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博客越来越热,各大知名网站纷纷搞了博客,博客眼看就转化成现实货币。而与此同时,盖洛普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中,美国博客读者数量的增长介于停滞和负增长之间。调查报告上有人甚至预言,博客将“死”。 博客到底走向商业救赎还是郁郁而终?
博客产业的盛衰之争 新浪博客上徐静蕾的个人博客突破了1500万以后,博客江湖似乎不再是原来的博客江湖。 关于博客产业前途的讨论吸引了众多“网际精英”的眼球和口水。 这边厢,中国博友讨论起博客上挂广告到底应该谁跟谁利益分成;而美国那边厢,有人不断叫嚣博客已从“黄昏”到“垂死”。 “人气资产”物化为货币 “明星博客”让才女加美女的徐静蕾十足火了一把。其博客的点击率高达1500万,长时间位居博客人气排行第一的位置。热门博客招来了广告商的青睐。名人在网上的“人气资产”眼看就转化成现实货币。 著名的IT业内评论家洪波是第一个在个人博客上挂广告的,收取的广告费“刚过四位数”,此举引来诸多争议。 名人博客到底属于名人本人还是属于网站,从一开始就没有界定清楚。明星作者不写作,博客没有人气;而网站不提供平台,博客无以依托,名人和网站之间的博客关系变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哲学命题”,连广告商也不知道这钱应该投给谁,该给多少才合适? 大部分博客和网站分成,比例界定在什么范围,目前无据可查。而包括徐美女在内的几个超人气博客都在想:这钱我值不值得去赚? 知名体育评论员董路认为:“别人点击我的博客是冲着我的文字而来,又不是冲着网站来的,这钱当然应该归我。” 而新浪副总陈彤态度鲜明:“我个人认为博客上的广告应该属于网站,毕竟我们提供了平台、技术,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况且明星们也通过博客增加了不少人气,我们不会允许单个的博客直接拉广告。” 博客广告,已有国外之鉴就在作者与网站对分成问题纷纷表态却不知如何解决时,和讯网率先公布了成立“博客广告联盟”计划:“把大大小小的博客流量打包起来,批发卖给广告主,再把广告所得收入按流量或广告投放效果进行分成。”
把博客“打包”无疑是创新之举,一来可以累积博客点击率,形成规模效应;二来通过类型划分来“打包”,可以做到市场细分。这样一来,在博客作者、网站、广告商的三方格局中,又出现了一个“撮合者”——他们负责沟通博客作者和广告商,并解决广告费分成问题。 美国某网站在这方面已有成功尝试,吸引了多家电视台在博客上投放电视剧广告。中国的“撮合者”能否成功,还要有一段路走。 美国预言博客将死 而在美国,讨论的已经不是博客怎样商业化运作的问题,而是在吸引了几千万元的风险投资之后,有人预言,博客将死。 据盖洛普公司2月10日发布的一份题为《博客读者数量陷于停顿》的调查报告显示仅有9%的互联网用户表示经常阅读博客,11%偶尔阅读,另有13%很少阅读,而从来不读博客的上网者高达66%。 这一数字与此前一年的调查结果基本持平,并使阅读博客再度位居上网所谓的13项主要活动之末——居首者仍然是收发电子邮件(87%的人表示经常或偶尔为之),以下依次为阅读新闻和查询天气资讯(72%)、购物(52%)及安排旅行计划(亦为52%)。 报告认为,在上网总耗时出现增长的情况下,“很明显,上网人群仍然仅仅在从事大部分同样的活动,而非拓展并尝试不同的网络服务。” 2月16日,互联网杂志《Slate》的专栏作家丹尼尔·格罗斯刊出文章《博客的黄昏》,大大加重了这一警告的力度。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博客正处在越长越高的青春期。”格罗斯写道,“但是作为产业,博客已达到了最高峰。不妙的迹象——就像1999年关于互联网泡沫的预兆一样——暗示着博客已经到了峰顶。”所谓“不妙的迹象”乃指过度的、狂热的资金投入(如时代华纳公司以2500万美元收购Web logs公司)。“所有投资狂热现象的最后几幕,都有弱智者和贪婪客一拥而上。” 《芝加哥论坛报》随后跟上,2月22日刊出头条社论,如上一番综述之后,结论是“博客也有未来,但模糊不定”,最后还以这样的一个问题刺激读者:“博客将死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