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安 我喜欢蓝天,讨厌拥堵,出行主要骑车,但我反对单双号限行。当然,我也反对砍自家玉米要缴费办证。 前两天郁闷,说是奥运期间北京市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常态化已定。这是从两个不同媒体的朋友处得知的,他们所在的媒体已被禁止再讨论单双号。切切! 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前一天,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问题就被提了出来。北京市官员表示,对此政府部门没有定论。于是开启了无限的话题空间,人声鼎沸。我也忍不住冒了一嗓:单双号限行的核心问题是侵害公众财产使用权。 这是因为,车主买车时,遵守相关法规并交纳政府税费,车主合法拥有了汽车的所有权和每天开车的使用权,这意味着车主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并与政府签订了契约,政府有责任和义务管理并保护车主的权利。突然,政府决策了,政府撕毁契约了,政府不认法律了,政府剥夺车主一半的汽车使用权了——政府怎就这么大权力? 此言一出,有赞成也有反对。反对者说,单双号限行所涉及的并不是车主的物权,而是公共资源的分享。“绝大多数人发现少数开车的人过分挤占了这种稀缺资源,希望建立自己对之合理利用的权利。” 不能说反对者没有道理,但个人物权与公共资源是一对矛盾,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不能说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另外的问题。令我纳闷的是,为什么强调公共资源的人,多是一些有西方教育背景的学者,有的至今还旅居海外,乘着网络的翅膀飞翔。 忽然就明白了: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感受不同,认知不同,判断也就不同。在个人权利方面,西方与我们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我们屡屡看到,在西方,一个百姓,如果他不愿意,他就能够保留他的合法的房子,不管你有政府的强权,还是富豪的威势,或是学者的公共资源理论,我自岿然不动。如果在咱这,问题就复杂了。

最近的一个故事是:河南省渭河市郾城区斐城镇新近发文出台了一项规定:农户收割自家的玉米须向镇政府缴费,办理砍伐证和准运证。而《行政许可法》规定得很明确,省级以下政府或内部机构没有发文设定行政许可的权力。但是,但是!一个镇政府,横着就这么干了。 西方会出现这种情况吗?大家知道,西方政府官员多有法律教育和从业经历,他们可能不会盖房子,也不会割玉米,但他们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尤其是对于私人权利,法律咬得死死的。在西方,保护私人权利的法律和环境已经比较完备和适宜了,所以旅居海外的中国学者自然而然地强调公权,强调公共资源。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保护私权方面有大的进展,但显然,如今保护私权仍然弱于保护公权,所以才有强力拆迁、摊派啤酒、办理砍伐证的故事屡屡发生。在中国的这种现实中,应该更强调私权。 我喜欢蓝天,讨厌拥堵,出行主要骑车,但我反对单双号限行。解决这些问题,要在法律的框架里想办法,要有执政智慧。而今天的头疼医头,今天的权宜之计,损害的是法律,开启的是公民权利随时被侵害的大门,并令人怀疑改革开放。这点道理,改革开放30年了,政府会不明白?怎就兀自定了单双号限行?之后全国群起效之,会是什么局面?郁闷。 正小人之心呢,9月18日,北京市政府宣布,单双号政策不延长,9月20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