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的人表示地铁可以使出行时间精确到分钟,让生活更有计划性;51.2%的人认为地铁让城市生活更有秩序。 呼啸而驰的地铁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它记录了城市在科技的推动下飞速发展,也见证了行色匆匆的人们的流转与变迁。有人说,地铁展示了都市文化、折射了城市精神,这是一趟“开往春天的地铁”。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4702人开展了一项调查(覆盖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7个已经修建地铁或轻轨的城市),结果显示,26.3%的人平时出行首选地铁,地铁成为仅次于公交车的第二大出行方式。 地铁会改变人们生活吗?

调查显示,53.0%的人每周花在地铁上的时间是1~5小时,12.5%的人花5~10小时,5.0%的人要花10小时以上。 地铁会改变人们生活吗?调查中,54.7%的人表示地铁可以使出行时间精确到分钟,让生活更有计划性;51.2%的人认为地铁让城市生活更有秩序。 一家杂志社的编辑韩易桐把自己称为“地铁的粉丝”。她说,“在不断搬家中,我发现了地铁的好处:准时,不堵车。我宁愿花高价租地铁附近的房子,渐渐就形成了习惯,甚至后来找工作也找地铁附近的。” “地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改变了相遇方式。只要有地铁通到的地方,再怎么远,心理感觉都会很近,去哪儿都会心里有底。”她说。 五成公众认为地铁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 调查显示,40.8%的人认为地铁会拉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41.2%的人指出“地铁沿线”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46.3%的人认为地铁站可以发展成一个繁荣的地下商城。 曾在香港做过一年交换生的沈女画对香港地铁印象深刻。因为她第一次坐,就在电梯上摔了两跤。“电梯太快了!地铁也很快。换乘特别方便,一般不到一分钟,不像北京的要上下走一大圈。”她说,“香港地铁站基本就是一个购物中心,有很多报摊、点心房、精品店、书店,墙上的电影海报都特别大,全是帅哥美女,镶嵌在透明玻璃里。” “广州的地铁站就像是商业街的延长线。”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小杨家就住在广州市最繁华的地铁站点“体育西路”旁边。他说,下了地铁不用出站,就可以看到很多商铺,地下的商铺比地上的还多,装修得都很漂亮。在地铁里都能听到吆喝的声音,“还可以坐地铁从这个站穿梭到另一个站,整整逛一天不用出来”。 小杨说,地铁是一个文化载体,让我们领略到这个城市很多文化元素,这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建筑风格、管理服务水平上。 “有很多‘海归’说,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地下都是空的。现在我们国家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一名受访者留言。 调查显示,58.0%的人认为地铁可以拉近不同城区,乃至城市之间的距离;50.0%的人认为地铁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34.1%的人表示通过地铁可以感受到城市文化。 今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将正式开通运营。早在城铁建设初期,就有人遐想:早上吃顿狗不理包子,然后去北京中关村的写字楼上班的生活,也许并不遥远了。到那时,会出现更多的“穿梭族”往返两地,模糊着城市之间的界线。(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