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我国今年的上半年外汇储备已经达到7110亿美元,增速较去年同期几乎翻了一翻,有估计年底外汇储备将达到8538亿美元,明年将超过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速之猛,大大出于市场一般预期。外汇储备,2003年增加1169亿美元,2004年增加2066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又增加1110亿美元。据专家预计,2003年和2004年分别有45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热钱流进中国,估计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热钱将超过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居民售汇增加,外资企业结汇也开始上升。据郑友林先生分析,在增加的外汇中,自2003年开始大约有40%是无法解释的。
在外汇储备大幅上升的同时,人民币的魅力指数也直线上升。从利雅得到迪拜,OPEC的石油大员们与中石油、中石化的进口商们敲定了采用人民币结算。俄罗斯也积极响应,宣布中俄石油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而中国外汇储备激增的现象并没有缓解。一方面因为出口依然增加,获得大量的美元;另一方面许多进口商品采用了人民币制结算,同时对外并购的美元需求并不耐多,且常常受到干扰,进展不大,造成了美元供大于求。又碍于中美货币当局相互的承诺,无法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抛售,只有增加购买美国债。虽然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由于外汐着汇占款持续增加,但由于人民币的海外需求大幅增加,并没有引起失衡。情况仍然严峻。
中国是一个未经开垦的大市场,欧美各国都希望让中国通过加入WTO,打开中国大门。但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是:中国在加入WTO以后不仅没有被发达国家击跨,反而是中国击跨了它们,因为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廉价生产要素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得美国等“全球化设计者”大感上当,最后使出了卑鄙的手段:反倾销、设限,直致胁迫人民币升值。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猛增的原因,主要是受到贸易顺差猛增和强劲的外国投资的推动。投机性资金的流入也是增长的原因之一,其影响程度不及去年末水平。我们曾想通过“坚壁清野”击退国际游资的愿望不仅未能实现,还有升级之势。
外汇储备一升再升。“人民币升值”之声大有兵临城下之势。现在游资如此凶猛流入,是否想把我们再次送上“被告席”
正值此时,中央出台了汇率制度改革两点决策.从2005年7月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放弃单盯美元,改盯一篮子货币,以建立调节自如、管理自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是自1994年中国进行汇率改革以来的重大变化。既满足了美国一些人士的心愿,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美元全线走低,亚洲货币全线上涨,沪深股市普遍上扬。既有利于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也会促进外贸企业积极调整结构,同时又使汇市从震荡走向平静。当然也直接影响到中国进出口贸易.但升值主要影响的是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塑料等,而对竞争力很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长远来看影响的深度与广度都不会太大。我国两头在外的企业比重很大,这些原材料或部件进口型行业将会有所受益。同时因为汇率调整幅度少于预期,对投机性资金影响有限。贸易顺差状况不会有很大改变,外汇环境仍然比较宽松。而汇率机制更加灵活,舆论压力有所缓和.。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让中国增添了一张“经济王牌”,但同时也增添了严重的“麻烦”。我们要学会运用这张“王牌”,分散化解那积累起来的超常的外汇储备。使我们的汇率制度不仅能做到:调节自如、管理自主、且储备有度,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办好两件大事。
(一)进一步完善、发育国内市场。为了贯彻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更应该加快建设我们国内市场,使我国市场真正具备多层次发展格局,以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存度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9﹒5%,1998年为22﹒7%,1995年达到45%,2003年进一步提高到60%,2004年接近69﹒3%.与此同时,顺差也节节上升。这是喜事,但也蕴藏善危机。它清楚地表明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太大了。我们应该强化国内市场建设.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其实这方面我们有很大潜力。
在兴建国内市场时,我们还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储蓄率节节上升问题。我国的储蓄率已接近50%,而美国只有1%,日本也只有10%吧。高储蓄率保证了持续的高投资,保证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也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急速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储蓄率节节上升固然与我们的传统习惯有关,更重要是在于我们劳动保障体系不完善。为了子女上学,为了应付高昂的医疗费用,我们不得不缩衣节食,增加积蓄。我们应该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制定支持和鼓励消费政策,并且把它摆到国内市场建设这个角度来考虑了。
(二)抓好国内外市场的整合工作.我们还有一着一箭双雕的好棋。即利用“过剩”的外汇收购欧美企业。中国的经济仍然相当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如果我们在整合国内企业时同国外并购有机地结合起来,同建立我国诸如能源战略储备联系起来,配套成龙,完善国内外的生产要素链,从而形成连贯的出口战略。即使我们要为此多付出一点代价,从长远来考虑,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在并购中,不仅可以获得了品牌、市场和管理人员,还可以学得整合经验,创造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但仍属国家控制的公司,使之成为一支中坚力量,把“集中优势”更加发扬光大。
如果说经济上也有一个战略反攻,则现在正是我们战略反攻的最好时期。在战略反攻中捍卫自己、发展自己。(200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