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孙子(2)



系列专题:《管理大师用著作与您对话:管理思想全书》

  (《孙子兵法》,第12篇)

  实际上,战胜的目的并不一定是摧毁敌人的力量,就像克劳塞维茨的军事理论一样: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第3篇)

  尽管备战要花费很长时间,但是一旦战争爆发,速度就成为关键: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孙子兵法》,第2篇)

  战略(在某种理解上就是战术、策略和计谋)是战争必不可少的:“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诡道的法则与奇密切联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的战略观点创造了另一个主要的法则——灵活性和适应性: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第6篇)

  适应性的观念不应该损害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孙子兵法》,第4篇)

  战争的优势并不完全依靠数量上的优势,而是因地、因时、因法不同而不同。完全的责任和领导权是确保胜利的关键: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是以十攻其一也。

  (《孙子兵法》,第6篇)

  “情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孙子对应用间谍的观点十分坦率,他认为将军们有责任使用间谍: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孙子兵法》,第13篇)

  根据孙子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通晓气候和地形。第8篇(“九变”)、第9篇(“行军”)、第10篇(“地形”)、第11篇(“九地”)的许多内容都是讨论地势和地形的。

  4.评价

  孙子的著作和其他经典著作提供了一种为生活注入僵化的喻义的方法,这些著作提醒我们注意许多指导管理思想理念的隐义的本质。

  在理解孙子的著作以及它与现代管理的关系时,把它与克劳塞维茨的著作进行比较,是非常有用的,也很有启发意义。这两位将军的哲学分别有不同的重点。克劳塞维茨强调逻辑思想、抽象和绝对。支持他的著作的隐义可能是机械的、计划的、固定的,然后把他们变成无情的、预先确定的行动。他的著作反映了现代主义启蒙运动的机械主义的哲学,注重因果,思想与行动明确分离。相比之下,《孙子兵法》强调实用主义、前后关系和事实存在。水是支持孙子的著作的一个关键隐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著作与广为流传的中国道家哲学产生了共鸣。

  现代战略管理反映了孙子和克劳塞维茨的比较方法。战略“设计学派”(Andrew,1971;Mintzberg,1990)强调理性的、清楚透明的计划,计划制定与执行明确地分离。评估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战略(有子目标和行动方案)形成之后再付诸实施。这些方法反映了克劳塞维茨的哲学思想,而且实际上被现代主义者奉行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相比之下,近来的战略“过程学派”(一定程度上与“设计学派”是对立的,同时又是对“设计学派”的扩展)强调过程、学习、适应性和前后关系(Quinn,et al.1988)。从这个方面来看,过程学派接近孙子的思想。

  当然,简单而粗糙地对孙子或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思想进行归类可能会在许多方面产生误导,因为东西方之间存在的许多分歧是短暂的。例如,古希腊的战略家伯里克利(Pericles)在许多方面与孙子有共同点,强调战略的荒谬的本质,需要伟大的战略家把相互对立的特征规律联系起来。而且,克劳塞维茨认为约定俗成的做法是不够的,他强调理论不是告诉一个人如何行动,而是帮助一个人做出科学的判断。两位作者的著作预示了从强调“计划”到“思想”的转变,这正是如今战略管理发生的变化。

  现代人在阅读诸如《孙子兵法》这类古代著作时可能会面临三个危险。首先是投射问题,即人们总是寻找支持他们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的方法,就像古代著作中所讲述的罗夏(Rorschach)的墨迹测验一样。孙子就被从许多不同的方面给予解释,用来支持完全不同的战略思想学派,这或许不足为奇(Chen 1994;Tung 1994;Wee et al.1991)。

  其次,还有照字面理解的问题。在东方,商业就像战争一样,这是很有趣的,有一句谚语“商场如战场”。战争的字面意义的比喻被许多商人所认同。因此,人们就会有这样的问题:战争是不是现代社会战略管理的合适的比喻?任何答案都具有歧义。

  最后是转化能力的问题。收集商业和管理案例和故事,把他们按照孙子的标题进行排列并把它叫做“孙子兵法的现代管理的应用”,这一切都不难。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把理念和法则转化到不同的领域(从战争到管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的能力时存在问题;第二,创造性的应用要能够在过去的理论基础上开发出新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根据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进行新的阐释。

  5.结论

  军事战略家哈特写道:“在那样一本简短的书中却包含了我要用20多本书才能涵盖的军事战略和策略的基本原理”(Griffith,1963)。但是如上所述,通向智慧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古代著作的具体化(用现代简单的语言给予解释)看起来非常有吸引力,但是最终却成为缺乏想像力的工作。它有可能无法说明过去,也难以指导现在,因为尽管原著的形式得以保存下来,但是其本质却有可能永远地消失了。其本质不应该减少到只剩下理论和框架,只可以通过领悟和灵感予以继承。《孙子兵法》这类著作的深入研究也许有利于激发修正现代战略实践的灵感。

  撰文:胡姚苏

  (Yao?Su HU,音译)

 第86节:孙子(2)
  皮埃尔·伯松

  (Pierre Berthon)

  本书精华已连载完毕,谢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3263.html

更多阅读

第86节:我们是中国特种兵

第86节:我们是中国特种兵4“作为一个特战队员,要熟练掌握自己的武器装备,不仅要能够使用自己的枪,也要能够掌握战友的枪。我们的要求就是一专多能,虽然你们以后可能是突击手、微声冲锋枪手、机枪手、狙击手、火力支援手等等不同的专业,但

第86节:老实人只顾自己(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老师劝他说:“全国有几百万考生,你的竞争对手不是你的同学,而且帮助自己同学并不会浪费你的时间,因为在给同学讲解的过程中,你自己也会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  对老师的话,他置若罔闻。后

第14节:案例2 QVC(1)

系列专题:《基于全球化和企业道德的思考:战略》  案例2 QVC  2007 年2 月22 日,世界最大的多媒体零售商之一QVC 在美国寄出了其第十亿件包裹。这个包裹是寄给密歇根坎顿玛丽?佩(Mary Pew )的,作为第十亿个顾客她收到了24 小时购物狂

达坂城的姑娘简谱 第86节:第十章 攀登达坂(2)

系列专题:《超越生死的励志小说:我的兄弟我的爱人》  曹仁醒了,要年轻的兵们都早点儿睡,少说话,保持体力。肖沐天一身是雪地站在帐篷门口,阴着脸严厉地说:“不许说死。”郝大地从后面进来,推开肖沐天往里走,大家不说话了,钻回睡袋和毛毯,各

第86节:儿子的价值(2)

系列专题:《30个天才的长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他将来又不当大科学家,"左邻右舍都这样说,"用不着上大学吧,只要读两年中专,就能得到城市户口,找个好工作,又体面,又有钱。"  父亲是个优秀教师,还在公社主持初中毕业生的升学报名,对这一

声明:《第86节:孙子(2)》为网友虚情假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