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管理人生的策略:跬步人生》
因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便会很容易看到别人长处。当然,夸奖他人既要真诚,又应被对方所接受。我们可将这种学会赞赏的方法用以下模式来表示,请见图47。 学会赞赏的模式(图47) 48.倡导赞美和谐关系 ----舍得赞美的模式 英国学者罗杰斯曾经说过:赞誉人和爱人以及被人赞誉都能极大地提高和丰富生活。 一个聪明的丈夫或妻子会不失时机地对自己的妻子或丈夫赞美一番,一个成功的领导也会恰到好处地对自己的下属表扬一番,以激励他们忘我的工作热情,赞美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为什么有些人十分吝啬对别人的赞美呢?也许有以下几种原因:有的人不善言词,不能把内心对别人的赞美用语言来表达;也有的人怕被人家说成是花言巧语,不实在;还有的人认为在他(她)的眼睛里,别人都不怎么样,于是这些赞美之词在他们的字典里很难寻觅。不舍得赞美还不能算是过错,最可怕是有些人生妒嫉性极强,别人的能干、漂亮、家庭的美满都成为他(她)们愤怒的"原动力",他(她)们非但不赞美人家,反而处处贬低别人,抓住别人的缺点、弱点不遗余力地嘲弄、攻击,或揭一揭人家的伤疤、病处,似乎这样他(她)们的内心才会产生一种快感、满足感。这种扭曲的心灵、晦涩的心态是十分危险的。这种人最终往往因人际关系紧张,成为孤家寡人;或因毁人名誉而应诉公堂。 赞美可以滋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人享受到春天般的温暧。人世间应多一点欣赏、少一点妒嫉,多一点赞美、少一点责备,为人们的工作生活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我们可将这种舍得赞美的方法用以下模式来表示,请见图48。舍得赞美的模式(图48) 49.炼就眼力明察秋毫 -----知人知面的模式 知人须从细微处看手,交友应该更加谨慎。 北宋年间的某一天,苏轼与关系较好的谢景温一起在效外散步,忽然有一只受伤的小鸟从树上掉了下来,谢景温抬脚把这只小鸟踢到一旁。苏轼看到他这个漫不经心的动作,心里凉了半截。他想,这一定是个轻贱生命、损人利己之徒,不可深交。谢景温的妹妹是王安石的弟媳,所以他受到王安石的重用,王安石提拔他任侍御史知杂事一职。后来,他见苏轼与王安石不和,为讨好王安石,便诬陷苏轼运售私盐,企图将苏轼治罪。早年,苏轼和关系甚密的章惇,在山中游玩,游到仙游潭的时候,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座独木桥相遇,桥下是万丈深渊。章惇提出让苏轼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轼不敢。章惇神色平静地轻松走过独木桥,把绳子系在树上,像玩杂技似的在陡峭的石壁上写了"苏轼章某来此"几个字。苏轼不由抚着他的背长叹道:"能拼命者能杀人也!"章惇大笑。苏轼认为,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性命,他也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后来章惇当上宰相,大权在握,整治政敌毫不手软,他甚至提出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又因与苏轼政见不合,对苏轼也大下辣手,把苏轼贬到偏远的惠州。苏轼在登州做官的时候,有一个主簿,每次报告事情都特别啰嗦,苏轼很厌烦他。有一次,主簿又来禀报,苏轼就敷衍他道:"晚上来吧。"到了晚上,主簿单独来了,苏轼勉强出来见他。苏轼正在看杜甫的诗,就故意问道:"‘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这‘白鸟‘指什么?是指鸥鹭一类的鸟儿吗?"主簿马上回答道:"白鸟并非指鸥鹭,而是指蚊蚋之类的虫儿,以此暗喻吸人血的赃官。如今世界,君子太少,小人太多啊!"苏轼本想用"白鸟"来嘲讽主簿说话像蚊蚋样嗡嗡不止,让人厌烦,哪知主簿不但很有学问,而且也正直,从此,苏轼对他另眼相看,特别厚待他。

苏轼从细节识人,大多无误,这是和他自身的言正端庄分不开的。我们可将这种知人知面的方法用以下模式来表示,请见图49。 知人知面的模式(图49) 50.成就未来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