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Lydia Chen
“毒牛奶”事件似乎把汇源果汁从舆论的水深火热中救了出来,在中国乳业市场占据最高份额的几个本土品牌都没能独善其身。网络让各方声音都得到了充分表达,争议经常是没有答案的。“毒牛奶”却给了激进的“民族品牌论”者一个答案——品牌的意义不在于谁最终拥有这个品牌,而是这个品牌对于它所服务市场的承诺。 商用品牌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手工业者对手工制品的标识,好比我们的“张小泉”剪刀和“泥人张”,这个标识是质量和个性的突显。在手工作坊时代,一个工匠做出了名,自然会引来远山近岭的需求,由于生产能力有限,传播力度有限,交通运输有限,在限制规模下的家庭作坊以及代代相传就有效供应了相对平衡的某类商品的市场。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利润成为资本追逐的目标,品牌后面跟随的是商誉和由此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溢价,与产品本身的关系反而越来越远。尽管商学院的教科书白纸黑字写着品牌营销的核心是产品,资本逐利的本性和买卖两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很多商家过度追求品牌表现,有的品牌甚至诞生于产品之前,黄金时段的广告已经播出一段时间了,生产线还没来得及上马。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天然一体的东西长期割裂就会爆发危机,比如货币的供应脱离黄金储量,股票的价格游离于公司基本面表现,人总是伪装成远离内心的另一个个体也会精神崩溃。当“民族品牌”只是成为保护伞和博取市场认同的取巧的工具,最终瓦解的是整个民族的诚信。如果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族工业品牌是被侵略者打碎的,那么现在的民族工业是企业家自己毁灭的。 这还不仅是民族品牌的危机,甚至是“中国制造”的危机,这个曾经“廉价和低质”的代名词也许将被更为可怕的“虚假和不安全”取代。两个直接后果:全球将减少高附加值制造环节在中国的生产,中国进口产品将面临质量下降趋势——民族品牌都不尊重赖以生存的市场,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各国政府都在救市,中国更是众望所归。在挤牙膏式的利好之后,应该考虑更为彻底和长远的关于商业规则的制定,增大企业违反商业操守和公平市场竞争秩序的成本,加重对执法者玩忽职守的惩罚,或许才是真正的救市之道。当“快公司”成了性感的行当,当传统行业也在寻找“快”起来的商业模式,我真的想问,“快”的终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