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进展,带动了摄像机的发展。以前一直以为只有专业人士一定要扛在肩上,那才叫摄像机。其实发展至今, DV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庭。拿起手中的DV,记录下生活的点滴。但是我们在享受DV带来的记录生活、历史乐趣的同时,是否了解DV的发展呢?还是让本期“背后的故事”为你解决DV背后的故事吧。
实用型摄像机的鼻祖
大概在四十多年前,美国的安培(Ampex)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型摄像机,从此开创了图像记录的历史新纪元。但由于该摄像机使用摄像管记录图像,因为摄像管使用寿命低、制造成本高,而且性能不稳定,更不能对强光进行摄像,因此这成了实验室中的产品,并没有走入普通用户的家庭。
家庭型摄像机的诞生
到了1975年,索尼公司推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录像机Betamax,也叫作β- max。中文名称为贝特马可思,简称BETA录像机,在国内我们也通俗的将其称为小1/2录像机。不过目前市面上已经很难再看到Beta型的录像机了。
VHS与Beta之争
说起DV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VHS与Beta之争。由于Sony的Betamax是真正走向市场的家用摄像机,当时Sony公司试图在美国打开市场,创办品牌。而这时美国的RCA公司看好家用录像机市场,RCA当时在美国是一家很大的视听器材公司,他们就想让索尼代为生产录像机,并且在机子上打上RCA品牌。当时已颇有发展规模的Sony公司断然拒绝了该要求。
激怒了RCA这一美国当时第一大牌视听器材公司,为了索掉索尼RCA找到了松下公司,准备开发生产一种新型机以“教训”Sony。此时1976年,日本的JVC公司发表了VHS系统,它的录制时间更长。这样VHS与Bate发生了“争战”,在这样特殊情况下RCA和松下公司自然都会支持JVC的VHS系统,所生产的摄像机一直使用的都是该系统。也就是我们现在国内俗称的1/2录像机。
Beta之所以被击溃,主要是因为VHS一推出就可以记录两小时,而Beta初始只能记录一小时。当时消费者认为两者录制的画面质量差不多,但VHS在时间上占优势,因此尽管Beta占了先机,但用户还是逐渐投进VHS的怀抱。
DV的诞生
随着模拟摄录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步入极限,加之日、美、欧等消费大户区域民用摄像机市场趋于饱和,模拟向数字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由于日本各大公司饱受VHS和Beta之争的痛苦,特地组成了一个名为“高清晰数字录像机协会”(HD Digital VCR Conference)的组织,制定了统一的规格,叫作DV(Digital Video)。
真正应用数字技术的数码摄像机诞生于1988年,在这之前的摄像机采取的都是模拟信号。它是由日本的两大摄像机制造商松下和索尼联合全球五十多家相关企业联合开发出数字视频摄像机,即DV。它的核心就是将视频信号发过数码处理成0和1的数字信号,这样很轻松的就提高了录制图像的清晰度和音质的需求。
另类摄像机介质
从摄像机诞生之今,其存储介质大多使用磁带,它的缺点不言而喻。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2002年日立公司开创了DVD摄像机的先河,随后多家厂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DVD摄像机;而JVC则在去年9月15日发布了以内置硬盘的MPEG2摄像机,其容量为4G,相信这些产品的诞生将给我们用户更多选择的余地。
双头DV
现在很多DV出现了数码相机化,即拥有DC的功能,有很多厂商更是把自己的产品称之为PhotoDV,即可拍照数码摄像机,这样用户出游时就不用同时带着DV和DC了。但由于DV和DC的镜头属性不同,使用DV拍摄的照处无法与DC相媲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三星给我们带来了SCD6040双头摄像头,将DC和DV镜头合理地布置在同一台载体上,并在技术上加以统一,保证了各自的品质,将两者真正合成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