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经济学 繁文缛节 《聚变经济学》·第2节(1)



第2节

 

无形资源的聚变前奏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经济出现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产业联盟、市场联盟、核心市场和统一货币制度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知道,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运动应当围绕商品而展开,可是,上述这些经济现象的产生,似乎与商品并无必然联系。这究竟为什么?难道商品经济时代已经过去了吗?显然,我们一时还不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可是,如果说还在继续,那又无法解释这些现象的存在,因为产业联盟、市场联盟、核心市场和统一货币制度是非商品经济的。

 

一、什么是核心市场、市场核心?有什么本质特征?

 

在商品经济、资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发现,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其意义甚至比企业资本投入、商品生产的意义还要大。尤其在生产过剩、投入过剩的情况下,其意义就越发得彰显出来。大家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市场是自发形成的,并非企业投入的产物,而在它的里边,为何会蕴藏巨大的价值?这显然是个不能不令人思索的问题,显然也与“劳动价值学说”不吻合。

 

(一)核心市场的形成?有什么本质特征?

 

当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世界出现了一些具有核心地位与意义的市场,由于这些市场的商品交易量几乎占了全世界商品交易量份额的90%以上,所以具有了核心市场的地位。它要么是个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家,要么是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市场联盟体,有时还以某种商品为纽带,形成产业联盟市场。

 

1、什么是核心市场?是怎样形成的?

 

什么是核心市场?笔者以为,所谓核心市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可能是某一区域经济的核心销售区域,也可能是跨地区、跨区域的核心销售区域,还可能以某一国家为单位。总之,只要它们能在某一地区、区域或在某一时期对区域经济、世界经济能产生重要影响或者说具有核心竞争力,那我们都可以把它们认为是具有核心地位、意义的市场。当然,是否是核心市场,也有标准、依据、条件。

 

 组织经济学 繁文缛节 《聚变经济学》·第2节(1)

在一般情况下,具有核心意义上的市场的形成,始于某一国家、某一区域,只要它的经济运动对该地区能够产生重大影响,或能够制约该地区的经济状态,那我们就可以把它认定为是具有核心意义或地位的市场。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市场应该是由若干的分市场构成,其状态就如同是原子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一样。当然,粒子组成原子有规定性,而绝不是杂乱无章的,否则也就谈不到核心。

 

核心市场与市场联盟显然是不同范畴,表现为,市场联盟是疏散型,而核心市场是紧密型的。考核一个市场是疏散的还是紧密的,要看它是否拥有一个统一的货币。比如,我们可以把东盟理解为市场联盟而把欧盟理解为是核心市场。世界上原本就没有无条件的存在,是否为核心市场当然也不会例外。货币是什么?从物理学的角度上去看,货币是一种能量物质,统一货币是实现这种存在的基础。

 

核心市场是在市场联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核心市场与市场联盟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笔者以为,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一个统一的货币和货币制度。于是,从这个的意义上说,人们还不能把东南亚经济联盟、北非经济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称为核心市场,因为组成它的组织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货币或统一的货币制度。如此也就说明,实行统一货币制度的重要性。

 

核心市场是怎样形成的?毫无疑问,它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的频繁发生有关,或者说,它就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的直接产物。换言之,如果没有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的频繁发生,也就不会有核心市场产生的急迫性。当人们发现,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从市场的某一薄弱环节的被利用开始,而不同的市场联合起来,又能使抵御抗危机能力的时候,核心市场形成。

 

2、核心市场的本质?为何体现统一货币?

 

为何把是否实行统一货币当作核心市场的本质特征?这是由于,只有在一个市场中实现了货币的统一,它才具有核心市场的意义,体现为核心竞争力,否则,一个不实行统一货币的市场,不管其经济质量有多大,都难以具有核心竞争力。货币是经济能量的化身,由于其他经济能量不容易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货币就自然成为了首选。比如同样具有能量意义的电力、人力,就不如货币容易聚集。

 

显然,将货币聚集起来是比较容易一点的,尽管在不同货币之间,存在汇率差异,尽管汇率差异是引起金融危机的环节之一。但是,解决汇率问题毕竟比解决其它经济问题,操作起来要方便些。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管理者便自然会把货币的统一问题纳入其议程。当然,这需要经济学家与各国管理者思想的首先统一。如此也就说明,人类意识也是一种经济物质,虽然常常很难统一。

 

当然,这也不是说,货币的统一就没有难度,而是说是否实行统一货币,是考量核心市场的本质特征。比如东盟,由于在金融危机前,没能将统一货币起来——实行各自的货币制度,所以当索罗斯“量子基金”突然向其中的一个国家袭来时,它们便无法抵抗这么大的冲击力,最终成为金融危机的牺牲品。这就如同一支筷子和一把筷子的道理一样,由于一支筷子相对孤立,所以很容易被人折断。

 

可是,如果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它们就已经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就算印尼突发“金融事件”,受损失的,也只有印尼和它的企业,而不会导致整个印尼和东南亚其他国家。试想,如果东南亚实行了统一货币,顶多使其他的国家跟着受一点连累罢了。可是,当时的情况则不同,由于没有实行统一的货币,所以世界金融抄家,就有机会从某一环节入手,对其股票、汇率等进行操作,使经济大起大落。

 

(二)什么是市场核心?有什么本质特征?

 

人们不能把一般市场结构理解为核市场结构,要想成为核市场结构,除了需要“核市场物质”的存在,也需要“核市场结构”。所谓核市场结构,是指核市场物质的有机构成。当然,这种核市场物质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笔者以为,这种核市场物质不是别的,正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市场联盟的核心”。

 

1、什么是市场核心?是怎样形成的?

 

核心市场是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市场联盟一般是在这一核心基础上建立起来。市场核心的存在,为市场联盟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核心市场是在市场核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产业联盟、市场联盟、核心市场都是市场的核心,但市场核心的存在,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美国、日本、中国、德国、英国等经济大国就具有市场核心地位,其他国家显然不成。

 

比如东盟、欧盟、非洲经济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毫无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市场,但它们未必能够成为市场的核心物质。大家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又是由中子、质子构成。在这个原子结构中,核心物质是指中子、质子,而我们就不能把电子当作原子的核心物质,尽管电子的存在对维护原子结构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人们却不能把中子、质子,不当作核心物质看待。

 

认识具有市场核心地位的经济体的存在价值,对防范经济裂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裂变,发生往往会从这里开始。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并不等于说,只要把市场核心物质管理好就可以高枕无忧。比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就发始于印尼,印尼非是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核心物质。如此,又说明什么?说明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是个孤立的事件,说明“电子”的状态对“原子核”有影响。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原子核”结合得非常好,即便丢掉一个“电子”也不会影响整个“原子”的结构价值,因为“原子核”具有捕获其他“核外电子”的能力。否则,该“原子”就有成为“离子”的可能,且产生“连锁反映”,甚至有可能,波及到世界的某一个区域或某一个市场。比如,美国经济的大起大落就会影响日本和中国,日本经济的不景气,也会影响到整个亚洲等。

 

大家知道,原子核是在“静电作用”下形成的。那么,市场的核心是怎样形成?笔者以为,它同样需要有一种“静电作用”的存在。比如,一个国家经济、金融业的相对稳定和可持续稳定,对于一个市场来说,就具有“静力”的作用和意义,因为它是价值存在的体现。换言之,即便香港发生了金融危机,由于有中国之核心竞争力的存在,香港经济也不会垮掉,对于香港而言,中国就是其“静力”!

 

2、市场核心的本质?为何体现核心竞争力?

 

市场核心的形成非偶然,可以说非一日之寒。在一般情况下,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它选择了一个能够与时俱进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一个超前或落后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不可能存在着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体;第二,经济规模与其国力比较吻合,过大或不够都不是件好事,系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表现,那样会造成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状态;第三,必须是一个开放的政治、经济系统。

 

以上三条,可以说是形成市场核心结构的要件,哪一条都不能缺少。否则其市场核心的地位,会随条件的具备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或许,有读者会说:这三条,一般的国家、经济体都难以达到。是的,笔者也这么认为。那么,有没有一个综合指标来对其进行考核?当然有,那就是要看它是否存在“经济质量亏损”了。说到这里,或许又有读者不明白,所谓“经济质量亏损”又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要了解什么是“经济质量亏损”,需要首先了解“核心竞争力”是怎样产生的。大家知道,在核物理学上有一个“质量亏损”的概念,讲的是原子核的总体质量,小于组成原子核“核子”即中子、质子“分立时”的质量之和。这样,在两质量和之间,便产生了差异,核物理学家,把这个差异,称“质量亏损”。其实,这种“质量亏损”的现象,在已经组成、未组成“市场核心”的经济物质之间也存在。

 

笔者为何要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只有存在“质量亏损”的经济体,具有核心竞争力。如果用经济管理学的语言来说,这个所谓的“经济质量亏损”,意思就是“该市场的生产能力始终略小于社会需求”或者说“社会需求始终大于该市场的生产能力”,表现为生产能力的不足。但不是绝对不足,否则也会出现相反的现象。反之,如果其生产能力始终处于一种大于社会需求的状态,也谈不到有核心竞争力。

 

如果要问为什么?这是因为,只有当“经济质量亏损”的时候,才能充分体现价值,或者说才能把该经济体的价值属性展示出来,以实现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和企业资本增殖的目的。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说生产能力不足,体现的是资源资本化过程;反之,体现的,则是资本资源化过程。大家知道,购买力属于资源范畴,生产力则属于资本范畴;如果需求大于生产,生产就能充分体现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275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组织经济学 繁文缛节 《聚变经济学》·第2节(1)》为网友影子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