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美女 危机中的美国人



当前华尔街最大的悲剧就是,除了那些已经失去工作的人,还有更多的人一直被失业的阴云笼罩着。

  

  作者:齐忠恒/文

  

  “并非每个投行员工都是阔佬,现在不少人连谋生都成了问题。”在纽约时代广场雷曼兄弟大厦7层的办公室里,雷曼首席能源分析师Edward Morse述说着现在的华尔街。

  “他们哪用担心工作,大把机会等着他们呢。”就在造访雷曼办公室前,《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刚和国内投行人士通了电话。在国内,对华尔街的敬仰和崇拜已经成为了思维范式,无法想象这万里之遥的森森寒意,难以接受现实是多么残酷。

  湮灭的雷曼兄弟

  “是的,我还在工作。”雷曼漂亮的黑人前台小姐被问及前景时,嘴角抽动了一下,露出了一丝苦涩的微笑,“天才晓得他们还能让我干多久。”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美女 危机中的美国人
  不仅是每个前台小姐和其他行政人员,雷曼之前不可一世的投资银行家和明星分析师们,都在忧心忡忡地考虑自己的前途。

  “所有人都忐忑不安。你可能不相信,一个月前所有员工都还在生龙活虎地工作,希望能够拯救公司,但是现在大家全都泄气了。”电梯里,雷曼投资银行部一位男士抱怨道。但是只说了几句,他就瘫软在了电梯的角落里,双目无神地望着前方。

  9月15日,随着一纸破产公告,雷曼母公司宣布破产,其旗下的分公司沦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9月17日,巴克莱银行宣布以17.5亿美元收购雷曼的美国总部。随后,雷曼的亚洲业务被野村控股收购。

  雷曼就这样被肢解了,这对于Morse来说难以接受。在这一年里,他成功地预测了油价走势——油价下跌的逻辑与其预测如初一辙:受经济衰退影响。但可悲的是,正确的代价如此巨大——雷曼的破产也是拜经济衰退所赐。

  雷曼商品研究团队在9月15日发布了一份商品研究周报,Morse不无伤感地说道,“那是我们最后一期周报了,之后我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启动。”

  “Edward已经是华尔街的大明星,但运气太差了。” 雷曼年轻的能源分析师Daniel Ahn有些替他的同事惋惜,“哪怕在三个月前,现在发生的一切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Morse确实应该有些难过,按照2007年《机构投资者》杂志的排名,雷曼的研究团队排名第一,而巴克莱的研究团队不过排名第十三。但也许是害怕得罪未来的同事,Morse还是强调他的巴克莱同行是“值得尊敬的”。

  “我只是这两年说对了。” Morse看着Daniel——这个23岁就拿到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天才,感慨道,“只是可惜了Daniel。”天才晓得,今后的巴克莱是否能和雷曼一样,继续维持着研究至上的地位。

  但是他们还是感慨了自己的幸运,毕竟饭碗保住了。巴克莱在全盘收购雷曼兄弟的投资银行部门、固定收益部和研究部的同时,抛弃了雷曼的资产管理部和直接投资部门。

  “我很庆幸是做商品研究的,即使失业了,要找到一份新工作还是比较容易。而如果是做其他研究的,找工作就非常困难了。” Morse说。

  为迎接冬天而改变

  相比雷曼来说,美林要幸运得多。

  雷曼员工对《证券市场周刊》透露,他们在9月24日全面改用巴克莱的邮箱,将逐渐开始和巴克莱的经营运作并轨,此后雷曼就将彻底绝迹江湖,包括雷曼兄的名称和商标。而美林却能够保留自己原有的名称和商标。

  巴克莱高层证实了这种说法,“是的,他们将保留商标。在我看来,美林的商标非常值钱,甚至有着很大的品牌意义,足以和作为华尔街象征的铜牛相提并论。”

  对此,美林的员工感到兴奋不已。“毫无疑问,既然我们将能够保留美林的商标,这就意味着我们不用整合班子。对于员工来说,更多人能够保住饭碗。”

  饭碗!在距离华尔街不远的Front Street,当被本刊记者称赞服务态度好的时候,花旗银行员工说道,“我想的只是如何保住饭碗。”

  美国金融界失业的人数究竟有多少,谁都无法给出答案。Morse猜测是7万人到11万人,而美林新兴市场首席策略师Michael Harnett则估计在8万人以上。纽约交易所的官员则说,“我都不敢去想,但肯定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当前华尔街最大的悲剧就是,除了那些已经失去工作的人之外,还有更多的人一直被失业的阴云笼罩着。

  华尔街是纽约,可能也是美国最古板的地方。“在谷歌,员工甚至可以穿T恤上班,但是在华尔街,大家都必须打领带。”一位在纽约所工作了十年的员工开玩笑道,“甚至连纽约交易所里的卫生间进出都必须走两个门。”

  “我们公司是华尔街对服装要求最严格的公司,但是最近随着市场不景气,同事们也开始不打领带了。”摩根士丹利一位投资银行家说。现在,交易员和投资银行家看新闻的时间越来越多,经常抱着《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期待着能够等到好消息。

  摩根士丹利的日子也不好过。在过去的一周里,摩根士丹利需要资金援助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球,最后美国政府又出来收拾烂摊子了。

  9月21日,美联储正式宣布美国两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将转变业务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请求,“转变身份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能够设立可吸收存款的商业银行,从而改善这两大机构的资金状况”。

  纳斯达克前任主席,现Hellman Friedman董事总经理Frank Zarb告诉《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这可能在比较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一种趋势,因为危机告诉我们,投资银行难以单独过冬。”

  按照他的逻辑,在当前窘境过后,或许投资银行都将和商业银行合并,或从华尔街消失。Zarb还透露,“高盛很有可能和富国银行合并,以便能够迅速获得大量维持经营的现金。”

  谋生的艰难

  坐在纽约唐人街豪华的中餐馆“Emperor’s Choice”里,保德信集团负责公共关系业务的Simon感慨道,“看着眼前的车水马龙,哪里能想到现实有多糟糕呢?1990年代,我在日本工作,当时日本正面临经济衰退,股市更是一塌糊涂,但是东京街头还是繁华依旧,因为只有那些失业的人,才能真正感觉到冬天的寒冷。”

  失业有多惨,难以言喻。此次在裁员大潮中被清洗掉的,很多是刚刚进入金融行业的年轻人,他们往往没有太多积蓄,同时在读书时还欠下了助学贷款,财务压力很大。如果还贷款买车买房的,就更是雪上加霜。

  而且更要命的是,他们生活在纽约这个美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纽约的生活成本很高,进入投行也就只意味着找到了一份工作。”Simon曾在德意志银行效力6年,在摩根士丹利效力7年,他的不少前同事已被迫失业,现在都在惶恐中度日。

  为什么会这样?华尔街不是很有钱吗?

  在媒体的吹捧下,华尔街投资银行的收入成为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天文数字,但就《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所见所闻,事实并非如此。

  “没有一家公司有能力能够让几万名员工都过上奢侈的生活。”Simon说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起来,“人人都成为阔佬,那是在童话世界里。”

  华尔街并不是金饭碗,投行和交易所的员工也不足以让他们过上多么奢侈的生活。至于各种报刊杂志中提到的那些投行人士的奢侈生活,确实存在,但主要都是各个公司的高层。“金融业以外大公司的老板同样有钱,不止在华尔街。”摩根士丹利一位员工说出了真相,他的收入是7万美元/年,仅略高于纽约平均收入水平。

  过去长达数年的牛市,确实让一些投行骨干人员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但也绝对没有达到奢侈的地步。大批的投行董事总经理,都因为难以承受纽约市区昂贵的停车费用,而选择乘坐只需要2美元车票的地铁,忍受如同监狱一般,用铁栅栏隔开的地铁候车站。

  而且,失业还可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或许明年,或许后年,牛市又会卷土重来,但是被问及的投行人士都表示,即使牛市来了,那些已经步入中年的投行下岗人士也不可能再有机会了。

  “只有那些年轻人才有机会,每年哈佛和耶鲁都有大批学生走上就业岗位,过两年哪怕机会真的来了,也不属于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人了,华尔街是无情的。”

  纽约城里的苦涩

  “雷曼兄弟,我怎么不知道这家公司。”时代广场地铁站外,Jimmy,一个卖烤肉的小贩茫然地说道。还是他身边那位一位黑人老兄提醒了一下,是不是那家刚破产的银行?“哦,那家银行,阔佬们破产了,搞得我们日子更难过了。”

  不用说华尔街员工,也不只是地产行业的从业者,不少纽约人,尤其是那些整日为生计奔波的纽约人,尽管他们对于金融和金融圈一无所知,但仍能清晰地感觉到,从华尔街弥散出的浓浓的寒意笼罩着整个纽约城。

  华尔街所在金融区的正北方,就是中国人云集的唐人街。此前,如果华裔能够投身华尔街,足以被认为是人中龙凤。但现在就是那些从事简单服务业的劳动者,也感到了从华尔街寒流。

  “累死我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一路狂涨。原来我只需要干一份工作的,现在不得不干两份。除了在唐人街卖珠宝以外,还要到酒店去做卫生。”一位1982年就从广东来美国务工的王阿姨一边揉着腰,一边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她在美国的艰难。

  由于还有两个15岁和17岁的孩子需要供养,她最怕的就是失业。2004年的纽约商业不景气曾经让她失业5个月,那段时间他们全家都陷入极度恐慌之中。现在她有一些工友已经失业了,所以她一谈及此就害怕,“失业补助只能领6个月啊,最长也不过9个月,有些朋友失业都6个月还没找到工作呢。”

  之所以要干两份工作,还是因为收入太少。王阿姨告诉《证券市场周刊》记者,纽约华人的经济情况基本上都很糟糕。

  其实,这个时候谁都不好过。纽约市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的老板,来自福州的于女士说,“现在几乎没有生意做,我也只能裁员,再降低工人工资。如果10月份情况还没有好转,我就决定关门不干了。”

  本刊记者在纽约、华盛顿和芝加哥期间,几乎遇到的每个人都会喋喋不休地抱怨世道艰难。除此以外,他们问得最多的一句就是“中国怎么样,做生意好赚钱吗?”

  中国!中国!

  中国,似乎已经成为了美国的救命稻草。

  在华盛顿、纽约、芝加哥和更为偏僻的西雅图。《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都见到了大批能够讲中文的美国人,其中不少人还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即使是那些从未造访过中国的企业家,都能够清晰地读出“王岐山”和“吴仪”的名字。“美国企业家都认为,至少要能够读出对方的中文名字,这是最基本的礼貌。”美国商会亚洲事务部的一位女士说,“还有,其实他们都想去中国赚钱。”

  在华尔街附近,本刊记者结识了不少刚刚被迫离开金融机构的从业者。他们大多原先供职于花旗、美林和瑞银,都毫无例外地向记者打听起了中国。“不会说中文到中国能行吗?中国资本市场究竟如何。”

  他们都在悔恨之前没有好好了解中国,但也都表示,中国可能是他们重要的一个选择。至于那些来不了中国的美国人,他们同样也希望中国能够继续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美国人也真诚地希望中国经济能够保持8%到10%的经济增长,如果更高还会更好。”在华盛顿市,麦克拉齐(McClatchy)媒体集团的总编辑说,“美国人之所以希望中国强大,是因为美国希望中国人能够消费更多的美国产品,并且拉动世界的发展。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疲软。在困难中,我们需要来自中国的力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257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图解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妙不可言...原文地址: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图解)作者:毕竟是书生左:西方人 右:中国人 1、表达个人观点【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是”时不说“是”,却说“不是”。“不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

英国人眼中的nier.haiwude命案 英国人眼中的中国美女

英国人眼中的nier.haiwude命案据香港《文学城》:英国记者史考特‧克拉克与李维花了一年时间,针对英国人haiwude的命案,走访认识他的朋友、同事、英国使馆人员,并采访到bo家的亲信。除了揭露haiwude其人其事,对haiwude英国间谍说加以

声明:《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美女 危机中的美国人》为网友奇葩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