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炜最关注的奥运项目是篮球、游泳和田径,他有一张男子110米栏半决赛的票,能看到刘翔,这是本届奥运会里最让人高兴的事儿。
撰稿·黄祺(记者)
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那年,苗炜说服他的顶头上司,把他写的虚构故事《贫嘴张大民的奥运生活》当作一期封面文章发表,这开创了一个新闻杂志发表虚构故事的先例,那一次玩得很尽兴。 当奥运从梦想变成现实,北京人发现,现实比梦想是要多那么些琐碎、烦恼、不便,稍稍冲淡了冀望中的美好,但北京人还是尽力享用其中的乐趣,就像苗炜笔下的张大民,以及苗炜自己。 要理清苗炜与奥运的关系,只需要动用当今最普及的评价标准——GOOGLE。输入“苗炜奥运”的搜索结果是21000多条,远远超出“苗炜记者”、“苗炜作家”。 “1993年申奥失利那回,是我记者生涯的起点,是开始学习采访的第一课,一晃15年过去了,奥运会终于来了。”这话显得有些曾经沧海。15年,文化青年变成了文化中年,在腮帮子日渐丰满的过程中,苗炜的体育评论也日渐丰富,最终,让很多读者记住了他体育评论员的身份。 作为体育活动中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奥运会也是苗炜特别关注的。1996年,他为杂志写的封面报道是《更快更富更残酷》,讲奥运会的商业化问题。 不过他自己比较得意的还是《贫嘴张大民的奥运生活》,其中有一段是:如果有了奥运会,那算不算是天上掉下来烙饼卷大葱?对某些人来说,是,比如那些老板。可张大民不会因为有了奥运会涨两级工资,所以奥运会不是烙饼,只是根大葱,能让你平平淡淡嚼着的大饼多了点儿味道。 “当时想说的就是,一个小民的生活质量,才是城市生活质量的反映,而不是说,这个城市能办多大的仪式。”现在,苗炜还坚持这一点:举办奥运会不能给市民添太多的麻烦。 对于开惯车的人来说,最近的确有点烦,对于喜欢开车出席饭局的人来说,这个麻烦就显得更大一点。苗炜感到,身边每个人的活动半径都减小了,饭局活动也少了。“大家又都是媒体中人,忙着写字,自然见面的机会也少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奥运不如世界杯聚集人气,苗炜也基本没有安排群体性的活动。“奥运不像世界杯,需要大家一起看球,每个人喜欢的项目不一样。” 避免出门可以取消饭局,但要去看比赛,还是要操心交通道路的问题,苗炜手上有四五场比赛的门票,到时候如何从家到达比赛场馆,是一个有待解答的难题。这个时候,苗炜畅想的是,也许有一天,奥运会变成一个纯粹电视直播的活动就好了,大家都看电视,也就不会有交通问题,更没人惦记搞门票这种事情。 关于搞门票,苗炜的说法是:“能拿到票,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能搞到票的人一定比能买到票的人地位高——这一点,赵薇可以证明。在一个代言某知名运动品牌的活动上,赵薇咧着“小燕子”的招牌笑容告诉电视记者:“我刚才问某某要了奥运会羽毛球赛的门票了。”某某是体育管理部门一位官员,而赵薇的傻笑中,也明显带着优越感。 苗炜最关注的奥运项目是篮球、游泳和田径,他有一张男子110米栏半决赛的票,能看到刘翔,这是本届奥运会里最让人高兴的事儿。搞北京奥运会比赛门票的难度,超出了苗炜事先的预计,他对此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那时候跳水、游泳的票只要10块钱一张,很多比赛没多少人看。如今世道不同了,“我本来以为,举重和棒球的票应该比较好办,没想到现在什么都难,我喜欢看棒球,因为我还从来没看过棒球比赛”。 跟张大民不同,苗炜的贫嘴主要体现在纸上而不是嘴上,北京奥运会眼见着就要开了,他最近也接了不少“单”。“两三家报纸,还有两三个网站。”苗炜现在平均每天的写作量是两三千字,比平常翻两番,“能通过写字来挣钱,这也算是奥运会给我带来的好处吧”。