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证券市场中最热门的话题,毫无疑问就是股权分置改革。股改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只因了特定的历史原因以及其作为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市场化这一里程碑进程的代表,股改才变得如此的意义非凡。
笔者无意去探讨当前股市炒得沸沸扬扬的"G股"概念,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读者可以查阅本人另一文章《中国股市:破晓时分,你站在哪里?》。 个人以为对价补偿的确给予了当下流通股东实在的利益,但更多体现的则是政府的一种魄力,一种决心,一种态度。中国资本市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犯错后的责任推卸,怕的是犯错后却永不回头。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的不仅是历史问题,更多的是开始定位资本市场的未来之路。从股改至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进行了诸多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规范性措施。个人以为,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投资人,除了关注热点本身外,还需要更多的把眼光聚集到未来之路上。 时至今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的证券市场也需要更加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股权分置改革本质上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进行了重新定位,也为中国优秀企业建立了新的评判标准。 中国经济的未来需要一个全新定位的证券市场 当前的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加速发展阶段,面对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再转移的重大机遇,中国的企业需要从中建立起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中国的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企业中最优秀的群体,其肩负的责任就更加深远。国务院于2004年1月31日下发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到,"采取切实措施,改变部分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这一描述表明我国对证券市场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股票市场运行基石的上市公司将是未来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载体,这一定位奠定了证券市场再次跨越式发展的基石。曾经一度广为争议的证券市场边缘化问题似乎也该停止了。笔者认为,证券市场已经被赋予了一个新的使命,证券市场将不再是一个维维诺诺中小心求证的试点产物,它将是一个承载更多期望与寄托的职能市场,市场化的脚步注定了它必将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增长最关键的主战场之一。证券市场将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一并承担经济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高的职能角色。
为什么当前是股改的历史时机
由于我国的股份制改造以及证券市场功能的定位在发展的初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轨道偏移,使得第一次股份制的改造并不彻底,股份制改造的初衷--法人治理机制的建立被流于形式,股权割裂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尽快的解决这类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以及证券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的隐忧。也因此可以说,在股权分置这种制度性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中国股市也改变不了蛮荒时代的烙印,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向市场化路径演进的一个里程碑。
个人一直有一个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对国家市场经济体系影响面的扩大,制度性失衡问题所带来的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都将越来越大。因此,从长期来看,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是一个市场走向成熟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毕竟这种长期干扰市场价值投资取向的制度性失衡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早解决比迟解决好。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以及经济环境则是解决这类遗留问题的一个良好时机,也是一个不容再错过的历史时机。 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是因为当前中国经济转型速度、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换率都很快,这标志着经济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并没有完全定型,国家竞争力以及企业群体的竞争优势也并没有建立与定型。在这种快速转型时期,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形成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和现代化的企业运营模式,相对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比较低。一旦竞争优势结构成型并相对固化后再进行改造和解决这类制度性遗留问题,则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更加深远,也更加不容易调和。(个人曾于2004年初将这种观点发表于公开杂志。)股权分置改革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解决了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性问题。个人以为,制度与优势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制度上出现了根本性障碍,则无论多么强大的优势都会逐渐消弭;反过来,如果制度成为了公平和效率的保障,则优势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强势的发挥,并不断衍生新的优势。这就是制度的威力。
股改的结局:制度化竞争优势
当前国际竞争分析中最主要的两种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笔者更加认同迈克尔.波特所倡导的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但这些因素与生产率的提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渗透的今天,竞争力的大小不再由先天承继的自然条件决定。
中国目前最大的优势或者说是吸引力在于其日益兴起的庞大的市场规模,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比较优势可以促进相关市场的繁荣,进而带动总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后,要促进经济的进一步腾飞以及保持经济的持续繁荣,竞争优势才是最终的支撑因素。 竞争力与国家经济繁荣并不是一个零和的游戏,政府以及企业在追求竞争力提升和繁荣时应扮演更具建设性和行动性的角色。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股权分置改革是竞争力提升最重要的制度性基础之一。中国企业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是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更是需要一批真正的绩优蓝筹和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 那么,为什么说股改从制度上保障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呢?笔者的观点是,由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正在一个培育与形成阶段,加速推进股权结构的再造,形成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体系,形成真正市场化的管理团队筛选机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重新平衡资产和资源的配置,将有利于中国经济微观载体的典型代表--上市企业全面进入市场化运作,有利于产业价值链的重塑与增值。股权分置改革将为最具示范效应的企业群体上市公司建立持久竞争优势奠定制度性基础。 也因此,个人一直以为,中国证券市场本次的历史性改革所要解决的将不仅仅是补偿问题,而且应该使产权、激励、监督和约束以及上市公司等真正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更加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制度环境,如此才会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制度成本大大降低,也只有如此,证券市场才能充分的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才能让投资者真正分享到国民经济发展的真实成果,如此则中国的证券市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才会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当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变革的阶段,处于一个全球竞争环境下的发展阶段。生产率的增长带来的竞争力提升必将逐渐取代资产的积累,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将是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最具有持久力的推动因素。随着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解决以及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市场化,必将涌现出一批与GDP一致增长的中国上市公司,而这将极大的提升整个市场的投资价值。这些公司也将是对价补偿完成后具有战略投资价值的公司。希望这一天能够早点到来。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改变已经开始了。(于8月16日,深圳)
特别说明:文章为作者原创,如需引用或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姓名以及个人博客主页地址:http://chenhonginvest.aihuau.com,多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