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p范式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SCP范式分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SCP分析

      

摘要:本文引入SCP范式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进一步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及其绩效进行了回归。在此基础上,笔者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份额、资产集中度与绩效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存在整体失调与扭曲。最后,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必须接受独立利润中心改造,在风险与收益的综合权衡下的资产配置才能实现资产结构的最终优化。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资产结构    SCP分析

 

一、基于SCP范式的资产结构现状分析

结构-行为-绩效范式(S—C—P)(Bain,1951)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范式。其基本含义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在各个方面的经济绩效。因此,基于传统的S-C-P范式分析,主要集中在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分析上。本文将突破这一思维定式,将S-C-P范式引入对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分析上。

(一)资产结构

资产结构是指特定的企业,其内部各种资产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风险与收益状况。对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考察,实际上就是考察商业银行各资产作为独立的利润中心对商业银行总体利润和风险的最优贡献度。下面我们将在S-C-P范式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问题进行深入的考察。

(1)    资产份额

指商业银行某项资产占其总资产的比重。一般来说,一家商业银行可选择的资金运用途径越多,它所选择的资产组合就越趋于分散,那么,它所面临的资产风险相应也就越小。表1-1反映了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资产持有的相对比重。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集中在贷款,而且这一比重在过去几年非但没有改观,而且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典型的存款货币银行,没有突破传统的“存、放、汇”的业务束缚,在业务的发展上还过于依赖贷款,缺乏新的盈利支撑点。除了贷款之外,增长幅度最大的要数国有商业银行的证券和投资业务。(这里的证券主要是指国债、金融债以及一部分企业债券。)它从1994年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比重的5.8%上升到2001年的18.49%,增长了将近3.2倍,平均每年增幅达39.8%。这说明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证券与投资业务的要求正在强化。这对于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的资产结构,提供信贷资产的替代产品,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图1-1是汇丰银行2001年的资产结构图,其债券资产持有比重为26%。而且这不包括其他投资业务。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要优化自己的资产结构还必须在债券的持有上有所突破。存放中央银行款是我们考察的第三种盈利性资产。它在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中的比重也有所上升。从1994年的6.15%上升到2001年的8.62%。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央银行对存放中央银行款进行付息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信贷风险约束硬化背景下的制度激励。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中央银行加大了对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监管力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严格控制信贷风险的基础上,寻求更为保守的投资方式。在现有的分业经营的体制下,央行的超额准备金付息制度强化了国有商业银行对无风险央行存款的选择。除此之外,我们还考察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非盈利性资产现金的比重。从表1-1可以看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金持有比重从1994年的1.52%,下降到2001年的0.75%。这说明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利润创造的要求逐步强化。当然,这种对资产增值能力的强化必须与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否则,在流动性风险及“传染效应”综合作用下,商业银行极易引发“挤兑”。即使这种挤兑在短期内可以控制,但是,它所带来的转移成本,也极有可能抵消商业银行的资产利得。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努力寻找一个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最优现金持有比重。

 

表1-1: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主要资产相对比重对比表               (单位:%)

资料来源:作者根根《中国金融年鉴》1995~1998年有关数据以及各银行1998~2001年报整理得到。

 

 

资料来源:www.hsbc.com

 

(2)资产集中度

指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的几种资产所占总资产的比重。根据统计的有关知识,我们知道,对集中度的考察通常采用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 Index)和CRn指标。该指标越大,反映出被统计对象的集中度越高。这里我们采用CRn指数,利用资产总额、业务收入、贷款等指标来考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集中度。其中对贷款集中度的考察,我们主要研究的是贷款的区域集中度。从表1-2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集中度较高,业务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对于贷款等资产的收益依赖性较大。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打破这种内部资产构成的“寡断”局面,分散自身的资产组合,消除资产过于集中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同时,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了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资产作为独立利润中心的考核体系尚未形成,有限的资产业务分部垄断了“内部市场”的交易运作,而这种运作通常是带有经济租的目的而存在。因此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内部资产的整体运营效率方面来看,显然目前的资产结构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

表1-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集中度对照表                        (  单位:%)

 基于scp范式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SCP范式分析

注:以上二项指标分别指商业银行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以及债券等业务所占用资产、所获得的收益分别占商业银行总资产与总收益的比重;

资料来源:数据由本人根据《金融年鉴》95~98中相关数据以及四大银行98~2001年报计算得到。

 

表1-3: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地区集中度对比表

注:该表统计对象为各银行贷款投放最大的前6个地区的贷款占总贷款额度的比值;

资料来源:以上数据由本人根据《金融年鉴》95~98中的 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众所周知,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对商业银行最主要资产地区分布结构的考察是考察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对利润的追逐以及对利润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权衡。从表1-3,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的地区集中度差异较大,其中中国银行对于重点地区的信贷投放显然更加粗放,在全部被考察期间的贷款地区集中度均在40%以上。而工商银行显然在这方面比较谨慎,除1999年以外,其余各年的区域集中度均低于30%,这表明工行在贷款投放上更倾向于分散投放而不是集中投放。

(二)行为

基于行为的资产结构考察,是对商业银行既定资产结构的动态分析。在此,笔者将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资产运作情况,运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量/信贷资产比重来动态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一般来说,如果这一比重较高,则反映该银行的资产调整空间较大,内部资产转换成本较低。说明该银行的资产结构较为合理。反之,则说明了该银行的资产集中度和资产转换成本较高,风险较大。表1-4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对其信贷资产比重的对比。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债券交易活性较低,在整体上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个别情况来看,工商银行的债券业务成长性较好,所占比重均高于四大国有银行的平均水平。说明工商银行的资产结构较为合理。相比之下,中国银行则在这方面较差,说明中国银行的资产集中度较高(见表1.1),资产的活性较低,整体资产结构欠佳。

 

表1-4: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债券交易量与信贷资产比重对比表            (单位:%)

注:由于97年以前的债券市场交易数据很难找到,笔者不得不选择97年以后的数据作为考察对象;

资料来源:根据www.chinabond.com.cn及各银行年报中有关数据整理得到。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市场准入存在严格的政策性壁垒,内部市场[3]有效退出机制并不完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收益风险对比。

(二)绩效

基于绩效的资产结构考察,主要考察的是商业银行在既定的资产结构下的运行效率。如果在既定的资产结构下,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较高,说明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是合理的;否则,说明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下面我们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考察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目前的资产结构下的运行效率。如表1-5所示,从表1-5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在动荡中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均值ROE在1998年和2001年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别调低存贷款利率,使得过于依赖存贷利差的国有银行,利润下降幅度较大。但是透过国有商业银行利润滑坡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对于其自身绩效的影响。1998年,我国政府大幅度调整存贷利率,各家银行的收益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在2001年,表1-5: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考察表                               (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95~2001年报整理得到。

 

各家银行的收益状况并没有表现出雷同的情况。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ROE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则滑坡较大,分别是72.37%和34.55%。这说明中国银行业在利润下滑的过程中,隐藏着资产结构优化的涌动。

                                                                            

二、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及其绩效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以下模型:(见公式I )

           公式I:

 其中表示国有商业银行绩效,CR表示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集中度,AR表示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占有份额。代表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有关的其他因素的总和,包括进入障碍,利率管制等,和为系数。

在银行绩效指标的选择上,有资产利润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营业利润率等,这里我们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考察的绩效指标;在资产集中度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的指标有赫芬达尔指数(H指数)以及CRn指标。这里我们选择CRn指标,这是因为CRn指数能够综合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数目及规模分布状况,这正是决定资产结构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因此比较具有说服力。此外,相对于赫芬达尔指数,该指标对数据的要求并不高,计算起来比较方便。下面我们将结合表1-1,1-2,1-5进行回归分析。

首先,我们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指标的均值,基于公式I进行回归分析,但是结果我们发现各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均较差,且的T检验均不显著。因此,我们对方程进行了修改。

公式Ⅱ:

下面我们将结合表1.0、1.1、1.4中的数据,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均值数据进行基于公式Ⅱ的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4.233)    (-2.862)

=0.577   Adjust=0.507    F= 8.192

在95%的置信度下,=2.447,=5.99,而且该方程T检验与F检验显著。从以上的实证结果来看,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集中度与其绩效负相关,资产份额与其绩效并没有显著关系,这与效率结构学说(Demsetz,1973,1974;Peltzman,1977)观点相背离。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商业化的初期,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外部市场监管不完善以及自身产权制度的不明晰,特别是大量不良资产的积聚影响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发挥。

   为了进一步考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与内部绩效的关系,我们将分别对四大国有银行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1)       工商银行回归分析:

为了避免回归方程中,可能遇到的多重共线性,我们首先对工商银行的各指标进行了斯皮尔曼相关分析,以下是我们得到的数据。

 

表1-6:工商银行各指标相关系数对照表

 

从以上的相关分析中,我们看到作为份额指标的贷款、证券与资产集中度指标均存在高度正相关。而同样作为份额指标的存放中央银行款指标与资产集中度以及业务集中度分别为低度正相关和弱负相关。因此,为了避免线性回归中可能遇到的多重共线性。我们将存放中央银行款作为资产份额变量(AR) ,分别与集中度指标作为自变量来考察二者与绩效变量的关系。以下是我们得到的回归方程:

                                  (1)

    (7.137)       (-2.243)       (-2.825)

   =0.778    Adjust=0.689      F= 8.764

    除未通过T检验外,其他指标均通过了置信度为95%的T检验。从决定系数来看,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从F 检验的结果来看,该方程也通过了F检验,整体拟合较好。从方程的经济意义来看,工商银行的绩效与资产集中度CR以及存放中央银行款份额存在负相关。这与经典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结论相背离。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工商银行资产结构欠合理性。下面我们以业务收入集中度作为自由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发现线性回归的指标更为完美。

                                     (2)

   (4.408)    (-2.421)     (-3.691)

=0.795   Adjust=0.713     F=9.694

虽然这次系数仍然未通过置信度为95%的T检验,但是它通过置信度为90%的T检验。从以上的回归方程来看,资产集中度对绩效的影响程度并没有实际上我们认为的那么大。但是从常数项来看,似乎存在着对工商银行绩效影响更为显著的因素。这些也将是我们以下考察的重点。

以下,我们将结合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相关数据对其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并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分析。

表1-7: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与绩效回归分析对照表

注:在=2.571,=2.447,=5.99, =5.79

 

从以上的回归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问题:

其一:从常数项来看,的值均较大,这说明除了资产集中度,资产份额以外,还存在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影响较大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决定了各银行绩效水平的高低。无论是从各银行的均值来看,还是从各银行具体情况来看,均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当然在整体一致的情况下,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常数项明显不如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那么高,这说明这些因素对四家银行的影响程度不同。笔者认为可能是市场因素的作用,一些银行至今仍然在某些领域有着很大的垄断势力。这可能是这一问题的最好解释。

其二:从系数来看,资产集中度与资产绩效之间均为低度负相关。这至少说明了以下两点:其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远未达到效率结构的边界。根据效率结构学说的结论,结构与绩效之间必然存在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而这在表1-7中很难得到支持。其二: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过于集中的资产投放,必须有所改变。否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绩效较差的境地很难改变。

其三:从系数来看,资产份额与资产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从我们考察的几种资产份额指标来看,工商银行的资产份额指标,我们采用的是存放中央银行款所占份额;农业银行的是证券的份额;建设银行的是贷款份额。刚好综合的考察了资产份额指标对资产绩效的关系。但是结果显然与结构-行为-绩效理论的结论相背离。这说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试图通过规模经济来实现自身经济绩效提升的可能性是有限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打破传统经营思路,拓展经营范围,通过范围经济来实现自身绩效的提升。

 

四、结论与相关思考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集中度、资产份额与资产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资产在内部市场的调配上存在整体失调与扭曲。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资产业务必须进行独立利润中心改造,接受全面风险管理背景下的风险与收益的综合权衡。一方面,需要资产投资边界的突破,在证券化、票据化方面有所拓展,进一步完善内部资产独立利润中心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制度边界的突破,在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以及政策性业务的彻底分离方面有所举措,实现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内在激励机制的正常运行,在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三维空间中实现资产结构的最优配置。最后,还需要外部监督的改进,在最低资本要求、透明度、外部信用评级等方面有所提高,实现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调配外部环境的规范。

 

参考资料:

[1] 万解秋,论商业银行的经营与资产结构的多元化,《金融研究》,1996年第6期;

[2] 于良春、鞠源,垄断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经济研究》,1999年8月;

[3] 王晓芳,《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5月;

[4]唐旭,《金融理论前言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

[5]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金融系统演变》,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3] 指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各业务分部所构成的内部资产调配市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3083.html

更多阅读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与控制问题,对资本金使用和对外融资的利益收取问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定义为,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

团队建设思路 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团队建设的方法与思路

一、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当前存在的问题青岛分行作为交通银行一个重要的分支与组成部分,承担着交通银行在青岛地区各项业务开展与市场领域开拓的重要责任。与汇丰银行的合资以及香港上市为交通银行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和拓展机遇,而同时也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加强国有商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剥离,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很大积极影响,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深化各项改革,增强竞争能力。但在实施不良资产剥离工作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部分剥离后现有的不良率仍然偏高,绝对值偏大。

企业股份制改造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路径

从世界范围看,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的排名,全球1000家大银行基本上都是股份制银行,排名前50位的银行中,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外,其余全都是股份制银行和上市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发行,为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奠定了良好

借鉴经验的成语 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经验借鉴

  这是我200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文章的观点是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条件还不具备,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为国有银行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创造条件。但现实与我的观点相反,国有银行不管盘子多么大,问题多么多,还是上市了。最近翻看我的这篇文章,

声明:《基于scp范式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SCP范式分析》为网友冷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