱,内部管理不到位,某些主要负责人及业务员素质低劣
信贷业务员责任心差,未能及时掌握企业基本经营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草率放贷,且所放贷款多为无效抵押之担保贷款,质量低劣,自发放之日起就成为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如东安镇某制衣厂,是一个注册资金只有400万港元的合资小厂,主要生产低档毛线成衣销往低收入地区,年产值不过300万元,生产规模极小。 但这是这样一个小厂,其承包者居然可以从两家银行获得近两亿元的贷款。据调查,该厂现有资产总值不超过100万元,大量资金被其承包者汇往海外供其家属使用,所借贷款悉数成为不良贷款。
六、由于经济环境恶化,企业缺乏经营资金,生产经营能力下降,成本上升,亏损增加,无力偿还银行贷款
由于市场疲软,产品销售受阻,加上企业间相互拖欠,三角债死结难解,企业只好缩小生产规模,压缩产量,减少销售以确保成本回收和资金周转,结果是无力支付到期贷款。
金融风波给我市所造成的“后遗症”是极为严重与深远的,但若不深刻吸取教训,则正如古人所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这也正是笔者将其作为专项调查的原因与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