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管理人生的策略:跬步人生》
宋朝时,宋仁宗有一次出游,途中多次回头找饮水的器具,没找到,他也没吱声,回到宫里,他渴坏了,"咕咚咕咚"喝了好几杯水。旁边的人问他:"皇上,您渴成这样,刚才干吗不说呢?"仁宗回答:如果我说了,一定会有人因此而获罪啊!无独有留,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半夜起来,非常想吃羊肝,可是犹豫着不肖下令。左右问他:"皇上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们一定照办!"赵匡胤回答:"我若说了,每日必有一只羊被杀!"还有,明穆宗想吃果仁馅饼,就告诉待者。一日,他去御膳房视察,见里头和面的、剥壳的、制糖的,无数人在忙活着,一问开支,有人回答说,不多,一个月才5000两白银。穆宗笑道:"哼,只需5钱银子,我就可以在东华门买一大盒馅饼!"原来,穆宗当皇帝之前常下去视察民情,知道物品的价格。上级一个不经意的小指令甚至癖好,到了下边,常常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所谓"拿着鸡毛当令箭",一些下属就喜欢用夸张的行为来显示自己的忠心。 有些人表面上是在忠实地执行上司的命令,实际上是用公家的钱满足上司的私欲,还让上司背上"昏庸"的骂名,而自己却巧妙地谋得了私利,升迁的升迁,封赏的封赏。对此,作为领导者应该明察秋毫,我们可将这种明察秋毫的方法用以下模式来表示,请见图53。 明察秋毫的模式(图53) 54.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与人相处的模式

世间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生也学不完。 南怀瑾先生在讲解《庄子》时,强调了"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这是在讲做人的道理。实际上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他专注在那一点的时候,什么也无法改变。一个人入迷的时候,你要劝他"回头是岸,难上加难。所以,明知道你为了他,有时候他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记你是为他着想了。因此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无论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总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庄子曾经看着飞进飞出的燕子,说道: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高树以免受到伤害。但燕子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人类见着鸟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有一个人将燕子放到笼子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结果乃为离人类太远。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在人左右,人便可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只有燕子摸透了人类的脾气,又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 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为臣者,应避免碰触君臣相处的禁区,因为即使你心怀社稷、一腔忠诚,也难免因一时的劝谏惹来日后的杀身之祸。其实懂了这个道理,就可以更巧妙地为人处世、成就大业了。我们可将这种与人相处的方法用以下模式来表示,请见图54。与人相处的模式(图54) 55.方圆自如交际有方 ------善于交往的模式 人际交住不但应该知已知彼,而且应该因人而宜。 对于以下"三种情形",则需要区别对待: 第一种情形:内方外方,诚实委婉。一些人直来直去,处世待人不留余地,做事投入过于突出,才华过人忘记平衡。他们坚持是我的错就承认,决不东推西挡,是你的错就是你的错,想赖也赖不掉,这种品性的人便是内方外方的人。与这种品性的人交往一要诚实,二要委婉。内方外方的人做事不灵活,言辞不变通,往往会使人陷入难堪境地,所以和他们交往要注意婉转,当看到内方外方的人口无遮拦、尖锐抨击时,要采用一个合适的方式转移主题或者幽上一默,赞扬一句,巧妙地加以引导,内方外方的人是心地纯正、刚直无私的人,不应该因为他们曾经"刺伤"过你就对他们计较,对他们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