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山
9月18日,在面对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蒙牛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姚同山表示: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因为供港产品都来自大型供货商,出现问题可能性比内地低。 虽然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奶粉事件背后有奶制品企业在默许、纵容供应商掺加三聚氰胺,但这些奶制品企业在管理制度方面采取的歧视性政策却使大批消费者深受毒奶粉的危害。毒奶粉事件爆发以来,各种奶制品滞销,品牌已经不再成为保证奶制品安全的保障。在三聚氰胺的阴影笼罩下,所有与牛奶相关的产品是否安全,都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尽管政府部门为了整个产业不至于遭遇灭顶之灾,开动宣传机器强调现行供应的奶制品的安全性,但消费者仍然不买账——现在的奶制品中不含三聚氰胺了,但谁知道这些“帮凶”们的产品中会不会掺入了其他的有害物质呢? 购买豆浆机的消费者数量激增,表明很多消费者对于工业化的奶制品的信心降低到了零点。与工业化奶制品相比,他们更愿意相信大豆,因为大豆毕竟是生产在豆荚中,受污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自制豆浆的话,自己能够全程把控制作全过程,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当然更可靠。 对于一个正在向工业化转型的国家来说,如果这种退化在数个行业并发,那么对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在对国产奶制品恢复信心之前,消费链条上的交易连续几个跨越,退化到最初级的农产品环节。退化的结果就是交易冷清,税源缩小,GDP将只能从初级农产品交易中产生。 多家品牌厂商、多条产品线、全国各个地方同时出现三聚氰胺污染,这说明三聚氰胺绝对不是一个偶发性事件,已经成了行业中的潜规则。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即使进行所谓的赔偿,也只是损伤违法者的皮毛而已,而且因为是行业性问题,企业认为即使出问题也会法不责众,所以它们宁愿对此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要挽救中国奶制品行业,恢复消费者信心,只依靠单纯地宣传产品安全性已经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在法律制度层面上重建消费者信心。具体地说,必须通过在法律层面上引入惩罚性巨额罚款和集体诉讼制度,让毒奶粉事件中的重大责任者例如三鹿集团破产。只有如此,消费者的愤怒才能够得到宣泄,受到伤害才能得到补偿,正义才能得到伸张。 同时,利用法律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构筑起一道威慑力量:作为企业,不管你是“元凶”还是“帮凶”,你之前吃掉的“黑心钱”不仅要全数吐出来,而且要付出远高于此的代价。企业是经济人,它们最精于计算,它们不会不衡量由此带来的成本和收益。 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在更多地考虑到就业和税收。三鹿破产,可能要牵涉到多达30多万人的生计,而且会恶化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因此,消费者看到的,更多是对产品安全性的宣传,却难以看到作恶者得到多大的惩罚。 政府还要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企业固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一个作恶的企业却有可能释放出巨大的破坏力量,大大降低国家竞争力。目前,对于中国出口的含奶的产品,全球已有多个国家不分青红皂白,全部勒令下架,并禁止再次进口。 如果仅仅着眼于产品质量管理,而不是在法律制度层面上解决问题,则不仅消费者信心无法得到恢复,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类似恶劣事件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