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8)
系列专题:《快乐呼吸16法:禅悦》
要满足于静默的当下。你若真的知足,无需说话,无需多想。大多数言语或想法,不是抱怨或想要离开,就是想做其他事情。“想”意味着不知安定。若真的知足,你一定是安定、安静的。试着强化自己的知足感吧,那正是掉举的解药。 即使身体疼痛并微觉不适,你还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感知,视之为很好,甚至很美的事。你可以看看自己能否满足于这种状况,以及是否允许疼痛感存在。 出家之后,我曾有好几次感到身体剧烈的疼痛,但我没有逃避,因为那样无法消除随之而来的掉举。我努力让心完全接受疼痛感的存在并对此感到满足,结果发现自己也能接受更剧烈的疼痛。你若能那么做,便不会感到疼痛有多可怕,掉举也会随之消失,你完全可以安住于疼痛之中。伴随疼痛而来的掉举,可能才是最糟的部分,通过知足去除掉举,你甚至可能享受疼痛。 请你对目前所了悟的当下、静默、呼吸等,发展知足之心。无论你正在何种禅修阶段,都请知足——发自真心地知足。这样,你将逐渐安定,并使禅修变得更深入。
克服了普通的掉举后,在更深入的禅修阶段通常还会出现一种更加微妙的掉举。这是指当你初次看见禅相时,陷入掉举的你会三心二意,不满足于眼前的禅相,想要得到更多,并感到兴奋不安——这种状态会轻易地阻挠你体验禅相。你应当采取的对治之法是:什么也不做,只是让自己知足,只是坐在那里看着禅相如花般绽放,而后进入禅那。 不论你为此要花一个小时还是五分钟,或者永远都不会看到禅相,你都能够知足,那便是走上了通往禅那之道。假如禅相犹如烛火般明灭不定,那是内心陷入掉举的征兆。反之,如果你能毫不费力地将注意力维持于当下的禅修之上,即表明你已经克服了掉举。 第五障:疑 最后一个障碍称为“疑”,它针对的对象可能是教法、老师或你自己。 对于针对教法的疑,你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禅修定会带来美好的结果。你可能已经历过许多美好的事,那就让这些正面积极的经历来强化你的信心吧,你应当相信禅修的作用。打坐,在安定中修心,尤其在禅那中修心,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将会带给你清明、快乐和对佛法的正见。 说到针对老师的疑,老师们常常像是运动团队的教练,主要工作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教导学生,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启发学生。但你在信任老师之前,要先检验他们,观察他们的行为,并检视他们是否言行一致。他们若真的知道自己所教授的内容,就应该是有道德、有自制力且可以激励学生的人。只有以身作则、堪为典范的老师,才是你应该信任的。 怀疑自己的人会想:“我没希望,我办不到,我真没用,我相信除了自己之外的每个人都已达到禅那,且已开悟。”这些挫败与失望感往往会因为老师的激励与鼓舞而被克服。老师的工作是要告诉你:“是的,你可以做到这一切。很多人已经做到了,你怎么会不行呢?”老师会给你打气,要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心想事成。
更多阅读
回归纯真少年模样 第23节:第二章 回归教育的纯真(8)
系列专题:《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没有用的》 "理解你妈妈吧,她比你更痛苦。" "我知道,那次她嫌我干活没干好,就骂我打我,打完我以后,又抱着我哭,哭了好久,我知道她心里很难受的。" 我无语,心里很沉重。 说着到了餐馆,点菜时,我
回归教育 第20节:第二章 回归教育的纯真(5)
系列专题:《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没有用的》 无数事实证明,只要让孩子感应到你真的在乎他,他就不会让你太失望。 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猿猴变成人需要几千年的时间,人变成动物只是一夜之间。"现在地球变暖了,人心却变冷了,这是多么
第22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10)
系列专题:《快乐呼吸16法:禅悦》 蛇的譬喻 有些禅修者抱怨说,某些纠缠不清的障碍在禅修时经常出现。这些反复出现的障碍,可用以下由“蛇的譬喻”衍生出的方法加以克服。 早年我在泰国森林里修行时,因为没有凉鞋,所以晚上经常打
第21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9)
系列专题:《快乐呼吸16法:禅悦》 事实上,只要你有足够的决心与信心,成功是迟早的问题,唯有那些中途放弃的人才会失败。 你也可能会转而怀疑自己当下的经历:“这是什么?这是禅那吗?这是对当下的觉知吗?”这即是疑障,它不应该出现在禅修
第20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8)
系列专题:《快乐呼吸16法:禅悦》 要满足于静默的当下。你若真的知足,无需说话,无需多想。大多数言语或想法,不是抱怨或想要离开,就是想做其他事情。“想”意味着不知安定。若真的知足,你一定是安定、安静的。试着强化自己的知足感吧,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