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完成于04年3月1日,《证券导刊》04年第7期封面文章。
近期,关于"上海百联集团旗下几家上市公司可能合并"的消息弥漫着整个市场,这也引来了关于百联集团整体上市以及金融创新等等的诸多猜测。
从上市公司公告"百联集团组建后,为减少上市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现正对有关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尚无成熟的方案"来看,百联集团下属多家上市公司的整合工作确实应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上海零售业经过重组整合之后形成的百联集团,会采取什么样的资本创新模式来实施战略性的业态重组与资产重整,一直以来都备受市场关注。虽然到目前为止,还只是限于市场传闻,但由于相关可能方案存在的套利机会,二级市场上个股表现极为活跃。 对于投资人士来说,最希望的是能提前看透底牌:合并背后的故事是什么,谁是赢家和输家?创新方案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又存在何种投资机会?本期文章将为您详细解读内中的奥妙和可能的投资机会。整体上市只是一种愿望
百联集团这一"商业航母",其每一步运作都成为旗下6家上市公司股价的风向标,而6家上市公司之间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是百联集团整体上市最大的障碍;并且其主要资产目前都已集中于这6家公司,整体上市只是一句空谈。
首先,对于百联集团来说,由于其最主要的核心资产基本都已经集中到了第一百货、华联商厦、友谊股份、华联超市、联华超市、物贸中心等6家上市公司,并且与TCL集团以及武钢集团的整体上市不同的是,百联集团的资本运作关联到诸多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各上市公司之间的资产、业务、管理人员等的再协调问题,因此,百联集团采取一步到位的整体上市方案也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而且对其来说,所谓的整体上市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和必要性。 投资者从百联集团与旗下上市公司之间错综复杂的股权控制关系就可窥视端倪。具体的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百联集团股权控制关系总图
目前,百联集团将下属所有业务整合于同一平台进行整体上市也并非最佳时机。因为若要整体上市,则意味着第一百货、华联商厦、华联超市、友谊股份、以及联华超市、物贸股份等公司合为一体,相关业务也完全融合,但这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新疆证券研究员吴红光认为,百联集团肯定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协调解决股权错综、资产错综的问题,整体上市将只能成为一种愿望。
我们认为百联集团极有可能先进行旗下不同业态的零售产业之间的整合,在产生出整合协同效应后再考虑整体上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集团商业资源的潜在价值,切实体现出对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追求。并购的魅力:创造性的破坏
中国的零售业需要快速的成长,从目前国内的竞争形式来看,只有打破旧有的平衡进行创造性的产业再整合才是中国零售业惟一的出路和希望。
面对即将来临的国外零售巨头的强力冲击,国内零售业需要采取的不是一般的商业竞争手段,而应该站在战略的角度来冲刺,中国的零售业需要快速的成长,从目前国内的竞争形式来看,只有打破旧有的平衡进行创造性的产业再整合才是中国零售业惟一的出路和希望。 百联集团这个刚刚组建起来的超级商业航母,自成立起一直强调的就是优化资产配置,形成集约经营的优势。在它的航母舰队里,百货、连锁超市、大型专业专卖店、批发、物流等等零售业态样样俱全,但是这些业态都或多或少交叉并属于旗下"四大金刚",在这种形式下不可避免的内部竞争加剧了整体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渠道资源、客户资源等)的内耗,这与百联追求资产总量与质量并重的改革方向是冲突的。联合证券研究员高开宇认为,整合相同业态,打造不同的业态集团,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战略、统一采购、实行集团内部再次分工定位将是百联改革诉求的目标。 笔者以为,当前商业零售业并购整合有其内在的逻辑:随着市场的开放、管制的解除以及同质化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竞争的焦点集中在满足客户服务与便利的复合式需求上;在外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要求企业之间对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整合,以顺应流通系统的变革,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通过有效的并购整合,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竞争者的数量,有效地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改善行业的结构,使行业内企业在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同时能保持较高的利润率。 对于百联来说,集团内部的并购整合从何下手,如何平衡6家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价值利益,将是其打破原有平衡,进行实质性战略重组的关键环节。(连载之1)说明:文章为原创,如需引用或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姓名以及个人博客主页地址:http://chenhonginvest.aihu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