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世界经济危机和应对措施:崩溃已经来临》
一开始,人们以为在全球市场上出现了暂时的供应瓶颈,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亚洲这个经济区域已经开始争取他们在全球资源中的份额。本来在1980~2002年间持续下跌的原材料价格又重新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

亚洲国家新兴的工业和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都需要石油的供应。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对黄金的需求非常大。在这些国家中,许多居民只信任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他们认为黄金是人类历史上价值最稳定的钱,实际上也的确如此。每年,全球的黄金需求在4000吨左右,其中有3000吨用于制造首饰,是需求量最大的一部分。而80%的黄金首饰最后都流向了亚洲或中东地区。因此,这些国家真正意义上的金钱储备量越来越大,而西方国家却在制造越来越多的纸币。 除此之外,其他所有的商品类别也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就连服务行业的通缩趋势都很明显。有一段时间,西方国家只将那些科技含量很低的生产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高价值的服务业,比如科研、教育、金融和软件,则保留在国内。这样,服务业所面临的价格压力就不会像制造业那样大了。 这种观点以得"成本病"而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认为,导致服务行业生产效率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合理化在这个领域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鲍莫尔曾经这样说道:现在演奏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所需要的演奏家和1787年是一样多的。护士、律师、教师和政治家似乎是服务行业的生产率无法得到提高的例子。今天我们知道,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我们是能够大大提高服务业的生产效率的。 中国的微软研发中心吸引着这个国家最优秀和最有才能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多人都想成为它的一员。曾经还有人想把日本的养老院搬到中国来,因为那里有良好的成本结构--时间和金钱能够治愈所有的伤口。 如果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那么印度就会发展为它的服务中心。印度的Wipro和Infosys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软件公司。2008年,德国软件公司SAP将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吸收3000多名新员工。未来,印度的软件行业还将继续快速地发展。2005年,印度IT产业的销售额达到了282亿美元,比2002年翻了一翻,比1998年翻了两翻。 除了软件行业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服务业也同样被转移了出去:借助改良的通讯设施和科技,印度医生可以对X光片进行远程诊断。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和英国人的纳税申报是由印度会计事务所完成的。2003年,有2.5万份美国的纳税申报是在印度处理的,2004年有将近10万份,2005年达到了40万份。设在美国的税务咨询办公室只是一个外壳,真正的发动机则在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